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域融合看诗境传译及抵达

2023-01-11 01:53陆佳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3期
关键词:诗境景物古诗

陆佳音

(厦门市大同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诗境是古诗词的独特审美,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诗境”概念的真正诞生,它体现着中国古诗词声律、文气、格调、气魄、风骨等诗学价值[1]。本文所谈论的“诗境”,基于我国最早全面论述诗的修辞专著——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一书中提出的:诗有三境,分别是物境、情境、意境。

古诗情境教学,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典型问题:比如“诗境”概念混沌,“意象”“意境”等术语不加区分地堆砌滥用;诗境建构无视诗词规律,滥用媒体资源,情境活动设计肤浅、孤立,导致诗境与学生心灵之间仍有“沟壑”,古诗特有的文化审美意蕴消弭和淡化。

如何把握“三境”内涵,并在古诗教学中做到以境动情,以境启思,以境明志,实现诗境文化意蕴的良好传达和濡染,本文秉承哲学家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融合”的解读观,加以守正辨析与教学实践思考。这一观点中的“视域”实质上包含“环境”语境,即解释者视域、文本视域和当下情境视域,对于教学而言,此观点给予教师的启发是:阅读需要开启“读者—文本—作者”的多向交互,促发“视域融合”[2]。

一、祛魅与价值校准

诗境传译,首先要做好概念理解,厘清内在逻辑,才能祛魅去蔽,更好地挖掘核心教学价值点。古诗的物境、情境、意境,这三者的关系应当是循序渐进,从显性走向隐性,逐步升华的过程。

(一)物境:境的形象层,景与物,可见

王昌龄《诗格》中这样解读:“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可见“物境”可以是古诗中显性可见的形象统称。即使是短小精悍的律诗和绝句,物境也往往包含丰富的形象。它的外在表现虽然往往也是景、物描写等,但与一般现代文的写景状物文章有别,呈现古诗特有的诗境美学:物境叠加、形象跳跃性,且具有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散点透视”特征。所谓“散点透视”,起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方法,比如《清明上河图》,它区别于“焦点透视”,即景物刻画不受固定时空视野限制,呈现自由大胆的移步换景、层出不穷的画面,描绘了郊外、汴河、街市等景物风土。而古诗中的物境所呈现的“散点透视”特征,指的是诗词中景物所表现出的仰观俯视、远眺近察的回环往复的“流观”性审美呈现方式,这种审美创造方式使景物在立体时空中呈现自由铺展、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王维诗《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就可一窥其远近错落的视角,时光流转的立体时空语境。

古诗物境的这一独特审美特质,提醒教师在诗境感悟时,不仅要关注形象表面的丰富性,还要留心内在的联系,即:不是对所有的景物、事物、人物可以等量齐观、不分主次,而是强调在物境体会时需要有整体观,在丰富饱满的物境中要择其关键,又关照浑融一体的整体。

(二)情境:境的融合层,情与辞,可感

情境,最为语文教师所熟悉,从表达层面讲,它是情与景的融合,是文辞中可感的秘妙,在教学中的范畴一般包含“情境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王昌龄在《诗格》中说:“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这种物我不分、情景不离的表达特点,熔铸于中国古诗词的内核之中。所谓辞以情发,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他把思想感情称为“源”,而把语言媒体称为“波”,得出“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结论,可见“文辞”在情境表达上的核心价值。

古诗情境,看似通俗浅近,但因为古诗往往文辞隽永,情感含蓄内隐,在教学中成了学生感悟理解的重点。许多教师往往急切粗暴地用概念性的“喜悦、愤怒”等情感词语盖棺定论,而很少关注“情思”怎样通过独特的“情境”,又如何落脚于独特的“文辞”,在经纬交织的坐标中彼此自洽,相互渗透转化的动态关系。这样的情境设计,无疑是隔靴搔痒、缘木求鱼。

(三)意境:境的超越层,象与意,可悟

古人云“有境界自成高格”,可见“诗境”乃是人生之境、人格之境的投射。王昌龄在《诗格》中的表述是这样的:“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意境”是诗境的超越层,它是隐藏在“意象”背后的抽象概括,不可见,却可悟、可得。

谈及“意境”,离不开“意象”一词。意象,这里的“象”,通常指大自然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这里的“意”,指的是意图、哲理、思想,是诗人心灵的象征与隐喻,生命意志的对象化。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象”是外在的具体的;“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在虚实之间,“象”聚结、吸附着“意”,“意”笼罩、包裹、渗透着“象”。“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激荡千年的根基性支撑。

在古诗教学课堂上,“意境”“意象”等词语俯拾可得,但如果滥用就给学生造成隔阂与认知混淆。如何深入浅出地感悟意境背后的象征与隐喻,成了古诗教学的难点。

二、建构与诗境抵达

古诗表现方法尽管呈现着多样化格局,但物境、情境、意境基本以气脉通畅的形式,彰显诗词内在构成要素间的和谐完整。引导学生深入诗境,促发“读者—文本—作者”三方的“视域融合”,就不仅仅是匍匐于文字表面,而要深入诗境内,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串起一条情境主线,进而设计出融阅读、思考、发现、表达、建构等于一体的系列学习情境[3]。

(一)物境:画像还原,阐释“点”与“面”关系,促入境

入诗境的第一步在于“打通还原”,即实现“读者”对“文本”的进入。将诗句所呈现的景物人事清晰化,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进入古诗的时空场景,设身处地深入体验。

1.进入:雏形初现,勾勒“不枝不蔓”

初读古诗,须在理解层面进行把握,使学生进入诗境的二维空间,实现影像生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圈画诗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相机理解诗句大致意思,扫清理解障碍。抓住景物与关键事件,看似是点状的认知,其实是勾勒诗境的雏形,因为景物、人事构成了古诗的主体,把握了这个主体,就进入了诗境的大门。

2.联觉:感官调动,刻画“不粘不脱”

诗词审美素有“折花嗅春”的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为,感知物境绝非景物的简单串联,而应当借助通感。通感,又称“联觉”,它可以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即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身心体验,化静为动,建立起对诗境三维的立体感知,让物境形神兼备起来。

以统编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一诗为例,本诗是王维田园诗的著名代表作。圈画景物后,紧扣“居”这个诗眼,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然后打通五感,去想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身心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松林声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镜头。这种情境的体验,比单纯观看山林晚景视频,更能调动学生的身心融合,产生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冷暖共通的真实感。王士祯所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这里的“不粘不脱”给予教师的启发就是:学生在体验诗境时要紧扣景物核心画面,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等展开情境想象。基于写实,又基于动态的想象,否则物境感受一旦僵化,诗词的美就被褫夺了。

3.联动:整体视角,描摹“不即不离”

前文提到,古诗物境具有物象叠加的“散点透视”之特征,因此物境融入如果仅停留在碎片化景物,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处境,学生还需要把握“点”与“面”的联系,形成对物境整体的感知性认识,即建立物境“整体观”。

《山居秋暝》一诗,在调动联觉感知后,学生梳理出三个画面“山林雨后图”“月照水流图”“傍晚归家图”,教师引发学生再次思考:“王维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山林秋色图?”把零散的景物进行整体性建构,并再次诵读,从中形成与诗境整体统一的感受:幽静空明。这种“不即不离”的整体观,还体现在回归物境后的诵读,也关注有联动的呼应感。师生在“明月”对“清泉”,“松间”与“石上”,“竹喧”与“莲动”的欸乃唱和、长短呼应中,体会诗句的对仗和谐之美,山林图景的“物和”之境界。

(二)情境:言语钩沉,演绎“情”与“辞”关系,促融境

我们常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走进诗境,除了走进诗词所描摹的客观场景,更要紧紧扼住“言语”情思,依托言语的实践演绎,进行角色代入,实现“读者—诗人”二者心境的融合。

1.共情:以“陶钧”切记体察

刘勰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强调的即是诗词创作审美体验,需要戒除表面浮躁热闹的课堂气氛,进入沉寂宁静、专一无杂念的精神状态。诗词的学习以“我即诗人,诗人即我”的心理状态,“进入”文字、“浸入”诗境,与作者共情。在这一过程中,情思不是在概念性词语上浅尝辄止,而是要扣住诗眼,即抓住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文字,在锤炼语言中展开沉浸式感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多篇叙事抒情诗都能以此方式展开情境学习。统编五年级上册纳兰性德之《长相思》一诗,教师引导捕捉“哪个词勾住你的情思?”再扣住“聒碎乡心”这一诗眼,展开对比式情境感悟,引发对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首先,学生静听风雪肆虐的声效,感受:“诗人啊,此时你身处何处?军帐外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其次,在春日百鸟鸣啭的音效中,说说“乡心”的画面:“诗人啊,此时你脑海中又有怎样的画面与情境?”在巧妙对比中,学生以言语构建了“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两组具有矛盾冲突的画面,征途的艰辛、对故园的思念,在心中汹涌激荡。紧扣能充分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在诗人的情感涌动处、沉醉处、撕裂处,还原诗人的情境感受,陶钧文思,沉浸式感受。

2.共振:以“对话”虚实驰思

共情,让读者与诗人之间气息相闻、心意相通,而这种还原不是终点,因为止步于人为刻意的情境造成的“花盆效应”,即生态学中的局部生境效应,属于非典型、正常的环境[4]。因此,必须推动学生情思的活化,借助虚实相生的情境构筑,帮助学生驰思遐想,以多重角色、多维角度,进行更为洒脱爽逸、自由灵动的深度对话。

首先,可以是了解诗歌背景之后,拓宽场景的多角色体验对话。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思乡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送别诗,友人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其次,可以是蜕回学生“真我”,展开穿越千年的与诗人,或诗中人物的追问。《山居秋暝》一诗,学生可质疑追问:“王维,山中此番美景,何以称空山?”思考“空山”中的宁静心境,感悟“空山不空”的丰富语言境界。统编五年级上册爱国诗《题临安邸》中,让学生模拟情境:“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对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们说些什么?”激发满腔激愤与诘责控诉。

再次,所谓至情生巧思,可以激发学生对诗句表达的再创造。学习统编二年级下册高鼎的《村居》,可以小组合作,联系日常生活,拓展情境“这么美的二月天,还有什么?”从而促发学生创编新《村居》:“( )二月天,( )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

此境中,学生仿佛穿越千年,或与诗人揖坐畅谈、推敲苦吟,或在场景中直面人物、诘问反思。这种同频共振,实现了共通性情感体验,审美经验共鸣。

3.共鸣:以“气韵”吟诵涵泳

诗歌的本质是声音的艺术,古诗声律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极具音韵感。因此吟咏诵读是情境濡染、情感内化的基石与桥梁,须贯穿始终。学生在诗韵濡染下,或急促,或停顿,或绵长,或平仄的声调变化,在含英咀华中感受到涵泳不尽的情味,真正实现“读者—文本—作者”的身心融合。

许多古诗的对偶或对仗的诗句,可以一唱一和,气脉通畅,达成读者内节奏与外节奏的和谐共生。《村居》一诗最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可以营造“儿童放风筝比赛”的场景,小组赛读、复沓竞读的方式,渲染有趣、紧张、喜悦的心情。统编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韵脚都落在“喜欲狂”的ɑnɡ(狂),学生可以通过咀嚼吟诵进行推敲:如果韵脚落在i(喜),和ɑnɡ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很显然,ɑnɡ这一开口韵读来更加通畅,更能够表现诗人杜甫欣喜若狂的心情,传达“生平第一快诗”的畅快淋漓。

(三)意境:情志烛照,折射“言”与“象”关 系,促化境

借景抒情、移情入境,其实未触及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潜藏在古诗言语下的物境、情境背后,其意蕴超验层蕴藉着的文化精髓,需要被激活与唤醒。意与境浑,思与境偕,在意境体悟层面,需要学生的思维从时空语境,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实现“读者—文本—作者”三方的深层视域融合。

1.疏通:通史知人,明情志

贯通诗境,需要穿透“象”的语言表层,向外适切溯源,至其泛文本系统(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等)和母文本系统(所在文集)等,真正走进诗人创作背景之下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把握诗境的审美及情志内核,加以推敲感悟,才能够更深入地得其境,悟其心,明其志。

前文所提《山居秋暝》一诗,当我们深入诗人王维所处的那片山林月夜,不禁要问:“现实的雨后山林,景致应当是美不胜收,为什么诗人笔下选择的是松林、清泉、幽竹、莲花这样的景物?这些景物背后潜藏着诗人怎样的心意?”这一追问引发的关注是:物境与心境有怎样内在深层关系?在诗人笔下,心境寄托的物境一定不是随性的,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即物、情、意之间有关键契合点:松林竹泉等景物被诗人赋予全新的情志内涵,化为“意象”。此时,当学生联系《山居秋暝》的创作背景,就会有所顿悟。诗人王维在经历:进京当官、离京辞官、丧妻之痛、恩师遭贬、好友离世等风风雨雨之后,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这一阶段创作的《山居秋暝》,没有写“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欢愉欣悦,却写下薄暮中山林初霁,清新淡远、从容空明之境,印证的是诗人的潜意识心理与情志:“物和”显其高洁的情怀,“人和”暗示其理想境界。

2.贯通:互文对照,品意象

至此我们发现:诗境不能窄化为一个场景,它包含更深广的情志境界。在诗词的意境层面,诗人寄情山水抒发情思,自然万物也向诗人内心敞开怀抱,审美与自然一致,又与理想一致,比如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梅兰竹菊”“日月山川”等,都体现出儒家“文以载道”的诗学气质,因此,若囿于一首诗来体会诗境,未免狭隘,充分运用组诗、互文的关联比照、连缀组合等,可以发现诗境共通的言语密码、意象内涵,可以感知意境形成的脉络贯通的浑然整体。

比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中,“冰雪”这一意象出现的就有近十首,通过关联可以发现“冰雪”在不同诗境中有丰富含义,而这一意象表达的独特性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风一更 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为代表的“冰雪”意象,是苍茫孤冷、征途艰险的恶劣环境代表,此类的古诗词还有许多,就不一一赘述。但冰雪意象,仅指“恶劣环境”或“艰难险阻”吗?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相关诗词课文,学生会发现“冰雪”意象的丰富多样:一是晶莹剔透、高洁美好的意志品格:二年级上册中柳宗元 《江雪》的“独钓寒江雪”,表面描写的是幽僻凄寂的江天雪景图,实际暗藏诗人宠辱不惊、淡雅平远的心境。四年级下册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象征自己冰清玉洁的情操。二是坚定顽强、静穆坦荡的斗争精神:四年级下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六年级上册毛泽东《七律·长征》的“冰雪”,是面对困难境遇的勇敢搏击。三是情理兼得的哲思:二年级上册王安石的《梅花》的“冰雪”,让雪花与梅花成为交相辉映的冰雪搭档。四年级上册卢梅坡《雪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阐释的是情趣、理趣的辩证思考。这两首诗说明在诗人心中,与其说梅雪之争,不如说梅雪相衬,意趣相通。在系列诗句的回顾中,学生能够发现在古诗情境中重要的意象“冰雪”的价值:寄托情思,抒怀言志。在玩味中,学生可发现诗境中的意象往往暗示着诗人情感、心境等,并具有一定内在规约性,不可滥用,否则将导致画虎类犬。

3.融通:时空语境,润文化

一部分诗境独特的精神意蕴,在千年的披沙沥金中,最终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品格。这一类古诗的意象是高度抽象化的,即诗境呈现出以精神寄兴为核心的境界。有人说在小学课堂中,提到古诗文化是否有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问题,但其实只要读中国诗词,就无法摆脱诗境的文化土壤,就割舍不掉中华民族情志的独特言说范式。教学中不能仅仅把古诗当成怡情小调,应当好好珍惜这份土壤的给养,培育少年儿童的民族诗心,成为有担当、有澄澈眼眸的实践者。

学习统编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一课,文中“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一中心句的理解,可以结合四年级下册王冕《墨梅》一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古今贯通,涵育家国情怀。同样的古诗还有《石灰吟》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竹石》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托物言志的诗歌,这些诗境的感悟,既须描摹狂风呼啸中竹子坚韧不拔生长的情境,同时联系诗人郑燮的勤政廉洁、吏治清明的生平经历,还可以拓展千百年来中国文学作品中对“竹”的形象刻画,比如拓展“今天我们在何种情境下使用这些诗句?”来丰富对“竹”的中华文化中高洁刚直的君子象征。

我们提诗境感悟之“视域融合”,就是要关注“学生—诗词—作者”三者的时空融合,在品读中受到“境”的感召与濡染,在心中孕育情志品格,从“诗境”走向今日之“语境”,以幽微见证广大,使诗境折射出中国文化品格的全景图象。▲

猜你喜欢
诗境景物古诗
佘景峰
四时景物皆成趣
诗境
写写冬天的景物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
例谈诗歌美的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