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芸,武 婕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2.潍坊市招生考试研究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多种思潮和价值观相互交织碰撞,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的质疑和困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当前涌现出的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1],明确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要具备问题意识并坚持问题导向。高校思想政治的话语体系应在“问题意识”导向下构建,直面大学生的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将问题意识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一门包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思政课,本质上具有开启智慧、关注现实的特点,应责无旁贷担负起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学科使命,为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术上提高批判性思维水平和理论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助力。
问题,既是哲学家乐此不疲进行讨论的范畴,也是科学家孜孜以求要面对和解决的目标。所谓问题,简单来讲,是主客体矛盾在思维过程中被“自觉到了”的反映,是矛盾由外在转化为内在、由潜在转化为清晰、由盲目转化为自觉的形式。问题意识是积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2]。在科学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意识到认知和把握客体之思维在结构与水平上的不足,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一定程度上的“无知”状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问题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它以压力的形式造成了主体的紧张状态、求知的动力和创造的热情,经过探索的过程,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作为思维的理想状态。“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3],也是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整个科学史和人类史的发展过程就是“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是“问题”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能力得以提高,认识对象得以扩大,认识程度得以加深。这种问题推动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促进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于是,因为问题意识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学科的发展史,看到科学理论的演进过程,也看到人类社会因为问题的不断提出和持续解决,而在一步步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的主力军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坚力量,培养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民族复兴的担当精神至关重要。当今时代,信息铺天盖地,多种思潮和价值观混合交织,功利主义盛行。高校作为人才与知识的聚集地,不是脱离社会的桃花源,而是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色理论思潮相互冲突碰撞的思想战场。原理课教学实现其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要在多元意识形态中立主导,澄清思想混乱、坚定理想信念。而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最好的辩护方式,就是与大学生直面现实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问题的方法,科学地观察社会现象和分析社会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路,坚定理想信仰,并反思自身的职责和使命,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知识群体,其学术志向往往影响着学术研究的动力强弱以及学术创造力的发挥,进而制约着学术成就的大小,最终会影响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优秀青年聚集的知识群体,理应在民族复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问题意识是批判性思维和知识创新的逻辑前提。大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问题意识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源头活水”;而创新能力可以进一步深化问题意识。波普尔认为:“从科学发展来说,科学开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是从问题开始的。[4]”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才能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看法,得出创新性的结论。因此,大学生应在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学术敏锐性和问题意识,关注和把握学科领域的基础问题和热点问题,并对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分析和预测,只有准确地抓住了问题,才有下一步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认识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总之,大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以及问题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影响着一个社会的知识传播手段和文化传承方式,也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创新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学术发展、理论创新和民族振兴的时代需要。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马克思主义学说发轫于鲜明的问题意识,其理论探索都是在观察、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后马克思主义者的继承和发展也始终围绕现实问题展开。可以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教学活动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原理课程教学,因其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及其对他学科的方法论意义,教学设计中“以什么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能体现出学科的教学理念,又能决定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原理课程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其理论关照现实,其学科性质决定其始终离不开对问题的关注。因此,原理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有其学科优势。
问题意识是大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科研创新的必备素质。当前,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已不再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及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问题意识普遍缺乏。大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目前距离真正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除了大学生自身问题意识淡薄之外,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应对此负有一定责任。在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中,现在大多数学校依然采用大班讲授的方式。有的教师现在依然单纯采用“讲授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学教学成为以往应试教育的延伸。“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用较少,“问题导向”“经典研读”“对话研讨”“情景模拟”等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也无法有效展开。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满足于已有知识的学习、“标准答案”的接受,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意愿,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懒惰,不再想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些学生认为教师教材即权威,不敢质疑、不愿提问和讨论。加之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学生就想按部就班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不想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和建构。这种状况导致学生牺牲了高阶的认知能力,遇到新的问题情境变束手无策,直接阻碍了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教师具备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大的理论思辨力。有问题意识的思政课教学是一种原创性的授课实践[6],教师在教学中需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确立双向主体的教学理念[7],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科的特定功能,以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和设计教学案例。原理课教学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观念体系的过程中,始终贯穿问题意识,既关切大学生所关注的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中的重大问题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动态与热点问题,还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这些重大问题做出时代概括,同时要提出发人深省、关乎科学技术和人类发展命运的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只有结论、没有问题”的单向知识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主导者和辅助者,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循着问题去,引导学生了解所在领域的学术前沿,思考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和争论,向学生展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的观点和分歧时,能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选择和看法的能力。“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8],从而通过有效的沟通启迪心灵,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自觉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践行科学的精神气质和行为规范,并能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在多样的社会问题和现实困惑中捕捉主要矛盾,在多元价值观中坚守核心价值观,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对时代问题的审视和社会发展的探索。它不注重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答案,而是提供审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方向和方法、提供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原理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意识的形成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和基本理论,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证据确凿方能言之凿凿。就学科本身而言,“理性求真”正是原理课程的价值追求,尤其在当前功利主义盛行、多种文化与多元价值观混合交织的情势下,在培养大学生理性求真方面,原理课程理应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承担起学科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理性求真态度,要求原理课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拘泥于课堂和书本,要关注社会现实和学术前沿,紧紧围绕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紧密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直面学生焦虑的各种时代问题,实事求是,不回避,不误导。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针对学生的疑惑,结合经典文本做出饱含学理性的解析、富有信服力的回应,设计“问题链”,使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着问题意识,成为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而展开的深度研究型教学。譬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之辩”是当前科学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热点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设计关于“人类意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首先从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 的围棋大战为案例,提出“机器超过人类了吗?”“机器人能否控制和统治人类?”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讨论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机器人能不能思维?”“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之间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此时适时引导学生进入到“什么是意识?”“人类是否能揭开意识之谜?”这类问题“自我之谜”的追问,进行深度讨论。之后,教师从问题到理论,讲解人类思想史上对此“斯芬克斯之谜”的探索过程。从古希腊神话那喀索斯(Narcissus)的悲剧表达自我是不可认识的,到柏拉图和笛卡尔的哲学表达的精神对于物质的优先性,再到法国庸俗唯物主义者把意识视为人脑的分泌物、拉美特利把人看作机器而取消了意识,最后提出马克思的主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最后,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对意识本质的观点,立足事实,从理论回到实践问题,自主思考并回答“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关系,从而在主体性的探寻思考中探讨发现问题并求得问题的解决。另外,实践教学也是一种贯穿理性求真精神的教学活动。除了在课本和文本中发现问题,也要鼓励学生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生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从中寻求解决的方案。
辩证法强调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一种辩证变通、亦此亦彼、进退自如的智慧和策略。反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9]的形而上学观。原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还要让学生特别注意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以回应现实中对辩证法的误解。辩证法和诡辩论都强调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同时存在,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哲学意义上的辩证法旨在认识事物而非进行价值判断,而诡辩论总会将辩论引入价值判断,实际上只是一种单纯的辩论技巧而并不涉及事物的本质[10]。
辩证思维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高校,教学对象大多是理工科的学生。文理分科人为导致了学科间形成难以跨越的鸿沟,文理科学生大都天生地存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完善。原理课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点,注重使用科技史的具体案例设计问题,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方法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在科技发展史上,有许多科学家运用辩证变通的智慧解决问题的事例。比如,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知道钻木取火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那么反过来使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行不行?瓦特实现了这一转变,此即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这个转变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辩证思维成功运用的典型案例:1820 年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磁能生电,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再比如,对如何解决从特定材料里面提取杂质的问题,一般人想到的就是由多到少慢慢朝外提取,到了一定程度后提取已经非常困难,精度却依然达不到要求。日本一个科学家采用变通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朝里面添加杂质的办法,最后达到了精度的要求。原理课不仅传授学生具体知识,更要培养其哲学的智慧。原理课教学中通过生动而又有灵性的问题教学和讨论活动使学生掌握原理中重要的辩证法:事物之间有着各种丰富多样的联系,它们都处在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运用辩证的智慧才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总体性、批判性、反思性、超越性和抽象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现成的答案,更不是教条,它以时代精神来引领和塑造时代,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原理课具有抽象概括性,占据着理论高度,从而可以宏观、系统、全局、长远及动态地看问题、发现问题,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做出形而上的概括。
原理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概括总结去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和规律。譬如,对于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曾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11]。那为什么中国古代多能工巧匠而少科学大师呢?教师组织学生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讨论,通过引入《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的对比,火药和指南针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和应用等,引导学生自主概括总结中国传统的科技观。学生会发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中注重各种实用技术,满足于经验常识,而从经验常识中运用理性和实证发现本质与规律的能力相对缺乏。再比如,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节树枝可以成长为一颗大树,一个细胞可以克隆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等,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些现象背后存在一个共同的原理或规律:部分包含整体。此时,学生自己总结出在认识事物时,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总结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活动。原理课不仅要培养学生“就事论事”的能力,还要培养“上纲上线”的能力,即运用逻辑,发现规律之“纲”,追求真理之“线”的抽象概括能力。只有超越经验常识的层面,才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体现出哲学的智慧。
问题不能自动产生,运用批判怀疑的视角才能发现问题。哲学是一种反思批判的智慧,“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9]”如果没有批判怀疑的精神,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敢越雷池半步,就不可能有问题意识。很多学生掌握了知识,却难以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这与学生长期接受灌输教育所形成的知识论主导的思维模式有关。很多学生缺乏怀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根本不知道“问题从何而来”。以此,引导大学生关注问题的来源、思考问题产生的根由极为重要[2]。原理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怀疑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对一些看似合理、甚至取得共识的认识和理论,进行合理的质疑、反思和论证。譬如“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否适用于所有领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否绝对正确等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可以从“老”问题中发现蕴含着的“新”认识。比如“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这部分内容,对于科技的社会功能,学生都能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但这种认识往往又是粗浅片面的。若将科学的“恶”的方面延伸到“社会风险的防范、控制与危机管理”上,很多学生可能就茫然无解了。只有强化辩证法的怀疑批判精神,才能把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辩证法总是以反思的维度来批判审视事物,从而能实现对现有问题域的超越。这种反思超越使辩证法保持了不断前进的动力,保持了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精神品格。以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例,大多数学生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都有基本了解,但是如何深入了解,还需要将之具体化到相关的问题讨论中。比如,中国哲学中是如何通过天人关系、道器关系、知行关系、心物关系等来建构、反思哲学基本问题?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技术哲学如何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来看待哲学基本问题?在不断的追问和反思中,深刻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再比如,当前的资本主义发展给唯物史观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学者让·鲍德里亚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的强调,“生产的主人公的传奇现在已到处让位于消费主人公”[12]。消费社会取代生产社会了吗?回应这个挑战需要回到《资本论》中,带领学生在经典文献发现马克思对近代消费特征萌芽的描述,并进一步强调生产领域对流通领域的决定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理论分析和思维训练,学生不仅接受了学科知识,更在这种学习和反思中提升了思维层次,以后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一般的思维水平,而是力求向更高、更深入的方向迈进。
综上,世界新发展格局正在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需要具备更全面的全球素养和更高的综合素质[13]。原理课程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明确的问题意识,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民族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学术繁荣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问题的多少和问题的质量反映出来;一个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能够提出多少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同样,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如何,也主要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明确问题指向和问题意识的头脑。原理课程教学必须不断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理性求真的态度、辩证变通的智慧、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批判反思的精神,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民族伟大复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