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小学 万润华
自我教育是予以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阶段适当的指导,充分挖掘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实现受教育者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行动。在“双减”教育背景下,班主任面临各种防疫安全、业务培训、德育活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落实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点燃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育者才不会疲于应付和陷入焦虑情绪之中。那么,教育者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点燃智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享受教育呢?
自我教育其实是一个从内省开始,经过感悟、学习、激励、观照、映射、互助、创造、同伴认同、形成榜样力量,最后达成彼此欣赏的圈子效应。在小学生教育中,学习和模仿、内省和感悟、榜样和认同是自我教育过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学习和模仿。在小学思品及常规教学中,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呈现的教学理念及行为规范示例都是小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最好素材。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勤劳诚实的人生观都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得来的。如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等等。这些品质都是通过学习和模仿进行自我教育的。
(二)内省和感悟。在小学生行为过程中,他们时时会出现行为偏差或犯错的可能性,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有宽容和科学的容错机制,让他们内省和纠偏,在感悟过程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榜样和认同。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了他人模仿的榜样示范作用,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达到了完美的契合,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这时,对学生表现的正态发展、及时鼓励和认同成了当务之急。
学生自我教育的圈子效应正是在“学习”“内省”“榜样”的循环中不断循环往复,直至无穷。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从做好班级管理开始。班级工作虽然琐碎,但必须目标明确、工作清晰。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要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关注学生们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根据学生心理及特长挖掘其潜能,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1.竞争中默化自我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施“学生自治”。而在这个工作中,班级委员会就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传统教育中的班委会大多由班主任包办代替或直接任命,剥夺学生表现的机会。其实,组建一个积极良好的班委会,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在组建班委会之初,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评估自己,“我”能在班集体中做些什么,通过“夸夸我自己”“我能行”演讲活动展示学生风采,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稍稍困难些,但越是低年级,学生越乐于表现自己;高年级学生则目的性更强,他们能充分认识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在班委会竞选中更能脱颖而出。如组织班级卫生大扫除活动,观察孩子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和特点,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点,班主任用好一双慧眼,去发现班里各种“人才”,并做到心中有数。在劳动完毕后,一定要有一个有效的总结,点评激励孩子们的进步和特长,学生互评劳动中的表现,自己评价活动得失。通过平时活动和学习表现,开展演讲竞选,一个完整健康的班委会就形成了。健全班委会后的管理同样重要,一个班干职位确定后,竞选成功者可以找一个“合伙人”共同管理,让班长聘请副班长,在班长有事请假或工作任务繁多时可以协作完成班级工作;图书管理长可以聘请助理,负责协助图书登记、发放、整理工作,每个班级职位都有协作伙伴,共同管理班级事务,省去再指派学生的麻烦,同时也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让班级工作仅限于班干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在工作中明白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各种集体活动中去发挥班委会作用:引导学生故事会、读书分享、研学活动,培养和发现孩子们的组织能力,让健全的班委会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班级竞选活动为“双减”下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2.班级公约规范学生言行
学校应该以培养“立德树人,自主管理”的新一代接班人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班级公约的制定以“我的班级我做主”“班级公约我谏言”活动,让学生参与班级公约的制定,自我参与的公约才实效、实用、易于实行。班级公约为规范学生言行习惯铺好基石。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德育活动比空洞说教更具实效性,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经受困难与磨炼,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成长。
1.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主题班会的内容,以班里最新出现的问题、急需解决的矛盾入手,班会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大胆赋权于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针对问题,制定方案,寻找最佳解决的问题方法,组织活动,写出简短收获,让主题班会发挥有效教育作用。
2.学生实践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把课堂舞台留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义务洒扫活动、参观博物馆、去乡村田地体验劳动之乐,都是有趣有意义的实践途径。班主任要与班干部一起参与谋划,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预设,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参与谋划和组建,形成完整有序的班级管理活动流程,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联络同学感情,增长学生见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集体活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班荣我荣”的集体荣誉观,让他们感受到能在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集体里生活和学习是幸福的。让主题教育活动为“双减”充实内涵。
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活教材”,“你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因此,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需从家长入手,与家长同步,引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家长的大包大揽,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北京55中教师、当了30年教导主任的马瑞祥老师说过“现在捆绑着孩子的有三条枷锁:第一条是‘德育的说教和分数的煎熬’,第二条是‘金钱至上的观念’,第三条来自家庭——小时候什么都不让孩子干、长大了却说孩子是笨蛋。剪断这三条枷锁,孩子就能成长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害怕孩子做不好,给孩子背书包、家长来学校做值日生、甚至班干部选举,家长也插手了……凡此种种,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如何做合格的家长?认识家长学习与成长的意义,提高家长素养,才是教育的关键。
让家长放手,从小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尝试管理自己,也是学生在自我教教育自我成长的途径之一。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家长负担,放手的孩子才能学会自立,通过劳动教育“爱劳动,做主人”“我能行”“劳动创造美”等实践,让学生整理装饰自己的卧室,清洗小物件,如袜子、书包、红领巾、桌套等,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自理、自立能力。
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发现中得以学习和成长,使自己在知识、技能、生活态度等方面能够不断提升,既磨砺了学生意志,又培养了学生韧性和吃苦耐劳精神。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的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干练的教师带出雷厉风行的小干部;公平严正的教师带出刚直、正义的孩子,教师的言行,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无疑都是学生效仿的典范。一名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良好的形象示范,言行举止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激发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自觉性,提升其自主管理的意识,更是润物于无声。比如弯腰捡起废纸,整理讲桌,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拖堂,言谈举止大方,穿戴得体,不浪费粮食等等,都是在细节中引领和润泽着学生。想培养教育好学生,说得再多,不如做好自己,只有孩子们看到老师都做得那么好,才会唤醒他们自我教育意识。
自我教育,不是放手不管,更不是在“双减”政策下摆烂,如何做好教育改革下的放与收,“引”好孩子,“导”好家长,“正”好教师,需要德育路上不断探思和积累。正如稻盛和夫说的:“人分为三种,不燃,可燃,自燃”,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教育,点燃学生潜在的意识和潜力。充分解读教育政策,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迎风而舞,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实现“双减”政策下自我教育价值的完善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