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曹淑洋,李训海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胆囊阻塞和细菌感染引起,起病较急,主要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随着我国国民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生后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囊穿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腹腔镜术(LC)是目前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同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在术前穿刺和术中极易引发胆管损伤,对患者术后恢复极其不利[2]。鉴于此,本研究探究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改善预后、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1月行LC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胆管损伤,分为损伤组(15例)和非损伤组(171例)。纳入标准:符合《2021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年龄≥30岁;经超声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符合手术指征;胆囊无坏死穿孔。排除标准:腹部手术史;合并恶性肿瘤;呼吸功能异常;合并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慢性胆囊炎;病历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2组均行LC治疗,并统计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积液情况、肝功能、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胆囊三角解剖、胆囊壁厚度、胆囊炎合并症、术中粘连、胆囊管长度、胆囊管切断顺序、手术时间、Calot三角充血及Calot三角水肿。
1.2.2 LC后胆管损伤评估方法 参照《2013版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评估LC后胆管损伤,观察发现术中和术后视野出现胆汁、胆漏及胆汁囊肿等现象,术后出现发热、黄疸、胆汁性腹膜炎、腹痛及腹腔积液等症状,通过彩超、CT、磁共振胆管成像等辅助检测,排除胆管狭窄、胆囊良性病变后,即为胆管损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方程对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2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史、积液情况、肝功能、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胆囊炎合并症、胆囊管切断顺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胆囊三角解剖、胆囊壁厚度、术中粘连、胆囊管长度、Calot三角充血及Calot三角水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是否发生胆管损伤作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三角解剖变异、胆囊壁厚度>4 mm、术中粘连、胆囊管长度≤10 mm、Calot三角充血及Calot三角水肿均为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1 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变量赋值说明
表3 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预测价值 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数据,得出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预测概率P。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67(95%CI:0.824~0.936),敏感度为80.45%,特异度为89.52%。见图1。
图1 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ROC曲线
急性胆囊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多发于成年女性、肥胖群体,50岁前女、男发病比例约为3∶1。患者多在饱餐或食油腻食物后表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且有明显触痛感和腹肌强直症状[5]。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发生高热寒战,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当患者胆囊内有结石可导致胆囊管阻塞,出现胆汁排出障碍、胆囊肿大及炎性组织病变等;若患者胆囊内未出现结石,表现多与结石型胆囊炎相同[6-7]。目前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减少感染、缓解临床表现症状。随着LC发展,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中。但有研究[8]发现,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概率是其3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通过对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术后发生胆管损伤15例,发生率为8.06%,低于林建寿等[9]研究结果,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年限有关。但仍表明LC后胆管发生率较高,临床中需要高度重视。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三角解剖变异、胆囊壁厚度>4 mm、术中粘连、胆囊管长度≤10 mm、Calot三角充血及Calot三角水肿是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胆囊三角解剖变异与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之间密切相关,大多是因为胆囊三角发生炎症反应,其区域内出现水肿,在手术过程中易出血,可促进粘连瘢痕产生,使胆囊三角出现模糊,造成胆管损伤[10]。一般正常机体内胆囊厚度处于1~2 mm,不会超过2 mm,当胆囊壁厚度>4 mm时属于比较严重情况,在急性胆囊炎患者LC过程中,通过腹腔镜等进行胆囊切除时可造成视觉错误,从而导致胆管损伤发生的风险[11-12]。在急性胆囊炎患者LC过程中,会造成胆囊内产生大面积创面,导致炎症反应发生引起术中粘连,从而引发胆管损伤。本研究结果与李佼佼等[13]、庄宏宇等[14]研究结果相似,胆囊壁厚度>4 mm、术中粘连及胆囊三角解剖变异等是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并发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学者[15]认为,胆囊管长度<10 mm是导致胆囊Calot三角区域解剖相对狭窄的原因,对手术操作难度增大,更容易造成胆管损伤,也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本研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预测价值,明确得出其预测价值可靠,对预防胆管损伤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胆囊三角解剖、胆囊壁厚度>4 mm、术中粘连、胆囊管长度≤10 mm、Calot三角充血及Calot三角水肿是急性胆囊炎患者LC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且预测价值可靠,可根据以上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但本研究样本数量少,也存在一定偏倚性,下一步可扩充样本量,观察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