基于自主淬炼的“哈比特”劳动实践新体验

2023-02-10 11:17曾艳陈颖董静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劳动教育

曾艳 陈颖 董静

[摘要] 为切实有效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既定的课程外,联合社会、家庭等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劳动的技能。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为分支,注重学生体验,建设“哈比特”劳动课程,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养。

[关键词] 劳动教育;哈比特;自主淬炼;实践课程

一、“哈比特”劳动课程的内涵与价值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是一所18轨制规模较大的小学,我校秉承“习惯成就人生”办学理念,引入“儿童视野”创新机制。基于“习惯”一词的英语单词(Habit)的音译“哈比特”灵感启示,坚持办学方向,形成以“哈比特”为标识的学校文化形象。依托综合课、社团活动,联合家、校、社,三位一体融入和展开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其价值是多方面的:

第一,实践性。实施劳动教育既需要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又具有实践性。学生只有通过参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或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感受,习得劳动技能和知识。第二,指导性。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解锁同类别的劳动事件,促进他们亲力亲为,动手动脑,手脑结合。第三,自主性。劳动教育必须以学生亲身投入的活动体验为基础,使之建立“我想要劳动”的意识。只有主体参与劳动,形成自觉、自主的劳动状态,学生才能实现自主管理,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哈比特”劳动课程的建设思路

我校在劳动教育開展之初,更多地将劳动教育融合在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经不断实践,为使之系统化,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我们挖掘线上、线下资源,进一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习惯教育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中的劳动项目为抓手的系列活动,如下图所示。

自主实践的劳动教育价值内涵丰富。一是全方位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与习惯教育、智育相融合,凸显跨学科意识。二是立足学生发展,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力不同,对应的劳动内容也不同。此外,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学校辅以完备的配套硬件,以助力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三、“哈比特”劳动课程的内容及实施

在学校“习惯成就人生”的教育理念下,我校融合“哈比特”这一内涵,在学生的习惯教育中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获得,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在具体实施环节中如何高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应开展哪些内容的劳动教育?这里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研究。

1.自主管理下自助式生活服务

自我服务性劳动是学生劳动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哈比特”劳动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这样的服务性劳动应包括多个方面:

第一,卫生自我服务劳动。劳动教育可以从学生日常起居的小事做起,卫生自我服务即自身洗漱及房间环境维护等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卫生劳动实践能力,树立“小事自己做、大事学着做”意识,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二,饮食自我服务劳动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做饭、膳食技能。该劳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减少生存依赖,学会自我担当,通过掌握基本饮食技能,能够为自我生存服务。第三,作息自我服务劳动,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安排好从事劳动与生活各项事务的时间,建立系统的时间规划,明确作息意识,树立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能为儿童合理安排自身学习、人际交往和娱乐休息奠定基础。第四,自我服务性劳动,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发挥学生劳动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

2.课程引领下协助式项目劳动

从个体到集体,是人社会化的关键一步。在劳动教育中,从个体劳动到集体劳动,是劳动教育转化提升的重要一环。我校通过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安排学生参与“哈比特”特色课程,进行协助式项目劳动实践,形成完整的劳动项目体系。

依托“哈比特”课程,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当前的学科教学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我校“哈比特”教育中的许多特色资源,都可以为劳动教育所用。比如,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一班一品”特色课程时间,这些都能有效地助力开展劳动教育。

利用“哈比特”基地,推进农场劳动教育。要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基地不能少。学校的很多绿化片区可被用来建立小农场,栽种果树、蔬菜。学生按照班级进行地域划分,每天轮流亲手栽培,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衔接,形成劳动“哈比特”的自主体验。

抓住“哈比特”体验,不断细化劳动教育。我们基于学校原有自主体验基础的劳动锻炼,不断开发和劳动教育息息相关的新基地,用以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动手中收获技能,获得“哈比特”课程实践体验。从特色课程的引领,到师生互动的形成,再到师生合作的实现,是高质量劳动教育的有效进阶,也是高效益劳动教育的“哈比特”体验形式。

3.家校合作下“三主式”家务操练

没有家校合作,劳动教育很难真实发生,也就难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我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家校互通互联,构建家校合作新模式,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责、学生为主体的“三主式”劳动教育模式。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

4.平台建构下融通式社会历练

劳动教育需要和其他学科相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首先,要将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精心开辟第二课堂,培育新时代小小劳动者。在具体实施中应注重开阔学生视野,强调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关注不同课程间联系,举一反三,加以利用,为劳动教育而助力。如我校在第二课堂中开设了电子制作、木工等课程,学生在其中习得技术,拓展兴趣,提升劳动能力。

其次,以少先队体验活动为基础,少先队小队志愿服务为载体,组织开展诸如清扫公共场所、关心帮助独居老人等劳动。此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突破学校的围墙局限,融合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资源,实现自主淬炼劳动教育,最终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大格局”劳动教育,切实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如在假期活动中,学校以红领巾小队为基础,前往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小广告清除等社区志愿服务劳动。

社会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大课堂。在劳动教育具体推进中,学校从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家庭教育、基地实践“四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出发,由简单至复杂进行层进式实践,切实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在基地建设、教育宣传、榜样树立、行业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把劳动教育贯穿家校社各方面,创新评价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形成了全社会、全方位、全员化关心支持学生劳动教育的“大格局”。

[参考文献]

[1]林锶泓.“双减”政策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与优化路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5).

[2]颜晓程.从“身”出发,培育学生劳动素养[J].中小学班主任,2022(20).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对会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思考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