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各地高校大多采取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不能像现实课堂那样,教师将学生的反应尽收眼底,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很好地实现师生交流和互动。线上教学隔着屏幕,学生是否在线听讲,是“挂线”还是“刷课”,听讲的效果如何等都不能确定,因此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就成为疫情期间教学面临的关键。针对这些问题,我课程组成员结合教学实际和本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了“互联网+对分课堂”的远程教学模式[1]。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使教学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共享其他高校的优质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2]。但互联网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增加了难度,如何有效控制“挂线”和“刷课”、提高教学质量,成了线上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对分课堂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对分课堂也称PAD课堂,即将教学模式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3个环节[3]。讲授环节,教师主要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内化吸收环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内化吸收所学知识;讨论环节,再次回到课堂,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这个过程的特点是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先教后学,也强调了合作探究。也就是说,对分课堂是传统课堂与自主课堂的融合,把课堂对半分割,一半进行课程讲授,一半进行自主探究[4]。其创新的关键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最后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互动式讨论。教师通过学生学习平台数据和课上小组讨论的表现,就可以判定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效果,有效杜绝了“挂线”和“刷课”现象。而“互联网+对分课堂”既拥有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和资源共享的教学优势,又采取了对分课堂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给学生留足了自主学习内化吸收的时间。“互联网+对分课堂”既不同于传统课堂,也不同于翻转课堂。传统课堂课上教师讲,学生课后学,讲和学是两个分离的过程,师生互动很少,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低。翻转课堂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颠倒课堂内外教学时间,变课上学为课下学,变教师讲为学生学。翻转课堂能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我们大多数的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强,存在学生不愿学、不会学,甚至不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显然这种模式也不大适合中国学生的现实情况。而对分课堂是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专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中国人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5]。通过以上分析,面对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教学,“互联网+对分课堂”是一种优化组合,下面以天然药物学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天然药物学是高校药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了部分重点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简称“四大鉴定”)以及采收加工和功效主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天然药物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见天然药物的鉴别特征和功效主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鉴定药材真伪、避免品种混杂,为制药生产企业、药材流通领域和临床合理用药起到安全有效的保障作用。在讲授各类天然药物的“四大鉴定”时,时空转变大,场地转换多,比较适合用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进行教学。如原植物鉴定,有些原植物当地没有分布或采收季节不适宜时,需要提前在生长地录制好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原植物分布地实况,对原植物的特征进行鉴定。另外,采用微视频教学,图文和标本结合,更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对分课堂分为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天然药物学课程采取了隔堂对分的方式,在前一次课的后半部分,对下一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布置学生课下学习和内化吸收的任务,第二次课的前半部分对前一次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进行分组讨论,教师结合课堂讨论结果进行答疑解惑。下面就以“根类药材”为例来说明“互联网+对分课堂”在天然药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教学流程Figure 1 Teaching process of "Internet+PAD Class”
根类药材主要讲授细辛等24种常见根类天然药物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定、化学成分和功效应用以及原植物鉴定、显微鉴定(横切面和粉末鉴定)和理化鉴定。课堂讲授阶段采取“精讲留白”的方式,要求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重点、难点知识化难为易,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清晰明了地讲授,让学生快速了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讲授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控制在25分钟之内[6]。
内化阶段,教师把教学知识点挑选一部分难度适中的内容做“留白”处理,交给学生课下自学。对分课堂的自学与翻转课堂的自学不同,翻转课堂的自学是预习性学习,而对分课堂的自学是在教师讲解的前提下,有目的性地学习知识。自学内容通过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包括任务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任务性内容是课下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微视频、课后测试、问题讨论等。教师将教学微视频设置为防拖拽、防窗口切换,在完成微视频观看任务后才可以做课后测验,力争每个环节都能跟踪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杜绝“刷课”和“挂线”现象。问题讨论(以附子为例):(1)如何区分川乌和草乌的原植物和药材?(2)附子常见饮片有哪些规格,如何鉴别?(3)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量化附子的等级评价?任务性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围绕任务,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对基本知识进行内化吸收。拓展性内容包括药材典故、药对比较、拓展视频等,不做任务性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或需要自行学习,旨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拓宽知识面。通过内化吸收阶段的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的缺陷,也弥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和知识碎片化的缺陷。
对于高校教学建议采取隔堂讨论的方式[7],因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中小学生更强,教师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查阅资料,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天然药物学教学计划,每周6学时,平均2天上一次课,隔堂讨论较当堂讨论可以为学生留出更为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自学和内化,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讨论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前小组长将组内各成员在自学内化阶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组内成员可以互相答疑解惑或交流学习心得。讨论环节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将枯燥的听讲变成欢快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与探讨,取长补短,甚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讨论得出新的观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课堂主导者的作用,控制好学生讨论的话题不跑偏。讨论的最后,各小组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由教师解决。这个阶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可以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通过讨论答疑环节,既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又能帮助其提升解决问题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这种来自学习的收获感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建立学习自信心。通过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升了线上教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对分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进行适当分割,按照讲授—内化吸收—讨论3个环节实施,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所以对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应用对分课堂之前,天然药物学的考核方式为:出勤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更注重于期末考试,轻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导致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面临期末考试,学生压力较大,进行突击复习,死记硬背以求及格过关,等考试过关后能留在脑袋里的知识也所剩无几,教学质量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应用对分课堂之后,对天然药物学的考核权重进行了调整,将平时成绩的权重增加为40%。平时成绩不仅包括出勤、平时作业、问题解答,还包括课堂讨论的表现,使课程的考核评价不仅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指标更为多元。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减轻了学生考试前的压力,使学生回归平时的知识积累,不断内化吸收,逐渐形成专业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1]。
天然药物学采用“互联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成就感,重构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信息化时代课堂革命的改革要求。教学改革实施一个阶段后,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知,90.8%(69/76)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较好;88.2%(67/76)的学生认为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81.6%(62/76)的学生认为开阔了视野,促使主动参与教学等。总的来说,学生乐于接受“互联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反馈良好。通过学生课下自学的作业成绩来看,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对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教师既是知识的讲授者,又是讨论的裁判员,更是答疑的引导者。由于教师具有多重身份,所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首先,作为知识的讲授者,对分课堂中的“精讲留白”要求教师对课堂内容有精准的把控,到底教多少留多少,留什么样的问题给学生查资料自学及讨论,这对于教师来说,提高了教学要求。如留给学生的内容太烦琐困难,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但是如留的问题太简单,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其次,作为讨论的裁判员,目前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日新月异,学生针对问题收集资料可以得到很多不一样的信息,有些有用真实,有些无用甚至错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判断和取舍的能力。最后,作为答疑的引导者,教师要解答学生自学中的诸多问题,有些问题也是教师提前难以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来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总之,运用“互联网+对分课堂”模式教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