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友,赵 艳,宋美玉,李文昊,王远红*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状如蚯蚓,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归属于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下肢静脉曲张[1]。中医对筋瘤认识久远,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其相关记载。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提“筋瘤”之病名,后至明清时期,医家对筋瘤之认识日臻完善,形成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现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筋瘤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
筋瘤,为发于浅表之筋脉瘤肿,归纳总结历代医家对其病名的论述,大致分为以病因病机分类命名和以病状分类命名。
1.1 筋溜、筋瘤、筋瘤赘 《灵枢·刺节真邪篇》称本病为“筋溜”,指出筋溜是因寒邪外袭,客于筋,致筋屈不得伸所致的疾病。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亦宗《内经》之旨,其论述与《内经》基本一致,但其首提“筋瘤”之名,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2]。生动形象地指出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状如蚯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此外,申斗垣《外科启玄》提出“筋瘤赘”之病名,其曰:“筋瘤赘,筋蓄则屈屈于瘤。”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曰:“筋瘤者,乃筋结成于体上也。初起之时,必然细小,按之乃筋也,筋蓄则屈,屈久成瘤而渐大矣。然虽渐大,亦不甚大也”[3]。指出筋瘤为初起细小、筋结而屈、高于皮肤的疾病。李学川《针灸逢源》阐述为:“瘤者,留也。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赤缕,名曰筋瘤”[4]。指出筋瘤为六瘤中因恼怒伤肝,耗损肝血,血少而筋挛引起的,以筋肿或有赤缕为主症的病变。上述医家对筋瘤之主要表现以及致病因素进行整合与分析,为后世医家认识筋瘤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1.2 石瘤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提“石瘤”之病名,但并未对其详细论述。其在《华佗神方》中进一步描述石瘤特点,其云:“石瘤亦生于皮肤之上,按之如石之坚,不觉痛苦。”指出石瘤为质地较硬、高于皮肤、不觉痛苦的一种疾病。孙氏在《华佗神方》中将筋瘤、石瘤作不同疾病分别论述,但后世医家大多认为二者为同一疾病,现在此说明,供大家参考。清代吴谦等所撰《医宗金鉴》提出筋瘤之别名为石瘤,其云:“瘿、瘤二证,发于皮肤血肉筋骨之处……瘤有六种,坚硬紫色,累累青筋,盘曲若蚯蚓状者,又筋瘤,又名石瘤”[5]。
总览古代医籍,筋瘤的主要病机为血气瘀滞,如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述:“夫血气凝滞,结瘿瘤者,虽与痈疽不同,所因一也”[6]。诸瘤皆因血气凝滞所致,然导致筋瘤之血瘀的病理因素总体可分为寒邪外袭、风热外侵、情志愤郁。
2.1 寒邪外袭 《灵枢·刺节真邪篇》言:“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7]。局部受寒,气血阻滞不通,寒凝血瘀阻滞脉道[8],致筋屈不得伸,成块成瘤。《针灸甲乙经》亦宗其旨,其云:“邪之入于身也深,其寒与热相薄,久留而内著……有所疾,筋屈不得伸,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也。”寒凝经脉,使局部气血运行失常,瘀阻络道,积久成形,以致筋脉盘曲。
2.2 风热外侵 明代李云骕《新刻图形枕藏外科》曰:“筋瘤,肝经受风热之邪,传脾,逆于筋骨之间。”指出筋瘤是因足厥阴肝经受风热之邪侵袭,继而内犯脾脏。因肝主筋,脾主四肢,致邪气流注于筋骨之间,影响气血运行而成。
2.3 情志愤郁 唐代王焘所撰《外台秘要》中提出:“筋瘤者,诸气愤郁不遂志欲者,多发此疾。”《外科正宗》曰:“肝统筋,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曰筋瘤。”认为筋瘤的发生是因郁怒伤肝,化火灼伤阴血,筋脉失其柔养,而血燥筋挛,瘀血阻滞而成。薛立斋在《外科枢要·论瘤赘》中云:“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其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血缕,名曰筋瘤。”又云:“夫瘤者,留也,随气凝滞……大凡属肝胆二经结核。”指出其病因为肝火,多发于肝经走行部位[9]。清代医家亦宗此说,如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阐述为:“筋瘤者,自筋肿起,按之如筋,或有赤缕。此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也”[10]。怒气伤肝,肝火妄动,耗伤阴血致血燥筋挛而成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夫肝统筋,怒气动肝,则火盛血燥,致生筋瘿、筋瘤。”怒气伤肝,肝火妄动,耗伤阴血致血燥而成瘤。
此外,虽并未有医家明确提出虚证筋瘤之病理机制,但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部分医家亦有应用益气补虚升提法治疗筋瘤之相关记载,故推测气虚、血虚、中气下陷亦可导致筋瘤形成。如《血证论》云:“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虚、血虚、气滞成瘀而瘀血成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而血瘀成疾[11]。
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云:“治瘿瘤以削坚开郁行气为本,经曰: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郁者达发夺泄折之是也。”综合分析古代医籍,历代医家多以方药治疗居多,现分别论述。
3.1 内治法
3.1.1 化瘀解毒,软坚散结 《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可用“陷肿散”治疗石瘤,方中乌贼骨、丹参、琥珀散结,大黄泻瘿瘤之毒,白石英、紫石英、钟乳石助附子破阴,胡燕屎辟毒。诸药共奏解毒散结之功。王焘《外台秘要》应用深师灰煎治疗石瘤,本方煎煮法颇为特殊,须将锻石、湿桑灰、柞栎灰“以沸汤令浥浥调湿,内甑中蒸之,从平旦至日中,还取釜中沸汤七斗,合甑三淋之,澄清,内铜器中,煎令至夜,斟量余五斗汁,微火徐徐煎,取一斗,洗乱发,干之如鸡子大,内药中,即消尽,又取五色彩剪如韭叶大,量五寸,著药中,亦消尽,又令不强,药成,以白罂子中贮之。”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应用葛仙方治疗本病,在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基础上,加入一味槟榔,可增下气破滞,磨坚行瘀之效。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应用昆布丸治疗,在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基础上,加入小麦一味,以增除热之功;亦应用治瘤方(海藻、黄连)治之。明代周文采《外科集验方》中创制海藻丸方治疗本病,方中海藻、昆布、明矾、松萝、海蛤、白芷、白蔹软坚散结消肿,川芎理气行滞,当归活血化瘀,肉桂温通经脉,细辛、藿香散寒祛湿。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瘀,软坚散结之功。周氏亦创制守瘿丸,方中海藻、昆布软坚散结,通草、射干散瘀通结,杏仁、牛蒡子化痰散结,全方共奏散结消癥之功。
3.1.2 清肝泻火,行气化瘀 《外科正宗》载有:“清肝芦荟丸……治恼怒伤肝,致肝气郁结为瘤,其坚硬色紫,垒垒青筋,结若蚯蚓,遇喜则安,遇怒则痛者服之。”方中黄连清热解毒泻火,芦荟凉肝泻热通便,昆布、海粉、猪牙皂软坚化痰散结,当归、川芎、青皮活血化瘀理气,生地黄、白芍柔肝养血。此外,芍药、甘草配伍,酸甘化阴以缓急止痛。诸药共奏清肝泻火,行气化瘀之功。李梴《医学入门》亦宗其旨,其曰:“筋瘤……肝火盛者,间以芦荟丸暂服”。清代医家亦推崇前人之说,《医宗金鉴》云:“夫肝统筋,怒气动肝,则火盛血燥,致生筋瘿、筋瘤。宜清肝解郁,养血舒筋,清肝芦荟丸主之。”主张清肝解郁、养血舒筋之法治疗肝郁火盛之筋瘤,方亦用清肝芦荟丸,即生地四物汤加黄连、青皮、海粉、猪牙皂、甘草、昆布、芦荟、神曲[12]。括而言之,前人多用此方治疗肝郁火盛之筋瘤,现代临床亦多效仿之,常用清肝芦荟丸治疗因肝失疏泄所致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尤佳[13]。《新刻图形枕藏外科》曰:“筋瘤,肝经受风热之邪,传脾,逆于筋骨之间,用清肝流气饮。”原书中只记载方名而无药物组成,现经整理研究,方中枳壳、青皮散结消滞,柴胡疏肝理气,桔梗开宣肺气,薄荷、防风、白芷祛风解表,石膏、黄芩清热泻火,前胡宣散风热,乌药行气止痛,羌活祛风散湿,生地黄、赤芍清热凉血,川芎活血行气,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
3.1.3 攻补兼施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曰:“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旁四围,干后复妆,凡三次,后以药”[14]。一味甘草可益气调中,后加入大戟、芫花、甘遂以增消肿散结之效。明代薛己《薛氏医案》云:“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其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血缕,名曰筋瘤,用六味地黄丸、四物、山栀、木瓜之类。”六味地黄丸滋阴益肾,四物汤益气补血,栀子清热解毒、泻火除烦,木瓜舒筋活络,诸药合用,以达标本兼治之效。薛己于其医案中多次使用、夸赞六味地黄丸,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范围,六味地黄丸才得以推广,世人遂以此为滋阴补肾之祖方。《医学入门》在薛氏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其云:“虚者,筋瘤,肾气丸,或八物汤加山栀、木瓜、炒黑龙胆草。”应用补肾助阳之肾气丸或气血双补之八物汤治疗虚证筋瘤,亦加入栀子、龙胆草、木瓜3味药物,以增解毒舒筋之功。万全《万氏秘传外科心法》云:“十七味大流气饮,治诸般瘤症,无论头面胸背手足,通用皆效。”方中人参、黄芪、甘草、当归益气补中,川芎、乌药、木香行气止痛,肉桂温中补虚,厚朴、枳壳、青皮理气消中,白芷、紫苏、防风祛风散寒,桔梗引药上行,槟榔散结,白芍缓急止痛,诸药共奏益气补虚,祛风散寒之功。
值得一提的是,亦有医家应用内外同治之法,如明代朱橚《普济方》有云:“筋瘤疮第四十,其疮多生于胸背上着骨,肿硬不消,疼痛不止,宜服乳香散托之,水沉膏贴之,撮毒散扫之。”治以乳香散行气止痛,水沉膏收敛生肌,撮毒散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朱氏注重内外同治之法,使筋瘤疮更快痊愈,对后世医家有深远影响。徐大椿《洄溪医案》载有:“苏州一小童,背上肿大如覆碗,俯不能仰,群谓驼疾也……余实不知其中何物,姑以腐药涂上,数日皮开肉烂,视其肉,如蚯蚓者盘结数条……急以舒筋收口丸散,外敷内服,筋渐散,创渐平,肤完而身直矣。此筋瘤之一种也”[15]。治以舒筋收口丸散外敷内服,正如《理瀹骈文》所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16]。文中未提及舒筋收口丸散的具体药物组成,仅作为源流在此论述。
3.2 外治法 《世医得效方》云:“芫花根净洗带湿,不得犯铁器,于木石器中捣取汁。用线一条,浸半日或一宿,以线系瘤,经宿即落。如未落,再换线,不过两次自落。后以龙骨、诃子末敷,疮口即合。”指出可用芫花根捣汁浸线,以线系瘤,并强调不可用铁石器,以免影响药效。筋瘤脱落后以龙骨、诃子末外敷,以增收敛生肌之功。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筋瘤赘》亦宗其旨,其曰:“筋瘤赘,筋蓄则屈屈于瘤。久久渐大,大凡瘤根细小,可以芫花煮细扣线系之,日久自落,或利刀去之。”指出筋瘤可用利刀去之,但孙氏论刀针往往伤筋,故临床治疗应多加考量。《古今医统大全》应用五灰膏外涂之法治之。《洞天奥旨》进一步指出:“因线系而筋不能长大。或可用利刀割断,辄用止血生肌之药敷之,可庆安全。倘初生根大,难用线系,万不可轻试利刀割断也。”指出若用利刀治之,应治以止血生肌之药外敷。《类证治裁》提出治疗石瘤用“神效开结散”,方中陈皮理气化痰,沉香、木香行气止痛,除恶气,珍珠收敛生肌。文中未明确提出此方用法,但后世医家根据方药功效及其剂型推测此方可能为外治方。王旭高在《外科证治秘要》中指出瘿瘤初起,当用生胆南星、山慈菇醋磨外涂。方中胆南星清火化痰,山慈菇、醋消肿散结,共奏化痰散结之功。
3.3 灸法 元代李仲南《永类钤方》载有:“男左女右,灸肘后属高骨尖点穴,却伸手背,灸七壮,并灸胸心坎骨下巨门穴五壮。”首次提出以针灸治疗筋瘤之法,开创针灸治疗之开端。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云:“天突(治一切瘿瘤初起者,灸之妙。穴在结喉下宛宛中,三七壮。)”主张以天突穴治疗筋瘤之法,以增调理气机、理气降逆之功。又云:“肩隅,左膊骨头肩端两骨间陷宛中,举臂取之。男左灸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灸十八壮,左十七壮。耳后两发际亦可灸,臑会,天府,冲阳,气舍,以上穴治瘿瘤,并灸。”现代临床亦常用灸法结合其他疗法以达疏通经络,温经止痛之效[17]。
3.4 治疗禁忌 此外,古代医家提出治疗筋瘤不可妄用刀针,应在筋瘤初起之时,以芫花煮细线系之即可。如《华佗神方》所云:“筋瘤无甚大害,本可置之不治。若妄用刀针,往往伤筋,反至死亡,故最忌刀割。若欲割去,须于初出之日,以芫花煮细扣线系之,日久自落。”现代临床针对早期症状轻的患者除口服药以外,可采用穿弹力袜的方法,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此外现代医家多采用微创治疗,即把曲张的静脉去除,通过其他静脉回流,从而建立正常的循环。但术后易出现皮下瘀血、神经损伤、血栓、硬结等并发症[18],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如赵濂《医门补要》云:“有种筋瘤,其筋似蚯蚓蟠结形,不禁刀针,易使筋缩难伸。”认为若妄用刀针治疗,可致筋缩难伸,预后不好。因此现代临床应多借鉴历代医家治疗筋瘤之理法,在前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之优势,创造更完善的治疗方法。
筋瘤作为中医外科常见病,现代医学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存在很多并发症的风险。中医辨证论治保守治疗以内治法、外治法、灸法为主。纵观历代医家对筋瘤治疗的记载较为丰富,故对筋瘤发展源流进行浅析,归纳整理如上,以冀对临床治疗本病提供诊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