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慧
摘要: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标准体验、实验探究、学习迁移等活动,让学生多维度感知计量单位,多角度估测事物的量,多层次运用量感,从而不断丰富对“量”的具身感知,进而形成对“量”的准确把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标准体验;实验探究;迁移应用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标准体验、实验探究、学习迁移等活动,让学生不断丰富对“量”的具身感知,进而形成对物体“量”的准确把握。
一、标准体验:多维度感知计量单位
为了测量某个事物存在的多少、大小、长短、轻重、快慢等属性,需要一个约定的标准——计量单位。量感的培养需要经历对计量单位充分感知的过程。教学中,可让学生多维度感知计量单位,通过与参照物对比,培养量感。
例如,《认识米》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第一组学生用20厘米的尺子去测量,比较麻烦;第二组学生用米尺去测量,就比较方便,从而引出“米”这个长度单位。由此,学生明确了“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位”。“1米有多长?”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个标准,教师组织学生多方式体验。体验方式一:比画1米的长度。学生两手张开,抓住米尺两端;再拿走米尺,两手不动,体会两手之间的这段长1米。体验方式二:借助米尺与厘米尺研究米和厘米的關系。“(看着米尺,数着格子)1米里有100个1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这么长是10厘米,1米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用20厘米的尺子去量米尺,1米里有5个2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体验方式三:找找身边的1米。学生走下座位,找到1米大约是自己的两步长,1米大约到自己的胸口……体验方式四:剪出1米长的彩带。虽然学生剪的彩带有的比1米长,有的比1米短,但头脑中都有了1米这个长度标准。教师带领学生在“建立标准—感受标准—形成标准”的过程中,多维度体会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实验探究:多角度估测事物的量
实验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学习数学知识。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量感的有效“脚手架”。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心选择实验素材,精心设计实验流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测量实验、合作探究中,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性认知“量”的存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从而丰富量感。
例如,教学《认识千克》,在学生充分体验了“1千克”这个标准后,教师为了让他们理性认知几千克,积累量感经验,准备了多样化的实验素材:家用体重秤、食品称、袋装大米、大小桶食用油、大桶纯净水等。丰富的实验素材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组织了以下探究实验活动:
1.称一称:称出小桶食用油的重量(2千克),并拎一拎感受2千克的重量。
2.估一估:一大桶食用油有多重?想一想可以怎样估计?
3.比一比:大桶食用油和大桶纯净水哪个重?验证一下。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有条理、有步骤地完成实验,充分感受几千克的重量。在活动1中,学生直观感受2千克的重量。在活动2中,学生借助刚刚积累的2千克的感知经验理性估测:拎一拎,通过与刚刚2千克的感觉对比来估计;看一看,通过大桶大约是小桶的几倍来估计。在活动3中,学生凭着积累的几千克的量感经验,通过比较进一步丰富认知,再通过实测进行验证。教师精心设计了实验流程,基于计量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进行定量刻画,培养学生准确的量感;让学生估一估,检测自己的量感水平,从而在不断的“测量—估计—测量—对比—测量”中,切身感受量的变化,体会量的属性,积累对量的理性认知。
三、学习迁移:多层次运用量感
学生通过基于计量单位的测量与估计形成初步的量感之后,需要进行学习迁移。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迁移已有的量感经验,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中,让量感得以丰实。
例如,《升与毫升》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应用练习:
1.动手做:做一个1升和100毫升的容器。
2.具身量:用自己制作的容器量一量,想一想用哪个容器测量比较合适?(1)一个热水壶的容量大约是( );(2)一个纸杯的容量大约是( );(3)一个电饭锅的容量大约是( );(4)一个汤碗的容量大约是( ) 。
3.我来填:一桶油2.5( );一瓶果汁350( );一瓶眼药水4( );一脸盆水6( )。
4.我会算:将500毫升的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可以倒满2杯,如果倒满这样的8杯,需要多少升水?
这里,教师设计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应用练习。“动手做”“具身量”:学生在制作标准量1升和100毫升的容器中,进一步体会到标准量的多与少,让标准量记忆在心;具身测量家中常用物品的容量,在选择标准中形成量感,在制作与测量中深刻理解与应用“升与毫升”。“我来填”“我会算”:学生能够运用标准单位的量感体验来填入合适的单位,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同时进行推理应用,从而解决了问题,提升了量感。学生经历了“感知—应用—再感知—再应用”的循环过程,从多个层次提升了对“升与毫升”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