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现阶段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体育意识,还需要有合作精神、良好的體育精神等。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体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体育基础知识教学、体育技能实践教学以及体育比赛等。文章分析了教会、勤练、常赛三者之间的概念与联系,以及将这三种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落实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教会;勤练;常赛
作者简介:赵煦阳(1979—),男,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但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不成体系的体育教学体制、未以生为本开展的体育课程等都是制约学生体育技能掌握以及体育素养培养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每一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一、教会、勤练、常赛概述
近些年来,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教学措施的落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运动健身意识。但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目前依旧存在体育课不受学校重视,或者体育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以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全面提升的问题。“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学发展模式是我国各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新方向。
(一)教会
教会是指体育教师需要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科学合理地传授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体育基本知识。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并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知识上,而是通过直接带领学生实操的方式开展教学。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相关实操训练,学生在缺乏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将某些体育技能规范地展现出来。
教会主要涉及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各班级每周体育课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健康知识等。体育教师需要避免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多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为学生讲解各种体育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此外,体育教师也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哪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吸收理解知识,进而促进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勤练
勤练是指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校园内的体育教学活动,还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课余或课外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需要将课堂上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内化于心,随后在课间休息期间以及放学后自主练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如何在体育课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记住各种步骤是体育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
(三)常赛
常赛是体育独特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学校举行运动会时,大多数学生总是在观望,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参赛,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对体育运动不够重视。此外,相关学者认为,如果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只是为了教会学生体育知识,那么体育教学的意义就无法真正实现。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重视竞赛活动的开展,将体育教学与竞赛活动进行融合,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体育运动[1]。
二、教会、勤练、常赛之间的关系
(一)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必要前提
教会、勤练和常赛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教师只有教会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才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练习,积极参加体育竞赛。因此,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以及体育理论知识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前提[2]。
(二)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重要条件
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不仅与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关,还与学生的实践训练有关。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熟练地将各种动作做出来。不论是哪种体育运动都有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学生学习这些运动方式需要长期训练。学生只有不断地尝试和锻炼才能够更好地强化自身对于体育技能的认知,并且这也是增强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之一[3]。
(三)常赛是提高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有效平台
各种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开展竞赛活动也是检验学生体育学习成果的过程。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有丰富资源的体育学习环境,积极开展竞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健康的体魄。体育教学如果离开了竞赛活动,那么就无法切实地落实体育育人理念[4]。
三、教会、勤练、常赛实施策略
(一)层次教学法
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层次教学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上完体育课后无法掌握具体的体育技能。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师没有针对具体某一项体育技能开展教学,导致学生每项体育技能都会了一些,但没有达到掌握的程度。因此,体育教师应将体育课程按照不同学习要求进行层次划分。例如,将体育课程分为基础知识传授和体育锻炼环节。
在基础知识传授环节,体育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例如,部分学生对篮球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授有关篮球运动的知识。并且教师还可以以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对体育技能的认知[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结合特定的体育运动讲解体育技能,还需要根据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拓展。例如在冬天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在遇到雨雪天气时如何从事体育运动或如何防止体育运动过程中摔倒等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6]。
在体育锻炼环节,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各种体育运动。这一教学环节不需要教师为学生传授过于复杂的实践方式,只需要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动作规范,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去完成即可。这一环节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为主。教师可安排学生做一些动作技术简单的基本运动,如体育锻炼前的热身准备动作以及运动后的拉伸动作[7]。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层次教学法能够让教师有效地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开展教学,将原本无序的教学活动进行分割,确定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主体,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此作为后续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8]。
(二)体育技能与体能融合
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体能开展教学。体能与体育技能在体育领域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大的运动负荷,如果某一学生体能较差,那么相比于其他学生,他会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甚至受伤。体育技能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因此,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教学生体育技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体育技能的训练次数,不仅需要安排学生完成一定量的练习,还需要保障练习次数不会超出学生的运动极限,这样才能够在不伤害学生身体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体能。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练习的质量。动作规范不仅是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关键点,更是避免学生受伤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应始终将动作规范作为体育技能练习过程的重点。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所学运动技能的特点,为学生设计提升体能的锻炼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羽毛球知识时,羽毛球挥拍、发高远球等环节需要学生手臂与腰腹协同,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多锻炼手臂,并且通过各种步伐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9]。
(三)积极开展体育竞赛
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展运动会、体育运动趣味比赛等运动比赛。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赛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整个体育活动却无法切实有效地将教育价值作用于学生身上。如何能够发挥竞赛活动的教育价值是学校与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并且还应结合特定的体育竞赛规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开展竞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体育锻炼的空间,更是体育教师落实各项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体育竞赛活动应与传统教学活动有所不同,要有一定的竞争性,能够让学生展示体育技能以及结合复杂多变的环境开展体育活动。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竞赛的时长以及竞赛规则进行重构。同时,教师还应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与体育实践技能融入竞赛中[10]。
体育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竞赛,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针对某项体育运动开展协同练习或对抗练习,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形成体育精神。
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竞赛活动时,应遵循体育教学相关理念,利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
(四)针对性地开展体育竞赛
每名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不同,在同一体育运动的运动过程中会呈现各式各样的运动状态。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调整竞赛规则,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以“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两种不同高度的篮筐,男生用高篮筐投篮,女生用低篮筐投篮。随后教师可以根据男女生之间的运动能力,让学生在小场地进行4V4对抗赛。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解决女生因身高问题而无法参与投篮的问题,又能够让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匹配到实力相当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兴趣。
此外,体育教师还应积极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作用。教师不但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合作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教会、勤练和常赛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科学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促使教学活动朝着灵活、科学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体育认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段瑞莉.改进体育课堂教学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J].体育教学,2021,41,(02):18-19.
[2]林通.基于“教会、勤练、常赛”关系视角的体育教学优化策略[J].体育师友,2021,44(03):14-16.
[3]張永桂,包德明.以“2+3”模式促体育课堂“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以高中体育足球选项之运动技能有效运用与提升教学为例[J].体育教学,2021,41(05):19-20.
[4]刘敏.学练赛目标下全员参与的中职体育课堂积分制教学比赛实践探讨:以球类项目为例[J].广西教育,2021(30):150-152.
[5]王军伟.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治理机制研究[J].体育学刊,2022,29(01):124-129.
[6]白丽,朱小涛,宋雪.大数据视域的青少年体质提升策略:基于广州市学校体育角度[J].体育学刊,2021,28(04):101-105.
[7]李丽,郭巍.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大单元构建与评价研究[J].体育教学,2021,41(10):21-22,26.
[8]申明欢.论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做好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工作[J].体育画报,2020(21):93.
[9]程倩.“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下初中体育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21,41(07):49-51.
[10]刘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C]//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20:110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