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2023-01-05 05:55汪红烨杨小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9期
关键词:特教康复训练个性化

汪红烨,杨小丽

(乐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第一期提升计划的实施,全面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水平[1];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则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制度化建设、融合教育资源配置[2-3]。课题组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取了有关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量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情况,期望能为未来特殊教育学校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基本情况

课题组参照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政策文件,编写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调查问卷》,选择四川省内的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对问卷进行了初测,并根据初测结果和被调查者的反馈意见,调整了问卷的结构,修改了部分题目,最终制定了《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教师卷)》和《特殊教育现状调查(学校卷)》。随后,课题组通过网络传递、邮寄、现场发放等方式,向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发放了教师卷,进行调查。样本涵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盲、聋、培智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包含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行政管理人员、专任教师、生活教师。最后,共回收问卷1097份,剔除无效问卷136份,回收有效问卷961份,有效率为87.6%。课题组还利用国培的时机,对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及分管特殊教育的行政人员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卷调查结果

《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教师卷)》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包括特教老师的基本信息、年均收入、特教津贴、培训情况等。

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被调查者的年龄基本成正态分布,2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12.5%,25~45岁的青年教师占67.6%,46~55岁的中年教师占18.9%,55岁以上教师占0.7%,缺失0.3%。被调查者中,66.3%的教师是从普通学校转岗到特殊教育学校,其中14%的教师有长达20年以上的普通教育教龄。特教教龄的分布较均匀,新入职教师占23.8%,特殊教育教龄在3~5年的新手型教师占18.1%,5~10年的适应型教师占21.9%,11~20年的成熟型教师占23.7%,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专家型教师占11.6%,缺失0.9%。

2.教师的年均收入。调查发现,目前17.8%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57%的教师年收入3~5万元,17.3%的教师年收入5~7万元,5.8%的教师年收入7~9万元,年收入9万元以上的教师占2.1%。由此可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年收入呈不均匀分布,高收入者较少,中等收入者也较少,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较多。

3.特教津贴的执行情况。调查发现,按15%的标准发放特教津贴的教师占64.7%,特教津贴在15%以下的教师占17.5%,特教津贴在16%~30%之间的教师占7.3%,特教津贴在30%以上的教师有0.6%,还有9.9%的教师没有特教津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湖南、广东一些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津贴超过了30%,河南、北京、辽宁、福建、广东一些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津贴超过了15%,中东部地区的部分学校超过了15%。在访谈中,有的教师透露,即使同样是15%的标准,执行的结果也不一样。有的学校按照“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之和的15%发放,有的学校按照“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之和的15%发放。可见,同样的发放标准,不同学校实施的结果也都略有不同。

4.教师职后培训情况。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13%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没接受过专业培训,44.7%的教师培训过1~2次,22.7%的教师培训过3~4次,8%的教师培训过5~6次,10.4%的教师培训过6次以上。关于培训的内容,55.9%的教师认为主要涉及专业理论知识;53.9%的教师认为主要涉及专业理念;41.8%的教师认为是个性化教育;41.4%的教师认为是康复训练;31.7%的教师认为是师德;30.6%的教师认为是学科教学;26.6%的教师认为是教育科研;20.2%的教师认为是沟通技能;15%的教师认为是职业教育;7.7%的教师认为是家长工作;5.2%的教师认为是急救护理。对于专业培训的作用,66.7%的教师觉得对工作较有帮助,23.6%的教师觉得有很大帮助。

(二)学校卷调查结果

《特殊教育现状调查(学校卷)》以特殊教育学校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障碍类型、师资状况、在校人数、招生类型、学生资助、教学情况等方面。

1.样本的基本情况。学校卷的样本分别来自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6所特殊教育学校,中部地区的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7个省的26所特殊教育学校,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广东、海南4个省的7所特殊教育学校。所调查的学校中,59.6%的学校位于县级市或县城,24.2%位于地级市,7.1%位于省会,4%位于乡镇,2%位于农村。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占72.7%,培智学校占18.2%,聋校占5.1%,盲校占1%。县级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地理条件适中,且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更加多元,也更能综合全面地反映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

2.在校学生障碍类型变化情况。样本学校中,在校学生总计11613人,其中盲生690人(占比6%),聋生4579人(占比39.4%),培智生6344人(占比54.6%)。数据显示近3年,84.8%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类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52.5%的学校聋生减少,12.1%的学校盲生减少;59.6%的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增加,52.5%的学校自闭症学生增加,31.1%的学校脑瘫和情绪行为的学生增加,26.3%的学校多动症学生增加。

3.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与学生补助情况。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85.9%的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增长,78.5%的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0元的标准,部分学校已经高达8000元,但仍有21.5%的学校没有达到规定标准。

调查数据显示,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均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87.9%的学校为学生免除了住宿费,86.8%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4.4%的学校提供了交通补助。特殊教育学校给学生的生活补助费金额差异较大,最低金额280元/生/年,最高6000元/生/年,均值为942.2元。与提升计划实施之前相比,45.6%的学校生活补助提高了,51.9%的学校补助金额没有变化。98.9%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校车接送服务,仅有4所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交通补助,补助金额均值分别为675元、200元、200元、300元。

4.学段设置与职业教育开展情况。在调查的学校中,22.2%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班,99%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小学教育,83.8%的学校开设了初中班,9.1%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普通高中教育,15.2%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职业高中教育,40.4%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职业教育课程。

5.个性化教育与康复训练实施情况。调查的样本中,仅有26.8%的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制定了个性化教育计划,73.7%的特殊教育学校新增了康复类仪器设备,但仅有26.5%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康复训练。由此可见,较少的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制定了个性化教育计划,绝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新增了康复类仪器设备,但较少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康复训练。

三、现状与问题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数据,从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育教学三方面分析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

提升计划实施以后,绝大部分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和学生生活补助得到了提高。绝大部分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了提升计划规定的6000元的标准,少部分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高达8000元,但还是有一部分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只有3000~5000元。提升计划没有对学生生活补助的金额做出明确规定,虽然近一半的学校提高了补助金额,但各地学生生活补助金差异依旧较大,最高补助与最低补助间相差5720元/生/年。提升计划关于学生交通补助的措辞模糊,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因此较少学校为学生提供交通补助。

(二)师资队伍

目前,绝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呈左偏正态分布,且正态分布线较陡峭,高收入者较少,中等收入者也较少,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较多。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较少,占32.3%,普通学校转岗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较多,占66.3%。14%的特教教师曾经有长达20年以上的普教教龄,按照学龄推算,这些转岗教师转岗时的年龄应该在42岁或45岁以上。大概一半的转岗教师转岗时年龄偏大,在40岁左右;大部分教师需要获得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评估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一半左右的教师还希望获得辅具和辅助技术运用、学科教学、个性化教育等方面的能力。虽然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较多,但偏重于专业理论与专业理念,应根据学校教师的需求,多开展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个性化教育、康复训练、辅具和辅助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培训。

(三)教育教学

近几年,学生类型变化较大,传统的盲聋哑三类学生人数正在减少,新型的特殊教育类型开始涌现。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情绪行为、多动症等类型的学生正在增加。因此,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该随之改变,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也应该随之改变,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应该随之改变。

调查发现,开设职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类课程的学校较少,有15.2%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职业高中教育,40.4%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职业教育课程。较少学校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学校虽然增加了康复仪器设备,但开展康复训练的学校较少,占26.5%。

四、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持续增加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重点扶持生均公用经费未达到6000元的学校。加大特殊学生的资助力度,完善相关的资助政策,指定可执行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最低补助金额。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助的覆盖范围,至少应将学前教育纳入补助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至高中、高等教育。完善交通补助政策,根据地区情况明确交通补助金额。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补助学习用品、康复仪器设备等,分担特殊学生的教育成本。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待遇问题是教师关注的热点,教师对自身待遇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有必要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提高特殊教育津贴,增加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转岗教师及专业化教师的专业水平;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需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同时,加大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为特殊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相关部门可以参照北京、山东等地,制定新的师生比标准,重新核实教师编制,给特殊教育学校足够的编制,吸引新的专业化教师进入特教行业。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可加快发展学前与职业教育,消除特殊教育学校的短板,同时,推进个性化教育与康复训练,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目前,学前与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短板。因此,学校应当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与评估,并及早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尽最大可能帮助残障儿童减轻残障程度。同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开展合适职业教育课程,使残障学生能获得谋生的技能,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能更体面的生活。同时,应该加强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康复意识,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并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应该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进行特殊儿童评估、个性化教育制定、康复训练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尽可能早地针对特殊儿童的个体情况进行正确地康复治疗。

结语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新一轮提升行动计划以“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为主要目标,为了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出了“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八个具体要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与国家的“十四五”同步进行,期望特殊教育能在此间获得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特教康复训练个性化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