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第一课时)备课构想

2023-02-04 00:29孙岑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贝贝文具识字

孙岑

《文具的家》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一篇富有童趣的小故事。故事中的贝贝总是丢三落四,管理不好自己的文具。在妈妈的教导下,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逐渐养成了整理、保管好文具的习惯。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之中。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本单元主题“习惯”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在备课时,我们旨在探索“学思融通”的语文课堂教学范式,通过自主观察、质疑、探究,运用并习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品质,做好有根据地思考与表述。

在备课时,我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内容、情境和方法,围绕对话,从识字、阅读、写字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每一个活动设计体现以“趣”为先,旨在激励学生高质量投入学习。

一、多样情境,提升识字兴趣

2022年版课标提出,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情境化识字教学将情境和识字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表达所思所想,提高识字兴趣,进而学会主动识字。因此,在这一活动中,我主要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情境一:小小魔术来帮忙

形象思维占儿童思维发展的主导地位。一年级小学生在认识一项新事物时,大部分是通过直观感知的。课题中的“具”字要求学生会读,与学生之前学习的“真”字极为相似,因此通过变魔术小妙招直观告诉学生:“加个十字头,它就变成‘真,减去十字头,它就变成‘具,这种方法就叫‘减一减。”在识字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借助图片、归类扩词,告诉学生铅笔、橡皮等用来学习的用品叫作文具,吃饭用的碗和筷子叫餐具。学生领会了字形的特点,并在看图中进行了“餐具、玩具、雨具、家具”等与“具”有关的扩词训练,识记效果事半功倍。

情境二:动画演示知多少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较弱,因此,抽象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较为枯燥。如果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图片或动画的方式具象化、形象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快乐和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本课教学中,生字“新”藏着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偏旁——斤字旁。如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偏旁,教师可以出示“斤”字的甲骨文,指导学生观察体会“斤”字在甲骨文里像一把锋利的斧头,提醒学生“斤”字作偏旁时多与斧子有关。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发现“斤”字做偏旁时的书写变化——由宽变窄。教师还可以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给“新”字找好朋友。找到“新”字的好朋友后,播放“过新年、穿新衣”由“新”字组成的视频拓词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多样的识字形式可以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情境三:课后游戏巧结合

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在课堂上适当地做放松游戏,有利于改善学生疲惫的状态,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记忆。学完本课所有生字词后,结合课后练习“词语小火车”,可以将学习的词语设计为三列火车,通过开火车游戏再次复习、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并在最后一个词“平平安安”中设计拓词训练,指导学生说一说其他类似的四字词语,在游戏中巧妙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更应当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自身的有效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量的生字记忆会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识字愿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聚焦对话,增强阅读兴趣

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朗读和想象,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情境、节奏和韵味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如本课中出现的疑问句“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和祈使句“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2022年版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应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因此,教学中抓住标点符号“?”和“!”,通过自由读、示范读、轮流读,指导学生读出文中妈妈的吃惊和耐心教育贝贝的语气,进而体会祈使句带有号召、命令的语气,而疑问句则有思考的语气。

阅读和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识记生字,在读中理清脉络,读好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因此,教学中,应通过层层设计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梗概。首先在初读的基础上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其次通过“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理清楚,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最后聚焦妈妈说的话,从读好短语到关注标点,再到借助停顿读好长句子,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除了朗读的训练指导外,本课中还要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读好课文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中體会人物的心理,与文中的人物形成心灵的共鸣。本课的第1、2自然段单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教学这两个自然段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在“你丢过东西吗?丢了什么?用了多久?”一连串的追问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抓住句子中的“只”“一次”“一回”,通过“___________,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仿造,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主人公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

活动中,学生抓住标点符号,从读中思考“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在读中寻找答案,学习“有中心、有根据地思考与表述”。

三、注重习惯,体现育人立意

2022年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记载,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晰、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

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在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设置与融通。课前谈话时,我通过一系列诸如“今天来上课,你都准备了什么?”“什么时候买的?你真细心,都用了这么久了!老师要奖励你”的谈话,为学生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做铺垫。

阅读文本时,围绕“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指导学生发现贝贝会“丢”东西,贝贝可粗心了,不只丢笔,还会丢很多文具。在句式训练中,引导学生讨论“贝贝爱丢东西的习惯好吗”这一话题。

围绕“习惯”,在写字前,指导学生进行手指操活动:“小小文具作用大,读书学习都靠它,铅笔尖尖细又长,橡皮橡皮本领强,转笔刀呀来帮忙,用完收好习惯棒,习惯棒!”通过简洁明了的儿歌来总结全文,再次提醒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中从课前谈话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作业,始终指向“我们是如何保护使用文具的”,既学习知识,更是育人方法,旨在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大课堂。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课堂学习持久性弱,教学过程中,除了联系学生生活外,还需要特别注重激趣、激励,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好玩、有韵味,也要上出语文味,蕴含理性,教给学生读书习文的方法,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素养,有效激发学生高质量地投入到学习中。

猜你喜欢
贝贝文具识字
我的文具我做主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贝贝失踪了
奇奇怪怪的文具
买文具
识字
识字儿歌
冬天来了
识字谜语
We Love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