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探微

2023-01-20 20:49高迎九
中学语文 2022年36期
关键词:美的高中语文生命

高迎九

自上世纪初,丰子恺、陶行知等教育家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以来,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未间断。2016 年,时任教育部长的袁贵仁教授提出:制定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审美教育提升至国家政策层面。随后2017 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凝练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自此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进入指向核心素养的崭新阶段。

但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现状来看,由于课程标准中审美素养及其下位概念的定位比较模糊,课程内容审美要素分散和高中教育的功利等因素,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处于方向不明确,操作不容易,效果不明显的状态。

一、核心概念的内在逻辑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将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素养表述为“审美鉴赏与创造”,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在核心概念的表述中,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界定为审美活动,是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行为;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品位是“鉴赏”能力层次,表现美、创造美(审美呈现、审美创造)是“创造”能力层次,以上都属于审美评价范畴,是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

除此之外,在“课程标准”中还涉及审美感知、审美追求、审美取向、审美品质、审美趣味等下位概念。其中审美感知属于实践行为,其余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概念内涵的交叉和阐释的模糊,直接导致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处于一种盲目状态。所以梳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各要素之间的结构体系是落实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在依据课标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山东师范大学张永昊、周均平两位教授的“五因素说”: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作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结构体系的补充。

1.审美体验与审美评价

复旦大学教授朱立元认为,“所谓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由此可见,审美体验是一个主体受客体牵引,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它不是审美教育的起点,而是建立在创设审美活动的基础上的渐次阶段。这个阶段由浅入深,理应包含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层次。

审美评价则是主体在审美体验中能力层次得以提升的具象表现,也是审美教育目标达成的效能监测。它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理解:品格角度包含审美品质、审美趣味等,情感角度包含审美追求、审美取向等,功能角度包含审美呈现、审美创造等,个体生命完整角度包含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品位等。

审美教育落实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其起点的审美体验活动为阅读,其终点的审美评价活动为写作。听和说可以作为结构性补充。

2.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

从词义上理解,“审美”即是“鉴赏”。从语文教育看,审美鉴赏是教师以课程为载体,通过活动创设,情境引导等方式,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且不断提升的过程。审美创造是个体依据在审美鉴赏中获得的经验,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的行为,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具体到语文教育中,既是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同样也是学生在在阅读、写作等方面创造多方面美的过程。

审美鉴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总结出美的规律,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审美鉴赏引导审美体验,审美评价呈现审美创造。

3.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

这三者都从审美体验中获得。审美意识是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基础,只有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独立意识出现,审美才真正开始。

审美情趣是学生心理特征的反应,是对生活的追求和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而形成高级的审美品位。具备高级的审美品位才能实现积极的审美创造。

这三者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审美体验贯穿的审美教育中,这三者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是审美教育的三个层次阶段。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维度

1.审美与立美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获得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个体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的综合素质。“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以学生为中心,其包含主客两方面的视角。一方面以学生为审美主体,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会审美的个体;另一方面以学生为审美客体,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成美的个体。

在课程标准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是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锻炼审美能力,形成美的观念,成为一个会审美的个体;而“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则是从学生客体出发,让学生通过表现美、创造美,成为一个美的客体,从而去美化世界,是为“立美”。

2.宏观与微观

在语文教育中,从这审美与立美两个角度出发,又形成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由于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审美活动,所以从宏观层面,要重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立美”最终得以呈现的条件。从现实来看,一个审美素养高的学生,一定是谈吐优雅,文辞优美,阅读品位高级的。

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文本,所以从微观层面上,重视文言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类型文本的分类赏析。教师通过激趣、诱导、默化等方式,带给良好的审美体验,促进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审美能力的渐次提升,这是“审美”的基础。从实践来看,微观层面是操作性强,收效明显的教育教学思路。

3.阅读与写作

将宏观与微观落实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最核心的两个抓手是阅读与写作,同时也是审美与立美的主要途径。审美阅读的意义在于:通过情境调动学生感官再现文本意境;通过引导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促进情感生成;通过对话追问,使学生产生审美想象,激发思考;通过反思,使学生寻找规律,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即“入境—生情—激思—悟理”。审美阅读的过程就是探究美的审美活动。

审美写作是基于审美阅读,用文字将从文本获得的审美体验与固有的、源于生活的审美经验相结合,展示生命成长的审美活动,是审美评价的一个方面。审美写作需要摒弃功利,以愉悦、兴趣为导向,培养主动发现美的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阅读审美的六要素

历来,语文教育研究者对于本学科审美教育中“美”的内容莫衷一是。有学者从审美领域的角度,认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应该关注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精神美等;也有学者从审美目的出发,认为应该关注行为美、生命美、心灵美、语言美等。

本文从核心素养视域出发,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依据倪文锦教授语文学科美育观点,将高中审美教育内容确定为生命美、感性美、理性美、人性美、境界美等六个方面。

生命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学术界普遍认为,个体生命的成长包含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生命尚未形成,精神生命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审美,在为人类的精神生命提供着无穷无尽的食粮。所以培养具有积极阳光心态的学生,既是审美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追求的目标之一。语文审美教育当在多元的文本中,品味自然生命的蓬勃,体悟精神生命的不朽,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的过程中达成生命的圆融,成为一个美的人,这也一种审美创造。

感性美与理性美则对应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素养的提升不应是割裂的,而应是系统的。语文文本文字优美,韵味充足,通过反复的吟咏与品鉴,使学生发现散文温润华美、诗歌的典雅整饬、文言的简洁厚重等文字之美,构建独具个性的语言体系,这是学生能够进行审美创造的基础,其本身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语文文本还是充满哲思的,通过感悟与思考,使学生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的思维提升。总之,审美本就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是由表及里,又由内而外的,这两者是需要一直贯穿审美体验全过程的。

人性美既是审美体验的内容,也是审美创造的内容。语文的文本往往是通过塑造形象来体现主旨的。文本中形象的形象往往存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统一。通过对文本形象的鉴赏或批驳,实现正确审美取向的确立,塑造健康的人格,是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

境界美是人性美的升华,精神世界的抽象反映,常用“格局”形容。王国维先生和冯友兰先生曾分别提出人生的“三境界”“四境界”说。古典诗词中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说。阅读审美需要实现文本境界到人格境界的迁移,由创造美的自己,到创造美的世界。这也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审美创造。

四、写作审美的六要素

从命题方式来看,写作审美是一种任务驱动写作。从审美教育本质上来看,是审美创造,属于审美评价的范畴。从操作层面看,即围绕一个审美视点,结合自己获得的审美体验,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为文字为载体,让话题、作者、读者、目的、语言进行“交互提问”。

审美视点是写作所聚焦的审美要素,比如生命美。这是任务驱动之一,需要学生写作时调动在阅读审美中把握相关审美体检;话题是写作的由头,类似材料作文的材料,这是任务驱动之二;目的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输出,这是任务驱动之三。

审美写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必须要突出作者意识,抒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思;语言文字作为写作的载体应摈弃浮华堆砌,改正空洞乏味,力求流利和谐地表达真情实感。这两者是感性美和理性美的集中体现。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读者意识。在应试作文的训练中,学生写作的唯一读者是语文老师,而语文老师其实更是一个评判者。这也就导致了写作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写作,而只是在与语文老师这个读者的对话时,无话可写。所以写作审美一定要预设多元的读者,让学生能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展示自我。

在写作审美教学实践中,六要素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审美视点需要结合阅读审美,话题需要紧扣生活,目的需要关注热点,作者需有审美体验,语言并非一夕之功,而读者需要开发多元。

高中语文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语文的学科素养提升,更在于学生生命的成长。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更赋予了时代意义,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前行的新兴课题。厘清概念内涵,紧扣阅读审美和写作审美两个最重要的审美活动,是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思路指引和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
美的高中语文生命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