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预科生文化适应困难及其纾解之道

2023-01-05 05:55杨洁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9期
关键词:预科生汉语民族

杨洁梅

(中南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内地高校来自边疆地区的预科生,大学毕业后多数选择返回原籍建设家乡,对家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新一代的建设者在内地高校、内地城市获得的新观念、新视野,以及新的生活体验,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坚定的认同感,必将对本地区、本民族产生较大影响。深入准确了解这些预科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有效引导他们的文化认同方向、优化他们的文化适应方式、提升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大力培育这些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是相关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内地高校边疆预科生文化适应情况的多维分析

本文在参考沃德的个体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二维划分法与布莱克的一般性适应、工作性适应和交往性适应三维划分法的基础上[1],将涵盖内地高校边疆预科生文化适应上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具体内容,划分为语言、课堂文化、校园文化、城市文化、文化认同五个适应维度,并根据近几年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持续追踪研究中部、西南部等地区高校边疆籍预科生的文化适应情况,透视内地高校边疆预科生的文化适应情况。

(一)文化适应的语言维度

多数边疆预科生最先接触、学会的语言是本民族语言,一般从小学开始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教育。成长于汉族居住区或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自小便接受汉语教学,长期处于浓厚的汉语文化氛围中,已习得成长与学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并持有一定的文化涵养。成长于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学生因国家政策的倡导,自小接受双语教育,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学说普通话、学写汉字,虽然在发音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并不影响日常所需[2]。在边疆预科生中,成长于汉族居住区或多民族聚居地区和自小便接受汉语教学的预科生,与成长于少数民族居住区和自小接受双语教育的预科生,在汉语表达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看,前者的汉语表达能力高于后者;但在汉语书面表达上,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边疆预科生到内地上大学后,尽管汉语表达能力通常会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低于同校同班的内地预科生,尤其是汉语书面表达能力。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课堂学习、人际交往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文化适应的课堂文化维度

课堂文化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形态。边疆预科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挑战独自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跨越巨大的地域空间进入内地高校,对于绝大部分边疆预科生来说,可能就是第一次离家远行。入学之初,对其他地区入学的同学情况不够了解,以为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或者基本差别不大,所以信心足、热情高,听课时基本上坐在前排,神情专注。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汉语水平、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测试试卷难度梯级不太显著或不太合理等,随着时间推移,测试增多,低分频现,学习热情依次退减、挫折感渐次递增、自我效能感逐步降低,甚至有个别学生走向厌学逃课。此类现象来自内地的预科生虽然也会产生,但由于内地预科生来源地更广泛,此类现象不集中。所以,如何保护边疆预科生的学习热情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热情不减,才会收获乐趣,才会对置身其中的多元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环境产生亲切之感和热爱之情。

(三)文化适应的校园文化维度

所在大学的校园环境、食堂饭菜、着装情况、社团活动、校园人际交往等,是边疆预科生文化适应校园文化维度的主要内容。边疆预科生总体上对大学校园的硬件条件满意度较高。大学校园食堂、师生穿着等层面的多样化选择,也带给了他们更丰富的生活体验与审美感受。而在社团活动、校园人际交往上,他们的适应则在情感、态度与行为上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刚从高中阶段高强度的学习状态进入课业强度相对宽松、课余生活丰富的大学生活,边疆预科生对大学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体现出好奇、想了解和参与的意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与困境逐渐增多、增强,部分预科生因性格内向、才艺能力较差、表达能力较差、时间不够分配、精力不够分配等因素,难以将参与社团活动、校园人际交往的意愿付诸实际行动。这也导致在他们的校园人际交往中,既存在与各民族文化成员外部交往的主流文化圈,也存在本民族文化成员内部交往的支流文化圈,但尚未真正突破本民族的小圈子交往。

(四)文化适应的城市文化维度

城市文化通常是指市民在长期的城市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一种复杂化、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形态。边疆预科生从自然风光美好、物产资源丰富的边疆地区,来到内地城市就读大学,对内地大学所在地城市市容的现代化、经济的繁荣感触很深。他们除了外出购物、就医、休闲娱乐等生活需要,去到商场、超市、购物街、医院、电影院等特定场景,较少与校外市民交往,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市内文化活动。

(五)文化适应的文化认同维度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认可、接受某种文化并自觉实践的心理和行为过程,表现为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与秉承共有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边疆预科生到内地就读大学之前,接触的是以本民族文化为主的家乡初始文化,文化形态较为单纯。到内地就读大学时,文化形态更为丰富多彩。对进入新环境的边疆预科生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需要面对、经历一个自我调适、重新定位的问题与过程。

二、内地高校边疆预科生文化适应困难的主要成因

(一)源于语言工具单一或语言不能在新环境流通而形成的文化适应困难

语言是思维与交流的工具,持续良性发展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成功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边疆预科生到达内地之后,如果仅仅擅长使用母语、较为单一的语言工具进行表达,在应对陌生的文化环境、学习任务,以及拓展友善协作空间之时,必然困难重重。边疆预科生在汉语表达上存在困难,尤其是母语和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均以本民族语言为主的边疆预科生,在适应内地高校及其所在城市的课堂文化、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娱乐及众多公共活动中自我效能感与获得感降低,主观上较少积极参与、主动适应的内驱力量。

(二)源于文化知识积累稀薄或不能应用于新环境而形成的文化适应困难

来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家庭的预科生,较少具备适应远方城市生活、大学校园生活的自理能力,他们在家乡积累的经验与认知,在新环境中基本失效。如果父母对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性质有较深认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持有进一步加深了解的意愿,以及开放、包容、接纳的心态,他们会较快地适应内地城市、大学校园的文化。如果父母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很强,预科生遇到文化适应困难的时候,很容易退守到来源地文化甚至家庭文化的精神空间。另外,预科生所在大学、本科录取大学与大学所在城市的情况,对边疆预科生的文化适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速度与高度,与学校所在城市、学校类型及所处层次密切相关,涉及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地位、文化氛围、城市景观等。

(三)源于边远地区家庭经济后援力量不够强劲而导致的文化适应困难

学习与生活中的电子设备、课外书刊、文娱活动和市区观览活动等适当使用的必要物品,属于拓展生存能力与提升适应能力的正常开销。如果后援不够强劲,必然大大缩减学生的提升空间与成长机会。

(四)源于个体心理或小群心理两极化而导致的文化适应困难

边疆预科生既有热情奔放、主动外向、质朴善良的性格,也会在自尊自卑方面存在一些敏感点。入学初期,他们普遍处于兴奋、好奇和强烈求知的情绪状态,但随着新鲜感的减弱,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适心理逐渐显现并强化,萌生失落、自卑、困惑、焦虑、茫然无助等消极感受与消极情绪,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误以为未被尊重和重视,甚至对某些误会启动维护自尊的愤怒情绪与过激行为。而误会的产生,往往与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写到:“中国文化是一种高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常常用间接、委婉的言语表达意义,相反,低语境文化偏爱用明确、直接的言语表达意义。在高语境文化中,交流交往主体之间构筑流畅而愉悦的语言交流与人际交往的优质环境,对语言掌握的程度要求较高。”[3]人际交往中,由于语言表达与信息接受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读、误解、误会情况,让他们感受到人际交往上的压力与文化适应上的困难。

(五)源于人际交往、信任空间的闭环或狭窄而形成的文化适应困难

部分边疆预科生不擅长全方位交流,将自己的兴趣与活动局限在小众的特定民族文化圈或原籍地文化圈之内,对新环境的适应度、融入度、愉悦度较低。性别、聚居类型、父母民族对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意愿与能力有重要影响。来自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边疆预科生,各族同学之间多民族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多,相对容易与外地同学交流互动。来自本民族聚居地区的边疆预科生,则对传统民族文化活动的参与机会较多,和本民族的成员交往较多,与外界及其他民族的同学接触、共处、交往的机会和意愿相对较少。此外,当父母双方为不同民族,他们自小或多或少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正确看待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性质有所体会,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概率较小并且容易克服。

三、高质量提升内地高校边疆预科生文化适应能力的对策

(一)全方位提升汉语表达能力

鼓励、引导和多方创造条件,让边疆预科生走出相对密闭的交流小圈,高频率与同校各族师生交流交往。适当扩展与同城同学和其他朋友的交流交往,在日常交际中提升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积极利用课堂内外的专业训练与网络平台,锻炼、增强汉语书面表达能力,自主推进自身的校园文化适应能力、城市文化适应能力与网络文化适应能力。

(二)积极拓展新环境的适应面

教育者应当与所在城市密切配合,为边疆预科新生创造条件,参观当地有代表性的行业单位或旅游景点,全面增强新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及科学知识的多维获得感、亲切感,以及融入度与愉悦度。

(三)统筹协调多形式的沟通交流

针对边疆预科生的多样态条件,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文化活动,专门为预科生留足适量的表达、表演空间与机缘,充分发挥他们能歌善舞的优势与特长,持续加强他们与全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提升他们在多种场合中的存在感和自豪感,逐渐消除交流过程中的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之间的差异。

(四)合理设计课程考试的梯级难度

预科教育者需明确预科生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而边疆预科生的教育更是特殊中的特殊,不能照搬或模仿高中的教考模式,或者高考模式,以及本科的教考套路。合理设计课程考试的梯级难度。主动、细心、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尽力减少边疆新生由于课程测试而产生的挫折感、失败感、沮丧感,使之收获学习的乐趣。不能纯粹刚性管理,在试卷命题设计上,建议常识题占55%、一般难度题占20%、中等难度题占15%、高等难度题占10%。摒弃难题笔试、低分加压的方法,让多数边疆预科生通过认真学习,逐步适应,提高成绩,获得成就感。

(五)加大边疆预科生经济后援力度

构建全覆盖、多渠道、精准着力的经济支持体系,优秀者以奖为主,困难者以助为主,奖、助、贷、减、免综合着力,对边疆预科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与资助,切实增强他们学习、生活,以及扩展提升文化适应能力的经济后援力量。与此同时,在对边疆预科生提供强劲支持之外,研究是否可以设立路途特别遥远的家长护送孩子赴内地上学或设立专程探视的资金支持项目,鼓励边疆预科生家长参观、了解孩子在内地高校生活、学习的新环境,为日后理解孩子在内地文化适应过程中发生的心理、行为和认知的变化,打下沟通理解的基础,从而为边疆预科生更好地适应内地新环境,提供家庭支持和心理后援。

综上所述,边疆预科生来到内地高校学习,在获得经济扶助、文化哺育、环境影响的同时,不断深化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文化体验、交流的果实必将永久珍藏于学生的灵魂深处。不管将来他们选择留在内地城市工作生活,还是返回边疆地区建设家乡,都会影响到与他相关的群体,从而更加有利于国家的整体稳定与普遍繁荣,更加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预科生汉语民族
学汉语
我们的民族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多元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
少数民族理科预科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