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积极的阅读者和理性的表达者

2023-02-04 13:36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标跨学科整本书

本刊记者

记者:秦老师好!您和您的团队提出并践行“培养积极的阅读者和理性的表达者”这一儿童阅读主张,您能对此做个解读吗?

秦岭:阅读和表达一直是最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2022年版课标中,我们很清楚地感受到“阅读”与“表达”的重要性。从文字表述上来看,“阅读”出现了217次,“表达”出现了123次,绝对是课标中的高頻词。从建议与要求中看,两者都涉及内容、方法、目的、情感等,“阅读”还强调计划、经验、活动等,“表达”则强调效果、技巧、情境等,说明两者之间既互通共融、互补互促,又有差异,各有特点。从学生发展特点来看,阅读与表达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既要整体规划,又要突出不同学段的需求,体现其连贯性和适应性。

“培养积极的阅读者和理性的表达者”这一儿童阅读主张,是我们团队在长期的儿童阅读推广实践中形成的。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一是积极的阅读者。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涵养精神最重要的路径与方式,阅读也是师生基于文本开展对话交流、思想碰撞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积极”是“努力进取”的意思,“积极阅读”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爱阅读”,主要指向阅读的情感态度,如喜欢阅读、广泛阅读;二是“读好书”,是针对阅读内容而言的,学生要在浩如烟海的书海,甚至数字化信息中,根据阅读目的自主选择内容进行阅读,这一点很重要;三是“会阅读”,指能切实制订阅读计划,熟练选用阅读策略,有效开展阅读反思,形成自我阅读经验与阅读习惯。

二是理性的表达者。相对于阅读而言,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是学生把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理解、判断、感受、态度等内在素养状况通过体态、动作、图画、语言等形式表现出来。“理性”一词,在这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负责任地表达,这点很重要,是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学生必须对自己的表达负责,这是底线。二是有中心地表达,引导学生把意思说清楚、写清楚,进而才能让别人听明白、读明白。三是有条理地表达,这和“有中心地表达”相互关联,是学生表达策略、技巧的学习与运用。四是重证据地表达,这就要求表达要从阅读或事实出发,引导学生重视理据的收集、整理、内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高阶思维特质的表达。

三是积极的阅读与理性的表达。阅读与表达,是一体两面,彼此依存。没有阅读的表达,表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表达的阅读,阅读就如同没有产品的生产,显得肤浅。余秋雨先生说:“一个不被挖掘、不被表述的灵魂是深刻不了、开阔不了的。不被表述的灵魂无法不断地获得重组。不断地表述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所以,积极阅读加以理性表达,就是组建自己深刻而丰富的灵魂。

记者:您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有什么背景或思考吗?

秦岭:我提出“培养积极的阅读者和理性的表达者”这一阅读主张,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基于知识重构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是获取知识信息、涵养个人精神品质的最主要途径和渠道,尤其是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若离开阅读,不仅会带来无知、眼界狭隘,而且还会造成精神的贫乏和萎缩。相对而言,阅读是一种输入式学习,表达是一种输出式学习,完整的学习不仅要输入,更要输出,二者交互作用、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表达是激活知识的有效路径,缺乏表达,知识就处在“睡眠状态”,只是一种“惰性知识”;只有表达,让知识处在“运动”之中,这样的知识才有活性,才称得上是一种“活性知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说:“你真想拥有一本书,你就把它讲出来。”读了一本书后,讲与不讲,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第二。基于儿童现状的思考。从当前儿童阅读现状来看,特别是整本书阅读,教师在导读上常常陷入“要求过高、指导过多、过程太急”的泥潭,学生在阅读时则存在“追求篇章短、阅读速度快的碎片化阅读”和“轻视长阅读、深阅读的浅表性阅读”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就阅读与表达而言,学生更愿意阅读,而忽视表达,即便有表达与交流,也多处于单向的、低阶的、浅层的表达状态,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学生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会更多些。

第三,基于课标理念的落实。课标是我们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开展学科育人行动、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依据。无论哪个阶段的课标,对阅读与表达都有清晰而明确的要求,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要求越来越具体。

记者:的确,阅读与表达是语文教学两大重要任务。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你们又是如何开展儿童阅读行动,积极推进这一主张落实的?

秦岭:理念再好,关键还要看行动。为了践行这一主张,我们着重开展了“四个一”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一套体系、一个空间、一支团队、一套机制。

“一套体系”指的是儿童阅读课程体系。我们以2022年版课标理念为指导,构建了以国家课程、诵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和跨学科主题阅读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螺旋式上升、相辅相成。

“一个空间”指的是儿童阅读分享空间。我们知道,好的阅读环境,人与物相依、景与情交融、智与趣共生,是极具教育力的。所以,我们致力于儿童阅读环境建设,以盐城籍儿童作家曹文轩先生作品中的经典场景为基础,设计升级儿童阅读空间,许多景与物触及孩子心灵的“兴奋点”“感动点”,置身其中,孩子们有了阅读与表达的激动与冲动。

“一支团队”指的是共读共研团队。推广儿童阅读,首先要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阅读领导力与指导力,培塑一批阅读点灯人,打造一个共读共研的阅读协同体。我们以名师工作室为基础,与“亲近母语研究院”合作,与多个名师工作室联动,与区域内学校共建,携手家、校、社同行,让阅读推广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欢歌。

“一套机制”指的是展示考评机制。阅读与表达是一体两面,表达是阅读的方向和归宿,没有表达的阅读往往流于空疏,没有表达的思想往往稍纵即逝。阅读的成效,需要通过生动的表达来展示。我们积极搭建展示平台,创塑阅读品牌,建构“导—读—评”一体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个性化的考评机制。

记者:丰富前瞻的课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是儿童阅读推广的关键所在。请您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不同课程内容的实施情况。

秦岭:好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的建设,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尤为重要。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内容指向于培养什么人,课程实施指向于怎样培养人。前面我提到,我们构建了以国家课程、诵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和跨学科主题阅读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这些内容以发展学生阅读素养为目标,内容要求学段贯通、螺旋式上升、相辅相成。

我先说一说国家课程。这个话题很大,涉及内容太多,我重点说的是如何落实国家课程,融通课堂内外,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国家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根基,就具体内容来说,就是统编本教材为其他课程内容提供策略引领与方法指导。六年小学语文,300篇课文,2000多课时,只是给学生提供一支溯流而上的竹篙,只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国家课程内容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含其中,童谣儿歌、童话寓言、神话故事、诗歌小说都有涉及;组织形式多样,有课内教学、课外自学、跨学科研学、同伴助学、亲子共学等;任务清晰互融,知识梳理、实用阅读、文学鉴赏、思辨表达,课内得法,课外用法;目标梯度设计,学段贯通,持续进阶。在落实国家课程时,我们以国家课程为本,拓展阅读内容,指导阅读方法,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推进阅读与表达的持续进阶。比如,国家课程“快乐读书吧”推荐了40多本经典书目,一学期一文体,由浅显易懂到高阶思维,从感受乐趣、放飞想象到积淀智慧、涵养品性,还专门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安排的是“边读边猜测”,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五年级上册安排的是“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安排的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等,教学时要与“整本书阅读课程”有机结合、有序开展。再如,国家课程“综合性学习”内容与跨学科阅读课程比较接近,三年级下册的“中华传统节日”、四年级下册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五年级下册的“遨游世界王国”、六年级下册的“奋斗的历程”“难忘的小学生活”,引导学生从语文学科出发,多渠道搜集资料,多角度阅读材料,多方式分享感受,多样式展示成果,教学要与“跨学科阅读课程”主动对接,把学习场域从校内引向校外,从书本引向生活,把学习方式从单一的阅读分享引向搜集、阅读、观察、合作、探究、研讨于一体,把成果表达从传统的读写引向丰富的读、写、演、做、绘并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阅读与表达”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就是大课堂、大情境,这样的教与学,才是“为未来而学,为素养而教”。

其次,我来说说诵读课程。诵读是一种阅读形式,其起源几乎和人类文学的起源是同步的。诵读是用声音来唤醒文字的一种方法,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钱理群先生说:“文学的教育,声音在某些时候会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声音会对生命产生触动,会碰撞出特别的情感。文学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所以朗读,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开展的诵读课程,更多的内容和时间是在课堂之外。我们与知名儿童阅读品牌“亲近母语”合作,引进《日有所诵》《文言日诵》,每天清晨学生到校第一件事就是20分钟晨诵,每天一篇,所有学科老师共同参与指导。我们希望小学六年,学生能够诵读经典诗文1000篇左右,背诵600篇左右。期许通过日不间断的诵读,让学生逐渐感受诗性文本的音韵、节奏、趣味、内涵;在持续的熟读成诵中,不断丰富、积累语言;在深入诵读中促进精神成长,涵养美好心性。

在诵读内容上,与国家课程互补,体现学段特点,低年级以童谣儿歌、儿童诗、晨读对韵和清浅古诗为主;中年级以童诗、七言古诗为主,加入一些哲学诗歌及《老子》《论语》等片段;高年级以宋词元曲、古代神话、寓言、中外散文为主,加入《孟子》《大学》等国学经典中的部分章节。在课型设置上,我们根据内容特点,设置了熟读成诵课、品读感悟课、精读创作课、吟诵课等四种课型。在课程实施上,一是明确诵读的基本原则,即熟读成诵,持之以恒;不求甚解,会意得言;适当指导,读思结合;活动引领,激发兴趣。二是明确教学的基本流程,即激趣导入;初读文本,建立诵读初体验;深入阅读,问题讨论悟情感;指导背诵,多法练习自成诵。我们还把诵读与童诗童谣创作紧密结合,通过读诗、识诗、析诗,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再以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扩一扩、联一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创作童诗。

同时,我们还创设了“松小好声音”阅读品牌,开设了金话筒社團,开展优秀诗文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把美文诵读、故事讲述、课本剧表演、情境演讲等录制成视频,在学校大屏上播放、在集体晨会上展示,帮助学生树立诵读信心,自觉地投身到诵读行动中来。

接下来,我来说说整本书阅读课程。2022年版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实施,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为了落实好这一课程内容,我们联合多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多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协作教学研讨活动,以统编本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为整本书研读内容,开展教师领读、师生同读、亲子共读一本书,并根据课标学习任务群提出的组织形式与要求,研发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延伸课三种课型,研制了45册《整本书阅读指南》,引导师生有组织、成体系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我们对每个课型既有相对固定的任务指向,又不囿于表达形式,给每位指导教师以时间、空间的自由。读前导读课,主要任务是激发阅读兴趣,感知书目梗概,学习阅读策略,制订阅读规划。通常以大声朗读或片段导读、讲述、观看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整本书,进而结合文体特点及学段要求,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与运用,为后续阅读制订规划、开展阅读行动打下基础。读中推进课,主要任务是持续激发兴趣,练习运用策略,紧扣交流主题,分享阅读发现,发展阅读思维,丰富阅读经验。通常以持续默读 (阅读单推进)、片段赏读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以班级读书会或读书沙龙的形式开展阅读感受和经验分享,或为后续拓展阅读内容、开展跨学科阅读提供支持。读后拓展课(活动),主要任务是“拓展阅读与创意表达”,引导学生从一本书阅读走向群书阅读、写作迁移、生活运用、创意表达……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是40分钟课堂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而定;在空间安排上,可以在教室,也可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授课人员上,可以是语文老师,也可以是其他学科老师、家长或社会人员等。

最后,我再说说跨学科阅读课程。跨学科学习是2022年版课标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主动融合多学科知识,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学习新样态。语文跨学科学习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有机会超越学科局限,认识完整的现实世界,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经历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阅读是该任务群的主要实施方式,要想实施跨学科学习,首先要实施跨学科阅读。

当前,跨学科阅读存在形式化、肤浅化、功利化的错误倾向,存在“跨而不合”“合而不深”的现象,对此,我们依托国家课程,立足学生现实世界,面向未来社会发展,从认识现实世界、参与社会生活两大方面设计了跨学科阅读五大主题,其中,认识现实世界主题分为日常生活类、学科学习类,参与社会生活主题分为文化参与类、社会考察类和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类,并从学科整合度、学生投入度和问题解决度三方面来考查实施效果。

以我校六年级学生开展的“我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人”主题阅读为例来说一说跨学科阅读。该项目紧扣主题,共设计四个阅读与表达的任务。一是“黄海边的天堂驿站”。通过阅读《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搜集并阅读与黄海湿地有关的人物、故事、景观等文章,图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黄海湿地历史变迁、文化风貌及地貌功能等。二是“盐小勺”的飞行人生。通过阅读湿地文学《勺子飞来了》,了解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湿地动物的代表勺嘴鹬的生活习性,并引导学生从勺嘴鹬的视角看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三是行走中的学问。组织学生参观黄海湿地博物馆和东台条子泥,现场感受湿地壮美的景观和独特的地貌,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四是世界遗产向未来。采访当年“世界自然遗產”申请工作负责人,了解申遗背后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学生就阅读、采访、参观、体验所得,制作成思维导图、自然笔记,印制宣传标语,撰写心得文章并进行宣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湿地、建设家乡做贡献。

记者:请问贵团队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什么,未来又有什么期望呢?

秦岭:下一阶段,我们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新课标理念,结合儿童阅读课程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细化年段目标与措施,在横向求丰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纵向走实走深,同时加强对“阅读与表达”评价机制的研究,建立更科学、有梯度、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与实施方案。真诚期望每个校园都沐浴书香,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和理性的表达者”。

猜你喜欢
课标跨学科整本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论语》整本书阅读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