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和均
社保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和国家稳定发展大计。社保领域的政策及执行是国家联结群众的重要纽带,承担着向民众投送党和国家关切的重要任务,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宣传公共政策是政策目的和国家意志达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政策执行效率的助推手段。一项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政策的理想化程度,更取决于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云南省昆明市社保局聚焦不同群体需求,将宣传内容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根据宣传对象的不同需求来确定宣传内容,使社保政策宣传有的放矢、实在管用。同时,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开辟线下线上渠道,并借力重要时间节点,叠加乘数效应,有效提升了宣传效果。这一套宣传“组合拳”打下来,推动了参保扩面、经办服务等业务工作提质增效,生动地唱响了社保“好声音”。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社保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才能更好地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昆明市社保局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开展社保政策宣传,将党和国家的社保政策目标与意图进行口语化表达,提高了民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依从性和感受度,客观上有利于政策的执行。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拉近了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干群关系的优化,是一项便民惠民利民的微创新、好创新,值得点赞。
观察昆明市的社保宣传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有效的宣传离不开对基本功的锤炼。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干部做好宣传和回应的最大底气应该是对政策内容、业务经办工作的熟练掌握。只有在基层干部对现有政策学懂弄通的情况下,才能对群众的疑惑应答如流,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解决好群众面临的困难。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加强社保制度和经办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保持思想活力,使宣传工作对政策的解读专业、准确,促进政策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作用,使群众更易于接受并配合政策的执行。
有效的宣传离不开方式方法的创新。
广大群众是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参与意识高低不同等问题,这需要基层干部立足本乡本土,创新方式方法,尽可能广泛地发动群众和宣传引导群众。民之所想,心之所向。需要聚焦老百姓的关注点,用心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热爱什么,切实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抽象的政策内容转化为基层群众听得懂、用得上、有共鸣的“土话 语”,从而使政策宣传工作直抵人心、事半功倍。
有效的宣传离不开基层干部在具体岗位上的担当作为。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是最生动、最有力的宣传,因此每一位基层干部都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对于群众的任何问题,都尽其所能予以服务,不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延误、推脱群众的咨询和要求,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必须履行的职责去落实,才能赢得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和喝彩,基层干部才能有更充足的底气做好宣传工作。
有效的宣传需要在双向互动中提升效果。政策宣传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充分听取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的双向互动中把握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当下,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田间地头,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认认真真解决群众困难,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政策宣传的预期效果。
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广大社保干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接上地气,持续加强社保政策的宣传创新,为政策的有效执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社保部门通过做好宣传工作,讲好民生故事、激发爱国热情,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共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