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2023-01-10 16:04李国春
学周刊 2022年36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对策课堂

李国春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云南南涧 675707)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具有核心素养的人。这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

现状一:课堂提问不注重实效,不求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思考时间

课堂提问不求学生回答,而是自问自答,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即要求学生回答,这时能够回答问题的学生,属于基础知识较好,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较快的学生。而有的学生不能立即回答教师的课堂提问,这些学生本来基础知识就掌握得不牢固,加之没有时间思考,自然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

对策:课堂提问注重实效,留出思考时间

教学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课堂提问要注重实效。提问的答案应该由学生来给出,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因而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紧张,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授《网络生活新空间》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互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优势?2.“网络是把双刃剑”,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3.针对网络的利与弊,请你向同龄人提出忠告。学生思考、回顾、提炼知识然后回答,有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现状二:课堂提问不符合课堂规律

课堂提问问题单一,或是提的问题太多,或是问题范围太广、太深、太难、太易,提问没有把握好节奏,要么集中在课前,要么集中在课中或课后。教学中教师没有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没有针对性地提问。

对策:课堂提问符合课堂规律

课堂提问要符合课堂规律,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做到:提问哪些知识点、提问哪些学生;是在课堂开始后提问,还是在课堂中间环节提问,或是在课堂要结束时提问;问题是单一的还是开放的,所提问题的广、深、难、易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一般情况下,课堂开始时提问几个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丰富的社会生活》时,可以提问:“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对于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对这个问题有话可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间提问有利于疑难解答、拓展知识。例如,在教授《做守法的公民》中“预防犯罪中‘加强自我防范’”时,需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补充、解答。教师先对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探究后回答,最后教师归纳解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家庭中家长教育子女方法不对、家庭不和谐;社会上不良信息传播、有关部门治理不严;学校法治教育不够、学习挫败感、找不到好的归宿;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抵挡不住诱惑、有不良习气、法治意识不强等。

课堂要结束时提问有利于巩固知识。例如,在教授《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后,课堂要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因为国家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面临新的复杂的挑战;因为中国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全道路;因为中国需要构建国家安全体系。通过提问来回顾教学目标,有利于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现状三:课堂提问没有学生提问,都是师问生答

在课堂提问中,看到的、听到的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几乎不见学生提问,这种情况也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依然是教师教、学生记,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看待,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被动体。存在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习、探讨、提问的问题。

对策:课堂提问可以生生进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把某些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提问。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学习成果展示环节由学生来提问。要求一个学生只提问一个问题,后面学生所提问题不能重复前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结果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必要时对学生提问重难点部分知识内容。例如,在教授《积极奉献社会》中“奉献社会我践行”时,教科书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形式介绍有限,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形式”作为学生提问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具体操作:学生在规定时间自主探究教材获取答案(该环节答案可能最少);4-6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学习(该环节答案比自主学习阶段可能多);学生进入互相提问环节(该环节答案可能最多)。

生(生提问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形式有哪些?

生(答案汇聚):帮助他人、捐款捐物、紧急求援、敬老院当志愿者、社区服务、上门送温暖、送爱心服务、参加环境保护,到车站、码头、公园、大街、十字路口充当交通志愿者,到科技馆、博物馆充当某方面知识讲解员(宣传员)。

师(归纳、补充、强调):通过学习、讨论、提问环节,我们知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形式比较多,具体来说除了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以上一些具体形式外,还有参加社团活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

现状四:课堂提问不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时,只针对几个学生进行提问。有的教师只提问优等生,不提问学困生。有的学生一节课被提问三四次,有的学生一学期结束也许没有被提问过一次。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优等生存在感加强,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漠视了学困生的存在和培养,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对学困生的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不利于全体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参与、把握。

对策: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包括学习基础好的优等生,还包括基础一般的中等生和基础差的学困生。课堂实践中,教师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把自己早已备好的不同梯度问题向不同层次学生提问,以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课前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另外,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样教学时才会更具针对性,课堂提问才会有梯度,从而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关注全体,让全体都得到发展、进步,不让学生产生无存在感、教师不关注自己的心理,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公平公正。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雕、可塑、可用之材的自信心。教师应该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学生会一天比一天进步。

现状五:课堂提问不注重及时评

课堂提问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就是一句“很好,坐下”,或是直接说“坐下”,没有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样会使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没有起到督促、启发、促进的作用。

对策:课堂提问注重及时评价,评价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回答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回答正确的及时给予肯定,回答错误的不要盲目批评,要鼓励他们敢于回答、有勇气回答,然后委婉、耐心地进行指导,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很多,因教师而异,适合自己的就好。例如:“没事,大胆地发言,说错了也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回答得很好,继续努力!”“这几天你进步了,继续努力!”“这事交给你,我很放心。”“你很聪明,我对你很有信心!”“你一定能回答出来,我相信你的实力。”等等。即使学生的回答违背了教师设计问题的初衷,但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现状六:课堂提问问题太简单或太难,提问随意性大,问题没有紧扣目标

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由于问题太简单,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这对学生学习新知、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有些问题太难,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又会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终教师的提问目的难以达成。

在课堂提问中,有的教师随意性较大,提问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不仅占用了课堂的教学时间,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其实说到底,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目的,或是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太好,甚至只是为营造课堂氛围而提问。教师提问的这种随意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对策:课堂提问要精心研究提问对象和所提问题,问题难度适中、紧扣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要精心研究学生,因为完成教学目标、促进知识的吸收与掌握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问的对象——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层次、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习惯等特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梯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也就是要力求精当。“精”就是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当”就是得当,也就是所提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切中要害,突出重点或难点。问题设计时只有抓住要点,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状七:课堂提问注重固定答案,不设计开放式问题

课堂提问时,有的教师只注重提问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不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在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有的问题答案是固定的,而有的问题答案是开放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学生容易掌握,相反,答案开放的问题则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问题,并积极地回答问题。

对策:课堂提问注重开放式心态,设计开放式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舒适、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开放心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教授《人生难免有挫折》时,上课后教师就提出开放性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教材,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之前,教师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言与提问。所以当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回答“学到了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回答“学到了挫折是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有的学生回答“知道了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天灾,包括特大洪水、泥石流、地震”;有的学生还补充说“天灾还包括火山爆发、特大干旱”;有的学生说“造成挫折的原因还有人为因素、个人特征”;有的学生说“面对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态度不同其结果就不同”。学生的回答非常积极,且所回答的问题大多能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有的学生还补充了教材的知识内容。开放式环境与心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和回答问题。

现状八:课堂提问不善于抓住机会做到“准”

课堂提问时,教师不善于抓住机会做到“准”,没有针对具体学生提问,没有对学生问题进行精准解答等。

对策:课堂提问要抓住机会做到“准”

课堂教学提问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做到“准”,这个准就是教师讲到教学目标的某个具体环节、具体知识点时,针对具体学生进行提问,然后进行精准解答——解答知识的生疑处、关键处或是学生情感的生成处,并补充、拓展知识等。例如,在教授《网络的害处》时,教科书中有一处提到“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至于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并没有具体列举。这时,教师就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沉迷于网络,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谁能举几个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具体例子?”学生的回答是:沉迷于网络,如手机游戏、QQ 聊天儿、微信聊天儿等,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生活,不想学习、不想上学,即使去上学,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眼睛干涩、颈椎出现弯曲、手脚僵硬,甚至让自己变得有些极端,不愿与别人交往、不听家长的话、分不清好坏等。教师精准提问后归纳、解答,使学生对沉迷网络影响学习、生活的后果产生具体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

二、结语

为了更好地处理课堂提问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以应对课堂提问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挑战。因为课堂提问的技巧是随机应变,实际的功夫在课外。这也印证了“课上十分钟,课外十年功”那句话。因此,教师平时要养成学习、总结、反思的习惯,逐步积累、提高教学技能。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对策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诊错因 知对策
美在课堂花开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