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谈略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2023-01-20 20:49刘丽姣
中学语文 2022年36期
关键词:念奴娇怀古导学

刘丽姣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关键目标,其重要性尤为突出。一方面,当学生阅读古诗词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挖掘诗词中的关键字词、解析重要语句,学生的语言储备量和解读能力明显加强,他们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语言文字的丰富美感要素,这样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语言建构力和审美鉴赏力;另一方面,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会引导学生搜集和整合大量的文学材料,让学生了解与古诗词创作、作者人生经历相关的史料素材等,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的文学常识储备量不断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愈渐加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苏轼以其卓越的语言凝练能力和意境渲染能力,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象,回顾了古人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自身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之情。基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本特征和深厚思想,在教学时,教师要围绕着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提炼语言要素、鉴赏审美元素,从而达成深入解析、重点阅读的目标。

一、精巧导入,于创作情境中激活核心素养

课前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俗话来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把握好导入环节,才能真正开启一堂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将诗词的创作背景材料作为导入的素材,通过精致和巧妙的导入,让学生在课堂的初始阶段萌生语言、思维和审美的潜能、积累文学常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官场失意、未能实现远大抱负之时创作而成,其中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素材、还涵盖了深厚的思想和情感。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着手引进创作情境,以一种轻松和趣味化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和苏轼的心路历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苏轼的文学地位和性格特征等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利用大屏幕展现不同的提示语,带领学生走近苏轼。例如:

提示1:他曾经发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慨叹,也在“老夫聊发少年狂”中寄寓了自身不屈的志向。

提示2: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黄庭坚、蔡襄和米芾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提示3:他是一个衷心的爱国者,却被诬入狱,最后被贬谪于黄州,写下举世传诵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按照大屏幕上展现出的提示语,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和个人际遇,明确诗词创作于“出狱后被贬谪到黄州”之时,在命运如此不公的情况下,苏轼还能发出“大江东去”的慨叹,足以证明其胸怀宽广、思想深厚。

待学生对本首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后,教师在导入阶段为学生提供自由诵读的时间,要求他们结合本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苏轼的命运经历,于诵读中融入主观情感,抑扬顿挫地读出词的节奏和感情,展现出本首词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的语言和意境特征。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在创作时的心境,将自己代入到苏轼的角色中,感受他怀古、叹今时的抱负和遗憾。

在古诗词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以创作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之中,让他们体会诗词的创作用意和语言要素的深刻含义,不仅可以激活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文学常识,进而提升其语言建构和文化理解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助力。

二、问题导学,于深入思考中形成核心素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疑问的源泉,而疑问恰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起点。在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语言运用和思维品质,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学的策略,依据古诗词的具体内容,提炼出具有探究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展开思考,最终在深入思考中形成核心素养。

从前文的阐释中可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寄寓了深厚的思想,作者从眼前景和古今事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挖掘出词中的细节和典故,将其作为问题导学的素材,引领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而根据《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实际内容,教师可以将问题导学环节分为两个层次,从词的上下阕出发,让学生分析“眼前景”和“古今事”。展开来说,为了加强问题的驱动性,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导学单,将探究化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实例如下:

共看“眼前景”问题导学单

问题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句话的意境。

问题2:如果将“穿”“拍”“卷”等词进行替换,你觉得可以替换成哪些词?是否还能表现出本词的蕴意?

问题3:上阙中最后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结合全文思考。

学生以词的上阙为主要参考资料,结合词的具体内容,按照上述3 个问题展开思考,在问题导学单的支持和辅助下,学生的逻辑思维明显加强,他们能够深入解析词的语言元素。

巧探“古今事”问题导学单

问题1: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众多,为何苏轼独独钟情于周瑜?

问题2:在词的下阙中,展现了苏轼的消极情绪还是乐观旷达的情感?

依据下阙的问题导学单,教师指导学生将苏轼的个人经历与历史中周瑜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分析历史典故的过程中,体会苏轼在词中表达的主观情感,借此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加强思维深度,还能增强传统文化素养,如此,语文核心素养便能扎根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

三、拓展延伸,于实践探索中深化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活动型教学体系得到了关注和认可,它不仅可以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还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自然也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活动型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拓展和延伸学习范围,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强化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养,最终达成全面发展的目标。

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开展以“苏轼的一生”为主题的拓展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围绕着《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梳理苏轼的个人经历以及不同阶段其诗词创作的特点,体会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例如,从时间纵向上来看,学生可将苏轼的个人经历分为“入仕之初”“诗案前的平静期”“贬谪黄州”“入京重用”“流放生涯”和“晚年”等不同的阶段,与之相对的,整理出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即《和子由渑池怀旧》《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惠崇春江晓景二首》《西江月》《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等,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化课外阅读活动,广泛搜集各个代表作的创作背景和苏轼当时的心境以及个人经历,体会其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进而达到积累历史文化素材、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等皆会有所增强。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通过精巧导入、问题导学、拓展延伸等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在思考中锻炼思维灵活性、在鉴赏中形成审美素养,并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增强传统文化修养,进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经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高中生既能汲取古诗词中的知识养分,还能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念奴娇怀古导学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中山城怀古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 ·白衣兴颂
合江神臂城怀古(外一首)
翠云廊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