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苗苗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按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逻辑思路,清晰而透彻地回答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动方向是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这也对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题。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强化“三全育人”的理念。民办高校建校背景大多历史较短、文化积淀少,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身处其中的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不高、兼职教师过多、培养机制缺失、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教育对象也兼具特殊性,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源复杂,综合素质偏低,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较高,学习兴趣不高,普遍存在焦虑自卑心理,担忧个人前途、对未来迷惘、心理负担沉重等问题。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实效,将事关学生成才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全育人”理念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视角,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推进“三全育人”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彼此相互促进,具有内在的共通性。换句话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全员指向的育人主体不单单局限于教师群体,全过程指育人时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全方位则指向的是育人的方式和途径,三者共同明确了思政工作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单打独斗,而是学校从上到下共同配合、相互参与的教学和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既是推进育人与育德相结合的实践抓手,也是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深化的有益尝试”。[2]
当前,民办高校在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三全育人”的模式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教师队伍的复杂性、学生整体素质的多样性,使得思政课改革面临诸多困难。
民办高校在办学机制、治理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别于公办高校。从办学机制上看,学校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方出资建设的,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治理体系上看,学校虽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但仍然按照企业的运行模式运转,追求以较低的投资获得高额的回报;从管理模式上看,按照私人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由于相关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存在教师沦为打工人的状况,淡忘教书育人的高尚职责等问题。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抓手,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此相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思政课是政治任务,其侧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效果无法量化,短期内也难以显现,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单纯要求执行思政课教学方案,忽视学生思想品德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教育理念上重学生的考核成绩,重就业率的增长,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考查,轻价值教育的评估,这有碍于“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了对思政课教师师生比的硬性要求,各大高校大力引进人才,处于劣势的民办高校引进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大多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且多数本硕不一致,新聘任的思政课教师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公办院校差距较大,教师自身的获得感、满足感不高,多数教师将这份工作当作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或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非终生奋斗的事业,沦为打工人,得过且过。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生源复杂,学历层次跨度较大、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就加大了思政课的教学难度。同时,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受教育者,海量的资讯,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削弱了教育主体在课堂上的权威,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意识逐渐回归,他们关心热点事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的意愿。他们已不满足于教师课堂上单纯的理论宣教,渴望思政课能有滋、有味、有趣,能贴近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惑。换句话说受教育者对思政课教育的关注度、认同度是千差万别的,这考验着教育者自身的能力及其对教育这项崇高事业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本应是一个全方位、不间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一个实时的、持续性的评价体系,她们共同渗透在学生教育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部分高校存在将其狭窄化地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易出现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教学实践;重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轻视甚至忽视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低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重思政课程建设,忽视课程思政建设等现象,出现教学过程间断反复、失序等问题,这背离了全程育人的理念。在教学评价中,存在重视学生评教,忽视教师评学;重视期末教学评价,忽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重课程考核,轻实践考查;重教学过程的实施,轻教学效果的实时评估等现象[3],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时效性,持续性,背离了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也由此形成了教育过程的延续性和教学评价的持续性相分离的困境,难以凸显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的自身优势。
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学资源多来源于投资方的出资,政府支持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研室、学工部参与外,其他部门参与较少,未能将课程资源、企业资源、校友资源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鉴于资源有限,思政课普遍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教学,授课方式较传统单一,以理论灌输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考核模式以知识性考察为主,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学生参与度较低,难以真正地入脑入心、形成实效。民办高校追求投资回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但其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容易被领导层忽视,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其存在组织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配备不到位、课程开设不系统等问题,主要依靠工作繁琐的辅导员、教学压力大的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管理服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各自为政,身处其中的教师有着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加上远离思政课教学的“前线”,他们忽视了教师身份的示范作用,忽视了服务育人的重要性,育人真空地带显现,未能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严守教学主阵地,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打破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壁垒,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整合及多课堂的交流融合,有助于打造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构建案例式、项目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政课堂,多是大班教学模式,人数多,课堂难以管控,教师是绝对的主导,教学方式多以填鸭、理论灌输为主,呈现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学生被动地学的状况,教学效果总是不如人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各种资讯的渠道日益增多,另外00后的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符合00后的胃口,需要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以案例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搭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其中的主角,教师负责整体的教学设计,整体设计须周密详实、逻辑自洽,并能够巧妙地运用教育机制,利用课堂提问、案例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加强生生互动以及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搞活课堂。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多找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兴趣点以及痛点,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有别于在课堂内组织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其侧重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自发地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当前思政课存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脱节,也即“两张皮”的问题,归根究底,还在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针对性、感染力不足,日常参与的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鲜活不足,同质化倾向严重,缺少一定的思想指引。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需要加强彼此的联动,比如:结合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教材内容,做好思政课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按照课程实际与主题教育的相关要求,通过主题班会、小组研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利用幕课、微信、微博等平台,鼓励动员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产品,丰富思政课实践课堂,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需求。
搞活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由教师、学校、社会协同组织指导下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思政课教学不单单局限于校园内,还应该走出去。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特色,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利用寒暑假,创设第三课堂,让每一个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所大课堂,了解当地多元特色的文化风貌,厚植人文情怀,拓展思政课堂,让思政课堂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群体,其教育对象是学生,其核心关键都在于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数量相当、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助于打通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积极构建思政课教师“学院、教研室、教学小组”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学院层面,着手利用校史、校园人文风貌以及创始人的办学精神等来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研读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学习党的各项会议精神,夯实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给教师创造各种培训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提升教学水平。教研室层面,严格落实以课程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加强“周末理论大讲堂”“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的交流学习,从源头上提升教学质量,扎实推进老教授说课、青年教师观摩课、新聘教师汇报课等工作的开展,加强教研室教学质量的管控。教学小组层面,严格落实“青年导师责任制”,充分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加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指导导师的教导下为每位新聘教师量身定做发展规划,实现自身发展与教学技能提升的良性互动。
组建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教学工作团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思政工作并非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需要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相互配合,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展开。同时要打通教学闭环,利用新媒介赋能增效。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万物物联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的生活,也顺利地进入教学场域,成为知识传播、信息获取的重要媒介,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不仅要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学深学透,致力于建立“活存活取活用”的新媒体式教材,更要活化教法,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从教学形式上打通教学闭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搭建各种新媒体平台,呈现交互式、自主式、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打造集教学、实践等资源于一体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让抽象、枯燥的理论活起来,促进思政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大学生爱党爱国的实际行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坚守的任务和目标,这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配合,打造高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新格局。
加强党委领导,构建自上而下高效协同的育人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4]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办学治学的根本任务,建立以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分管副书记、院长具体负责的协同育人机制,把协同育人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体系中,学工部、人力资源部和教务处要制定相关的工作细则和实施认定,最为关键的是要规范教师协同育人在工作量、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相关细则的认定。各级学院统筹协调,紧密配合,认真调研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之中,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有序展开。
强化教师队伍的协同。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并教育好00后大学生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事实上,它不仅需要能够精准把脉学生心理、对症下药的专业课教师担当主力,而且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从旁辅助。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彼此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极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辅导员失守、专业课教师缺位等问题。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相互配合,有助于各展所长,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当前思政课大多是大班授课,教师精力有限,无法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生也普遍反映教学枯燥无味,因此存在学生逃课、到课率不高、教师威信下降等问题,而辅导员能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利用谈话、主题班会、班级团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动向,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说辅导员群体手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5],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思政课鲜活的素材,又能延伸丰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思政课教学效能。搭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互动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侧重于价值引领,而专业课中蕴含着立德树人的知识元素,侧重于知识传授,为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脱节,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各有侧重的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思政教师为专业课教师提供育人理论的指导,专业教师为思政教师提供专业知识的支撑,两者相互配合,协同育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