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记者须以“质”论英雄
——改进媒体单位考核管理机制创新策略谈

2023-02-08 01:30王大壮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流动站新闻线索进站

王大壮

目前媒体对记者考核以分值为主,忽略了采访中记者的心理反应。记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采访质量和新闻作品的完成质量。本文从记者心理活动入手,提出改进以分值为主的考核管理机制的创新策略,充分考虑增加记者自主性采访时间和选题空间,从机制上鼓励记者主动在报道内容上下功夫,补齐量化考核管理体系的短板,做到量化考核与质量考核的统一。

一、量化考核与新闻质量

当我们在热烈拥抱新媒体时,千万不要忘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永远在于新闻的质量。既然“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体立身的不二法门,当我们高喊“内容为王”时,必须想到新闻的生产者——记者。记者是有血有肉的感情之躯,管理者应该关心记者的喜怒哀乐,了解记者的心理需求,排解思想负担,让记者轻装上阵。目前媒体普遍采用量化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以记者生存利益为导向驱使记者出去采访。严苛的量化指标给记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长期繁重的工作让记者产生了职业倦怠,新闻敏感性随之下降。再加上媒体内部对记者实行条块分割式的管理,记者的选题空间被压缩得很窄。如此单一、僵化的考核管理机制约束着记者思想活力。所以,我们有必要改进新闻媒体的考核管理机制,建立新机制以保障记者有充分的自主采访时间和更广阔的选题空间。新机制应以报道的质量来评价记者工作成果。在新机制下记者得以摆脱量化考核带来的心理负担,新闻敏感性被激发出新的活力,记者能够采写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二、“内容为王”与新闻价值

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具备很高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要素总和。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新闻敏感性高的记者,掌握的新闻资源就丰富,并且对每一条新闻线索所蕴含的价值也判断得更加准确。由此可见,新闻敏感性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新闻敏感度向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延展,可以提高报道内容的质量。

(一)拉长采访时间长度,让记者有充裕的时间采写感兴趣的选题,使新闻报道更深刻更全面地接近事实真相。新闻采访基本理论告诉我们,采访是写作的基础,“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做得越扎实,稿件质量也越高。采访工作细致深入,记者才会不断有新的发现,而新发现又会进一步激发记者产生新的好奇心,新生的好奇心又引领记者继续深入地采访。如果我们把“时间”看作采访体系中的一个坐标轴,随着采访的深入,“时间”的坐标轴会越拉越长。记者写出好新闻不仅要花费大量心血,也要耗费大量时间。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例如,第31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二等奖获得者、《人民铁道》报记者李蓉在谈到作品生产过程中这样描述:“前后跟踪京雄城际铁路建设两年时间”。两年时间里,她连续几十次奔赴一线,积累了5万多字的采访笔记,光采访本就记满了5个。在采写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的报道时,这些笔记最终凝练成了这篇900字的“硬消息”《复兴号奔向“未来之城”》。可见,记者要想细细“打磨”重要选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只有给记者充裕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好选题报道,鞭打快牛出不了好稿。

(二)打破划分记者采访战线分工的壁垒,扩展新闻敏感性的“挥舞”空间,让记者有更多的机会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金锄头行业调查咨询公司2022年4月提交的《上海地区记者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显示,“32%的记者对于新闻资源的掌握和独家新闻的追求,成了记者们最大的工作压力”。新闻线索是新闻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为新闻线索匮乏而抓狂的现象在新闻行业比比皆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新闻媒体采取了很多新举措。但笔者认为,在拓宽新闻线索来源方面还有潜力可挖。笔者注意到,采访部门长期以来实行按行业给记者设定采访战线,致使采访部门之间、记者之间出现行业条块分割的局面。例如,财贸记者不写教育领域的事,文化记者不写工业领域的事。受条块分割的限制,记者新闻触角活动空间受到挤压,新闻触角活动空间受限,导致新闻敏感性缺少用武之地,无形中减少了新闻线索来源。此外,行业记者长期沉浸于本行业,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记者再看到行业内发生的事情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这是新闻敏感度大幅下降的表现。如果我们打破行业壁垒,放开记者的新闻触角,真正让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摆脱行业桎梏,就会大大激发记者敏感性,找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内容优美与以质论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方一些新闻单位开始对记者实行了量化考核、目标管理。在以量考核实施伊始,便有“量派”与“质派”之争。“质派”认为,新闻作品属于精神产品,应以新闻作品内容优美为重。“量派”则认为,对新闻作品以质论价,看上去很美,但这样的考核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受考评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而量化考核其过程公开透明,容易服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量派”的考核方式因可操作性强而成为媒体考核记者的主流方式。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量化考核的副作用开始显现。记者们普遍感到量化绩效考核带来的工作压力很大,为了完成分值,只能疲于奔命,根本无暇做细致的采访,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在这样的状态下记者逐渐产生职业倦怠感,新闻敏感性也受到打击。

现行的量化考核方式和采访战线分工管理模式呆板、僵化,暴露出对记者的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缺乏弹性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笔者认为,应该补齐量化考核中缺乏“以质论价”的短板。形成质、量有机结合的考核机制。为此,笔者想到高校科研单位实行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管理机制可供我们借鉴。参照这项机制,在量化考核之外再为记者开辟一个按“质”考核的“第二战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员进出灵活,进站人员可以自带选题,也可以参与站里的科研课题。进站人员完成课题后即可出站,与流动站的关系随即终结。这项管理机制有三点可供我们借鉴。一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二是相对独立、封闭。三是保持单位机构设置的稳定,不用频繁调动人员。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部门,暂且将其称为“记者流动站”。

“记者流动站”为我们改进管理机制提供了“特区”。其具体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进站记者不再进行量化考核,而是侧重于考核稿件质量。进站记者暂时离开原部门进“站”。在“站”里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就某一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细致采访。采访时间可能是两周,也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在站内期间,不再对记者的任务做量化要求,而是以稿件质量为中心。这样,记者可以长期专注于某一选题,新闻敏感度持续不衰,为深度报道创造了条件。二是找选题时不再受行业约束,可以跨部门、跨行业采访。选题空间被打开,记者新闻敏感性的触角得以广泛延伸,采访的自主性更强,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升。

实施“记者流动站”尚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应实行总量控制。可以通过选题申报的管理模式,将进入“记者流动站”的记者与实行“量化考核”的记者在数量上保持适当比例。申报选题时,记者直接面向编辑委员会,根据选题的重要性由编辑委员会最后确定进站人选。这样不至于对原部门的工作秩序造成冲击,保障媒体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常规稿件。二是进站记者在站期间,将自己负责的行业临时交给原部门的其他记者。这样既不影响行业新闻的正常报道,还有助于临时接受委托的记者完成量化考核的分值任务。三是在考评管理上,“记者流动站”记者以能否按时完成选题、是否达到编委会报道要求为考核标准。进站记者完成选题后自行回归原部门考核。对不能如期完成选题任务的记者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例如不允许这样的记者在一定时期内做进站记者,并扣罚奖金等。

实行“记者流动站”机制,补齐了量化考核的短板,整合了绩效考核中“量派”“质派”的分歧。记者在量化考核与质化考核两者之间自由流动,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不仅持续不衰,还会得到强化,采写效率和报道质量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流动站新闻线索进站
GNSS 移动基站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山西师大获批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新闻线索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GPS差分定位中一种新的接收机钟差处理方法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进站警示功能接口电路的分析
我校新增应用经济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