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何誉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由原有的10个关键词调整为11个,“量感”作为一个新增的关键词首次出现在小学阶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线上学习状态下,师生不是面对面,无法实时监督,特别是“经历过程”这一目标难以达成,对于学生是否掌握了重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很难作出判断。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通过作业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最直观的检验,笔者尝试设计探究性作业,帮助学生在线上学习中有效建立“量感”。
实践的创新与成效
贴近生活,建立“量感”。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考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蕴含“生活气息的实践性、探索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用联系的眼光,梳理归纳所学知识,最后应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的“量感”,可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入手。首先设计“用度量单位记录你的一天”探究性作业,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各类度量单位的运用情况展开调查,这类生活描述型探究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其真正感知“量”的表征。从作业样本中看出,学生利用时间单位制定了线上学习作息时间表,感受时间的“量”;对线上学习期间一日三餐的摄入食物进行称量或估测,掌握质量内涵,形成“量感”等。
亲身体验,培养“量感”。在三年级学习“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时,由于学生无法对千米直接精准测量,部分以千米为单位的长度甚至超出了学生的视角,很难建立这一长度概念。鉴于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感知千米的长度,教师课前设计了“测量自家小区步行5圈大约多少千米”的概念表征型探究性作业,明确了千米的“量感”体验。学生在边实践边记录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中,更加精准地感知了视角之外的长度单位。如,学生作业里记录了从家到公园露营处约2千米,一名小学生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走完所有路程約30分钟。学生真正达到了让“量感融入脑中,外化于生活”。
允许试错,优化“量感”。在学生归纳的错题中发现:下暴雨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100( ),出现了填写“厘米”的错误答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比画一下,1厘米有多长,通过比画,学生发现100厘米会淹没一个人的大半个身体,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教师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要通过恰当的延迟评价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优化学生的“量感”。
设计评分量规,内化“量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探究性作业中对单位的概念理解、量的大小掌握情况、应用意识进行描述和刻画,教师需明确作业的“评价维度”。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评价维度,通过作业评分量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精准的判断,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如,“用度量单位记录你的一天”探究性作业的评分量规设计如表1所示。
度量学习是培养学生“量感”的主要载体,这些评价维度包含了长度、质量、时间、货币这些度量单位的核心概念,依据以上评价维度设计的作业评分量规,教师在评价和指导时,不再对学生赋予单一的分数或等级,而是依据量规对学生个体作业完成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清晰认识,并制订有针对性的个辅方案。
实践反思
探究性作业可以作为常规性作业的必要补充,帮助“作业功能达到最大化”。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拓宽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经历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通过探究问题或与同伴交流更好地解决问题,习得更丰富、更立体的数学。正如刘善娜老师在《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中谈到,我们让孩子做探究性数学作业,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我所做的探究性作业,我所付出的努力,我所付出的思考,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美好”。希望笔者对作业设计的小研究,对学生将“数学单位”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形成清晰的“量感”有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