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视域下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模式构建探索

2023-01-24 23:16孙立成
高教学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日语阶段考核

孙立成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2019 年5 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中国与日本同为东亚国家,两国之间具有悠久的友好交流历史。2022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 周年,在这一背景之下,如何共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成为重要课题。

2020 年所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日语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日语运用”“文学赏析”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指出日语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还应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日本文学选读是国内各高校日语专业所设置的“语言文学方向课程”中的一门,多数学校都将其定位为专业必修课。“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culture context)中形成的,因此文学文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当中就必然蕴含了特定的文化意义[2]”。《日本文学选读》教材所优选的作品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日本优秀文化的绝佳材料,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可利用这些文学文本开展以“德”为中心的美育教育。课程考核是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但长期以来施行的“一卷定终身”传统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也无法全面评价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情理兼修和锐意创新的新时代跨文化交际人才,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现提出“文明互鉴”视域下“多阶段多类别”的日本文学选读全过程课程考核模式,并对课程考核预期效果进行展望。

一、“多阶段多类别”考核: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阶段考核+阶段测试+结课考试

《指南》规定了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日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目标,并提出检验和促进学习为目的、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要求。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多阶段多类别”考核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模式的建构旨在打破单一的考核方式与简单的考核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合理且有效的评价,以帮助学生自觉地将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已存储的知识相联系,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实现课程学习知识的迁移,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时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一)“课前自主阅读”阶段线上考核(占比5%)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日本近现代文学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引领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袋”,引入“形成性评价”,制定量化考核细则,以“评”促“学”。开课前利用“学习通”等教学软件发布课外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与教材中优选文本的关联作品及与作家相关的背景材料。以日本大正文豪芥川龙之介的《鼻》为例,除了提供与其具有互文性的原典《今昔物语集》中的“池尾禅珍内供鼻语”与《宇治拾遗物语集》中的“鼻長き僧の事”(长鼻僧的故事)之外,还会发放与作品“外部研究”相关的“书信”“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外部材料”,比如芥川龙之介所写的《或旧友へ送る手記》(《写给老朋友的手记》)等。而“阅读档案袋”主要包括“阅读日记”“读后感”和“作品短评”等项目,为后期的评价、考核提供确切依据。

(二)“课前预习”阶段线上考核(占比2.5%)

学生预习之后需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考核任务,教师授课时亦需结合此阶段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讲解。以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所著的《伊豆の踊子》(《伊豆舞女》,下同)为例,教师提前将从作品中抽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专有项”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其展开调查分析,探究每一个专有项所内蕴的独特信息。授课时再与学生共同“寻找”整篇文本中的所有“文化专有项”并一一释放其内涵。笔者在日本文学选读授课实践过程发现,日语专业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专有项”有“视而不见”的倾向,即便注意到了它们的存在,也无法正确释放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致使文学作品解读能力停留在低阶程度,与《指南》中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相背离。另外,现有的日本文学经典名著汉译本中也存在日语“文化专有项”不译、讹译的现象。这些现实情况表明,如何发挥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文化交流功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将该项考核置于“课前预习”阶段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文学文本背后所隐含的重要信息,汲取其中的营养,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准备。

(三)“课堂教学”阶段线下考核(占比10%)

此阶段主要考察分组讨论、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教师以课堂行为为判断基准,评析各个团队学习效果及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同时,将每位同学的优缺点记录于“表现反馈表”中并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反馈,对错误之处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此项的评价方式为“学生互评+教师评分”。以日本国民作家宫泽贤治的《セロ弹きのゴーシュ》(《大提琴手高修》)为例,教师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设为分组讨论的主题,让同学们结合宫泽贤治所创作的童话作品内容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然后根据每位同学发言的深度、广度和宽度来进行综合评价。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包括日语专业在内的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判断倾向。对于此观点,有专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论证,得出以下结论:“大学外语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辨技能提高,这有助于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增强思辨技能培养信心,并为进一步提升思辨技能培养效率做出努力。[3]”当然,思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在日本文学选读的“课堂教学”考核阶段,教师设定与某篇文学文本相关的课题,适当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另外,于润物无声中的“思政教育”也会在这个阶段得以顺利开展,教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以中国立场向世界发声,以国际化视野客观地看待变化中的世界。

(四)“课后复习”阶段线上考核(占比2.5%)

教师结合每次课的课上教学内容布置线上作业,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测评,以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为之后的授课做准备。比如结合《鼻》一文的文末“反身”表达“長い鼻をあけ方の秋風にぶらつかせながら”(任由长鼻飘荡在佛晓时分的秋风中)设定线上作业,让学生去收集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表达,结合语境分析“反身”表达在各个作品中的效用。这项考核可以培养学生的日语语感,引导他们领会文豪们的独特创作手法与语言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在中日语言比较中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

(五)线下“阶段测试”(占比10%)

此环节通过线下小测及发表会的方式对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阶段测试”的考核重点为考察学生撰写读后感、研究综述能力及作品续写能力。此项的评价方式为“学生互评+教师评分”。以《伊豆の踊子》为例,该作品的擦肩而过的“悲美”结局具有开放性,是作品续写的优良材料。文学作品的读后续写具有促学优势,“能够抑制母语汉语迁移,阻止汉语语境知识补缺[4]”,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

(六)“社会实践”阶段线下考核(占比10%)

1.“问卷调查”实践活动

2022 年1 月,习近平在2022 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说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作为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社会实践”的一环,教师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组织学生做“关于当代大学生‘日本文学观’的问卷调查”,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实践报告的撰写。教师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并基于此对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进行评价,对不足之处给出修改建议。

2.“文学沙龙”实践活动

结合作品内容,组织相应主题的“文学沙龙”活动。活动可邀请各个院系的日本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要求本专业学生每人写一篇与教材中某篇文本相关的散文或诗歌作品并在“文学沙龙”活动中进行朗读,之后接受与会人员的点评,与大家进行多元化交流。此项的评价方式为“学生互评+教师评分”。以日本“小说之神”志贺直哉的《城の崎にて》(《在城崎》)为例,教师组织一次以“花开花落皆为诗”为主题的“文学沙龙”活动,学生可结合该作品来写一篇“心境小说”式文章(以“韵文”为中心的“歌物语”或者“俳句纪行文”亦可)。这一环节既可以让学生体悟日本“心境小说”的独到之处,也能让他们在中日文学比较之中体会不同民族的文学与文化之美。

(七)线下“结课考试”(占比60%)

“结课考试”试题分闭卷和开卷两部分。闭卷部分主要为基础概念题和客观题,占比30%;开卷部分为“知识灵活运用”的项目设计、分析论述等非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占比30%。其中,对课外学习内容的考核占比为30%。

总之,日本文学选读全过程课程考核模式中包含多元化要素,而各阶段各类别的比例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多阶段多类别”课程考核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支撑

各个类别及各个阶段的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模式会形成合力,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笔者将结合《指南》中所规定的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目标探析“多阶段多类别”课程考核与各个授课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论证前者对后者的有力、有效支撑,由此阐明此考核方式施行的必要性。

(一)对“培养中国情怀的跨文化交流者”目标的支撑

“课前自主阅读”阶段及“课前预习”阶段的相应考核可促使学生广泛接触各种类型的日本近现代名家名作,使其增强阅读兴趣,为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课外阅读“档案袋”的量化考核及“课堂教学”阶段的分组讨论等环节的相关考核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阶段测试”及“结课考试”试卷中也会加入“中日文学比较”相关题目。这种跨文化研究能力的考察及“关于当代大学生‘日本文学观’的问卷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具有中国情怀的跨文化交流者。而“花开花落皆为诗”的“文学沙龙”活动有益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与文化底蕴的提升。

(二)对“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目标的支撑

“课前自主阅读”阶段考核及“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结课考试”等阶段的考核都会激发学生的日语语言学习热情,督促学生进行高效率的预习、复习,并对自己语言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点进行查缺补漏,夯实语言基础,进行基于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

(三)对“建立文化自信”目标的支撑

“阶段测试”的项目之一为“名家名文汉译”,在日译汉的过程之中,学生会发现蕴含丰富日本文化信息的“文化专有项”并深入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当然,在“课前预习”及“课堂教学”阶段也会涉及到对日语“文化专有项”的学习。了解外国文化是正确认识本国文化的前提之一,只有跨越中日之间文化障碍,才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交流人才,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另外,“关于当代大学生‘日本文学观’的问卷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有助于日语学习者了解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为促进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做准备。

(四)对“培养思辨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目标的支撑

“课堂教学”阶段及“阶段测试”“结课考试”阶段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论述能力,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汇通及思辨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另外,“社会实践”阶段的实践报告的撰写也会为毕业论文的书写奠定基础。这与《指南》中所规定的“研究能力”的培养理念相契合,即培养具有一定调查研究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日语专业人才,而“多阶段多类别”课程考核模式的构建将会为此助力。

三、“多阶段多类别”课程考核预期效果

(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秉承“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以学生为中心,厚植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底蕴,使得学生在正确理解认知日本文学现象的同时,以日本文化这一“他者”为镜来映照本国文化,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创新者与传播者。以《伊豆の踊子》的作者川端康成为例,中国的道家思想对其文学创作及艺术观的影响从很多作品中都可窥出端倪。在川端康成的艺术理念中,“处处折射着庄子的思想。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说明了中国道家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广泛渗透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证明了庄子在日本文化人心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5]”。对川端康成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关系的分析研究也是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中的重要一环,这有利于中国日语学习者建立本国文化自信,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添砖加瓦。

(二)健全“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在高等教育中,学业评价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共识。[6]”“多阶段多类别”的日本文学选读考核评价体系将突破传统课程考核的单一考核方式及简单的考核过程,采取灵活多样、多层次多阶段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全过程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模式,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加油助力。

(三)革新固有教学模式,汇通师生双方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模式单一固化问题凸显,“教”与“学”之间对立脱节。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材资源的陈旧,师生角色的固化,课程评估手段的单一,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的缺失[7]导致课程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而“多阶段多类别”的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促使学生推进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打破固有的“个人学习”或者“被动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日本文学选读课堂上采用高效的“团队学习、主动学习与参与式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达成“教”“学”关系的和谐和“教”“学”视域的汇通。

四、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新模式构建的资源配置分析

课程资源是参与者获取并了解专业知识及学术规范与行为(academic literacy norms and behaviors)的最直接来源[8]。目前,和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有关的教材出现了很多精品,大多数教材不仅附有“作家介绍”“读解参考”和“思考题”等必备项,还加入了“学习目标”“译文鉴赏”“研究现状”和“文学作品读解要领”等特色项目,有利于教师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考核新模式的建构。

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各个平台也推出了与日本文学选读相关的慕课资源。有的慕课是日语专业一线教师建设的日本文学线上课程,有的是中文系教师主讲的中国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方面的精品课,也有文学批评一类的理论指导性课程。同时,也出现了完备的、与日本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论文相关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日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良的资源,也为“多阶段多类别”的日本文学选读课程考核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便利条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阶段多类别”的日本文学选读全过程课程考核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过度依赖一次性结课考试进行评价的形式,有机地融入过程性考核,顺应时代潮流,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方式进行多元化的、严谨科学的学业测评。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世界的和平发展需要文明互学互鉴,在此视域下构建日本文学选读全过程课程考核模式是培养优秀的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日语阶段考核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内部考核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