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丽,张 群
(1.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153;2.江南大学 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122)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领域急需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为目标,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1]。同年底,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197所高职院校被列入建设单位,“双高计划”由此实施[2]。
按照每5年一个支持周期,首轮入选的高职院校即将面临中期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调整项目经费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影响学院未来长期发展[3]。“双高”院校图书馆作为学院重要的教辅部门,肩负着为学院师生提供信息资源、学习空间和科研平台的责任,是学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水平专业群和双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也是学院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要窗口,是学院实力的重要体现。
围绕资源、服务与技术三大方面[4],努力建设与“双高计划”要求相适应的高水平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是当前“双高”院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与使命。江浙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高校较为集中的地区,区域内共有34所院校被列为“双高计划”首轮建设单位,通过研究与分析江浙地区“双高”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可以了解当前高质量高水平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水平,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标准和依据。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江浙地区34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文献资源、浏览图书馆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号、抖音号等途径,分析这些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空间、服务与技术等方面的建设情况,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年5月3日至2022年5月16日。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基础资源,是图书馆的建设之基、服务之本[5]。通过调研可以获知,江浙地区34所“双高”建设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既包括纸质资源,也包含电子资源,纸质资源以中文纸质图书为主,电子资源主要由期刊库、电子图书数据库、考证考级资源库、视听资源库组成。纸质资源平均馆藏总量约70万册,中文电子资源平均拥有量为17.1个,外文电子资源平均拥有量为2.8个。其中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纸质图书总量最多,为110万余册[6];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藏量最少,约35万册[7]。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数据库资源拥有量最高,为35个[8];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外文数据库占有量为调研院校之最,有13个[9]。中国知网CNKI、超星系列数据库、读秀系列数据库、软件通、国研网数据库、畅想之星数据库是购买量最多的中文电子资源,EBSCO系列数据库则是购买最多的外文电子资源。部分图书馆还围绕学院专业特色自建数据库,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宠物资源建设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图书数据库;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货币文化特色库;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光机电应用教学、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材教参库、优秀毕业论文汇总库。
在空间建设方面,有些“双高”院校图书馆除了提供研讨室、视听阅览室等现代化自习空间,满足用户学习研讨需求之外,还根据学院专业建设目标,开辟了更贴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个性化空间。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设艺术共享空间、信息文化大讲堂、古典文化空间,依托馆藏文献资源和服务,为师生提升文化素养提供场所[10];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的新媒体工作室、微视厅、考证考级资源中心、休闲阅读吧,为师生提供集学习、阅读及休闲等不同功能的个性化学习空间[1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有报告厅、展览厅、学术讨论室、多媒体培训室、视听室等不同活动片区,提供讲座培训、会议研讨、学术研究及休闲娱乐空间[1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内设研讨区、多媒体视听区、活力fun电区、图形创意区、语言诊断区,提供学习、研讨、竞赛等多样化空间[1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图书信息中心的多媒体工作室、数字媒体阅读区、报告厅、“满庭芳”校园书屋、专题研讨室、视听欣赏室、学习阅读空间以及艺花园,为师生提供集学习与休闲为一体的空间体验[14]。越来越多的“双高”院校图书馆将馆舍空间视为重要资源,通过多样化的设计与布局,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科研与阅读体验,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外延,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
“双高”院校图书馆服务目前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以提升综合素养为目标的阅读推广型服务;其二,是以提升专业素质为目标的科研服务[15]。阅读推广型服务在“双高”院校图书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首先,读书节是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组成形式。在调研的34所“双高”院校中,有88.2%的院校每年举办读书节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馆藏展览展出、图书推荐、资料室共建、读者评选、信息检索大赛等。其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延续时间最长,从2008年开始,已迄今连续举办14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形式愈加丰富,参与人数愈加增加,已逐渐成为学院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次,新媒体平台成为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窗口。52.9%的学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图书馆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置阅读推荐、读联体平台、云图有声馆、博看朗读亭、博看期刊、博学易知等专栏,提供畅销图书与期刊推荐、电子图书阅读、有声读物、微视频欣赏、资源检索等功能,院内师生只需注册账号,即可免费使用资源服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唯一开通抖音号,通过短视频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的图书馆。最后,学生团体成为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73.52%的图书馆借助学生团体组织开展交流互动活动,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度。其中,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分别组建阅读成就梦想项目工作室以及青阅书韵读书会,馆员作为社团指导老师,依托馆藏资源开展系列阅读活动,发挥了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优势,体现了图书馆服务育人的价值,在推动和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科研服务是“双高”院校图书馆的另一项重要服务,以讲座培训和参考咨询服务为主[16]。目前大部分“双高”院校图书馆主要提供普及类教育培训活动。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读者培训系统,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真人图书馆活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在线教育平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专题系列讲座,均是以普及馆藏资源使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培训服务。而在参考咨询服务方面,大部分“双高”院校图书馆并不具备深层服务能力,主要通过对外合作或购买服务平台开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常州大学查新站点合作,为学院教师提供论文检测、成果鉴定、成果验收、成果评估、专利申请等服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图书馆借助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查重系统,提供学术不端检测服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集成学院档案馆功能,提供以科研成果、科研目录、科研文件等主要内容的科研申报立项服务。
表1 部分院校图书馆科研服务
提供图书管理系统、空间管理系统、资源检索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技术,是“双高”院校图书馆开展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撑。除了大部分学院购买的汇文图书管理系统以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图书馆还购买了自助借还、自助文印、自助扫描设备,提供自助式文献借还、文印服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提供RFID设备;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引进了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借助技术手段,应对资源借还、书架管理、空间管理等简单性重复劳动,有效缓解了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人员编制紧缺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另外,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学院图书馆提供一站式资源检索平台,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提供NoteExpress参考文献管理与检索系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引进机器人在线应答服务等现代化资源检索与文献管理平台,弥补了馆员参考咨询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增强了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服务水平。
从调研结果来看,“双高”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空间、服务与技术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资源建设方面来看,首先,纸质资源建设缺乏特色与规范。调研的34所院校都没有对纸质资源的建设进行明确与详尽地规划,纸质资源的存在价值似乎只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建设也仅停留在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2021年)(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其实,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弱,阅读习惯普遍偏差,图书馆借助纸质资源,构建书香氛围是有效改善学生阅读能力与习惯的手段,也是图书馆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构建内容丰富且特色鲜明的纸质资源,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是“双高”院校图书馆在纸质资源建设中不可也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其次,电子资源同质化建设问题突出。众多院校购买了中国知网CNKI、超星系列数据库、读秀系列数据库、软件通、国研网等主流数据库,但与学院专业特色相关的数据库却建设不够,电子资源建设违背了“双高”建设中强调的专业特色化建设的本质。最后,文献资源开发工作不扎实。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资源缺少合理的挖掘与整合,大部分馆藏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开展火热的读书节和培训讲座,实质上却没有真正整合与利用馆内资源。
从空间资源建设来看,大部分“双高”院校图书馆成为学院的标志性建筑,馆内配备了自助借还设备、自助阅读设备、自助文印设备,空间布局也由原来的自修室,逐渐向配有电脑、投影、多媒体影音设备的研修室、会议室转变。空间资源的特色化改造,为图书馆服务增添了许多亮点。但是空间改造功能单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众多学院的特色空间以研讨、会议为主,因缺少目标读者群利用率不高,自习阅读空间却因为面积不够,而人满为患。一方面是无人问津的特色空间,另一方面是一座难求的自习区域,这种矛盾的产生,不仅是空间建设考虑的欠缺,更加暴露了服务意识与理念的空白。
在服务建设方面,多数“双高”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类服务比较丰富,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21年举办的读书文化节,以“书香商院”为主题,与学院宣传部、团委、学工处及二级学院协作,举办《革命与复兴:中国共产党百年图像志》珍贵图像展、“读书达人”评选、党史知识答题挑战、阅读红色经典图书积分打卡、信息素养大赛等活动,提供了馆藏资源展览、教育培训开展及读者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每周2—3次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数据库介绍、新书简介、图书馆活动等动态和新闻,广泛宣传与推广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但是科研服务却成了“双高”院校图书馆服务的短板。设置参考咨询服务部门的图书馆仅占29.4%,提供投稿指南、核心期刊导航服务等科研成果发表服务的图书馆只有4所,提供科研查新服务的院校不到11.8%。同时,无论是阅读推广服务还是科研服务,开展服务的主角往往是学生团体或数据库商,本应挑大梁的馆员却仅仅成为促进活动开展的桥梁,甚至仅仅成为只是提供场所、设备的后勤保障人员。馆员的专业技能没有成为服务的核心力量,服务的开展同样也体现不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在技术建设上,“双高”院校图书馆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基本服务,包括馆藏管理、空间管理、图书借还服务、文印服务等。提供一站式检索平台、参考文献管理系统、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平台的图书馆很少,提供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设施,3D打印设备的图书馆更少。“双高”院校图书馆整体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资源信息中心与文化建设阵地,是学生学习休闲,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是教师专业建设、开展科研的重要保障。“双高”院校图书馆需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着眼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图书馆的资源、空间、服务与技术优势,促进图书馆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构建和优化新的发展格局,实现新时代图书馆的价值。
“双高”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与基础,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服务之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的本职工作,是图书馆专业性的体现。首先,注重资源建设导向,夯实读者品质之基。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更需要引导与帮助。图书馆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应以培养读者爱国情怀、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为导向,按照严格的认证与审核制度,通过反复比对与把关,建立具有权威性、专业性以及导向性的资源体系,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供优质资源载体。图书馆应着力构建爱国主义、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氛围,熏陶与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树立优良品质与学习能力的文化阵地,体现育人优势与特色。其次,紧扣专业资源建设方向,提升师生专业技能。“双高”院校图书馆除了提供满足教学科研所需的基础类文献资源外,更应紧扣学院专业建设方向,注重专业特色资源积累,满足师生深层次专业信息需求。既可以围绕办学特色,建设特色全文数据库,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紧扣学院办学特色,建设金融博览馆、货币文化特色数据库、互联网金融资源中心等6个特色资源数据库,提供金融类专业信息服务[17]。也可以围绕学院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综合性、集成性特色资源库,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现代宠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设有以宠物行业、企业、教学、就业等资源检索、下载、浏览为主的教学素材库、岗位资源库、行业信息库、拓展资源库,提供宠物类专业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18]。再次,注重校企合作项目,体现应用技术专业特色。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双高”院校图书馆要主动为校企合作单位收集整理国内外技术技能标准、行业规范、企业条例等实用性资源,提供行业规范、标准资源、发展动态、前沿资讯等特色专业资源服务,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资源保障模式,打造高水平特色专业资源库。
图书馆空间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物质载体,是图书馆发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平台。“双高”院校图书馆空间应本着强调人文关怀、促进交流互动、提升感知体验的目的,为师生教学、科研与学习提供人性化空间服务。在空间设计上,考虑师生不同的需要,匹配建设静音学习空间、交流学习空间以及特色化学习空间等功能片区,实现休闲、阅读、学习、交流、研讨的不同功能。静音学习空间为师生开展休闲、阅读或学习提供安静的场所。该区域占馆舍面积最大,可强调座位的舒适度、空间的色调、通风、光照情况以及恒温条件,以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同时兼顾专业学习的需求,增设部分大面积的自习桌,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子阅读器、手提电脑、平板,为师生检索使用资源提供便利。交流学习空间,或称智慧化课堂,重点在于提供电脑、投影、音响等多媒体设备。该空间既可作为学习、交流、研讨场所,也可作为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英语学习教育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课堂。比如,开设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学习空间,打造思政学习、理论研究、会议讨论一体化空间环境,提供红色经典图书阅读、思政教育数据查找、红色视频欣赏、党课教育培训等配套服务,成为全院红色教育、支部活动的专业化场地。特色化学习空间,以提供科研活动场所为目的,配备咨询、创作、成果展示服务,配置专业学科管理工具、数据分析软件,甚至提供定制培训服务,助力师生科学研究。同时,图书馆要积极推广与宣传馆内场所,主动邀请师生来馆从事学习、讨论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空间资源的价值。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使命所在,是图书馆始终需要重视与研究的内容。“双高”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必须从内涵建设角度入手,挖掘服务深度,强化馆员素养。首先,文献资源建设有深度。“双高”院校图书馆可按学科或专业分类、整合、加工与存储已有文献资源,建立资源导航体系,提高资源获取和查找的便捷性与针对性。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将电子资源整合划分为学术资源、财经类资源、学习类资源、电子图书等几大类型,方便师生选择使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采用微视频、微课、动画等形式,主动推送科研动态、学习技巧、资源介绍、新书推广、培训教育等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的资源信息,主动挖掘与开发馆藏资源。其次,教育培训体现针对性。“双高”院校图书馆可以针对科研能力不同的用户,分层次开展教育培训。面向科研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开设信息素养课程,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检索、获取、利用等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者;面向已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或高年级学生,以课程讲授、案例讲解、讲座培训等形式,提供数据管理、可视化软件介绍、成果发表、课题申报、专利申请等专题培训,提升其科研数据管理、成果发表与应用转化能力;面向学科带头人、重点项目负责人等科研能力较强的用户,以推送中外文专业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资源、科研网站、互动社区、机构知识库等信息的方式,增强其捕捉新信息、跟踪科研新动态的能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利用今日学术专栏,及时发布学院重点学科态势分析,整合推送学科最新动态,为师生科研决策提供参考与帮助。最后,重视提升馆员素养。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其能力与品质决定着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双高”院校图书馆应充分注重馆内人员服务能力的积累与沉淀,以踏踏实实开展活动、认认真真从事建设为目标,全心全意培养高素质馆员、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利用地域优势,定期选送馆员到地区内本科院校图书馆参与阅读推广服务研讨会、资源建设服务研讨会、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等学习交流活动,提升馆员的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能力,为馆内建设注入新思路、新能量。
技术建设靠的是经费支持,而经费不足是图书馆建设中永远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尤其突出,因此,“双高”院校图书馆的技术建设更要坚持实用主义原则,保持理性态度。首先,用技术手段解决管理困境。比如引进自助借还、自助文印、自助检索、在线机器人问答等服务,将简单重复性劳动交给技术去解决,摆脱人手不足的困境。其次,借由智能化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如采购信息检索与整合、数据存储与管理、科研成果发表与应用等功能的技术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元数据创建工具,提升资源检索、数据管理效能,促进师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19]。“双高”院校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羊,正在迎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双高”院校图书馆作为学院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也应紧抓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拓展资源、空间、服务与技术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努力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构建和优化新的发展格局,实现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