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高职教育适应性提升研究

2023-01-05 02:19李莉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医学类医疗卫生中医药

李莉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临沂 276002

健康既是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医学高职院校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治理体系,稳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水平,为扩充基层人才队伍、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批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地方及社区号召,秉持治病救人初心,志愿投身社区、村庄医疗建设。但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升级, 社会对于基层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高职医学院校直面问题挑战,深入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提升医学高职教育适应性的必然性

1.1 符合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高职教育在促进医学学科发展,推动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增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来看,医学高职教育处在一种两难的困境之中,医学高职教育的类别归属问题仍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从社会需求角度和工作的专业程度来看,医学教育本身是精英教育中的一种,但是作为高职医学院校,应当如何妥善处理精英教育与高职院校医学上生源质量的矛盾,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这对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2 符合打造国家职教高地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1]。 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全国多个省份先后召开省级职教大会,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一步畅通“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成长通道[3],积极推动国家“双高计划”高校[4]、省优质高职院校办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5]。 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势必要牢牢把握职教改革大势,高点定位、务实进取,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全力争当职教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注入强劲引擎。

1.3 符合全方位全生命健康周期教育的需要

医学类高职院校是培养基层医养健康产业从业者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在推进实施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6],国家扩大了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等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 充分彰显了办好医学类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但医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提升学生从事医学职业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而是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素养过硬的合格人才。 因此,随着国民健康理念的逐步转变和生源结构的不断丰富, 医学类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分类教育管理、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继续推动实施人才培养转型, 以适应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新需求,为更多青年学子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

2 医学高职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2.1 对国家及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7]。 这一论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切实增强了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要完成这项政策任务,首先必须改变医护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从业者的健康理念,要把工作重心从简单地强调以治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主、医养结合、服务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 实现健康理念的转变,一方面需要政府层面不断出台完善有关保障机制,从政策角度加以规范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开展正确的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知识的普及率,这是对医学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升级带来新任务

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多次对做好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把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8],要高度重视深化对“以基层为重点”工作方针的宣传引导,真正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努力奋斗的方向。乡镇卫生院是为基层百姓服务的重要中枢, 自建立之初,就立足为广大民众提供预防保健、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题,同时也肩负着做好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 但从目前情况看,与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相比, 我国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还比较薄弱,人员及物资配备还不够充分,医务人员专业结构配比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紧缺,先进医疗设备较为匮乏,特别是具有执业医师、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在乡村从医人数中占比不高,中专及以下学历者较多。 乡镇卫生院是高职医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这就要求学校结合基层工作需求,提高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培养一批能真正到基层一线扎根,并能够为基层经济提供高质有效服务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2.3 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厥功至伟,但职业教育仍面临一定的生源危机, 这主要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强、社会公众存在认知偏差、职业院校毕业生发展渠道偏窄。 特别是从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来看,我国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发展不平衡问题,社会培训职能发挥不足,在面向在校学生、面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等开展职业培训方面,医学类高职院校存在主动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等薄弱环节,培训人数离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 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质培优,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而改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2.4 为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领域深度融合提供新方向和新动力

当前,世界医药卫生领域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医疗卫生行业中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服务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基层健康信息化建设在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共享应用、网络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难点,急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特别是对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智能医疗装备技术等专业人才需求突出,这就要求医学高职院校紧盯医养健康新业态和智慧健康新技术,不断推动由传统专业向智慧医疗技术方向转型,探索支持基层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的道路,助推基层健康信息化建设。

3 提升医学高职教育发展适应性的路径

3.1 在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上勇担当

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传染病防控仍是全球关注的重点,它不仅检验着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建设成效,同时也是对各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综合大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9]。这一判断,不仅深刻彰显了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坚守,更明确展现了要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做大做强的责任担当。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大局意识,多措并举,凝聚学校、医院、医药企业等多方优势,形成办学合力,切实解决医学人才供给短板,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②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围绕“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既定战略主题[10],不断改变传统理念,把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日常,纳入医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既要贯穿在校期间的通识课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同时还要落实毕业追踪制度, 把教育落实到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努力提高学校自身改革发展与地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适配度、兼容性。 ③紧密围绕地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聚焦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着重抓好妇幼保健、老年照护、中医、康复等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为妇幼保健机构、特殊人群照护、综合医院、中医院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3.2 在补齐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短板上走在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保障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面对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相关要求,怎么才能更高效地助力医疗卫生事业的资源下沉,这势必要求加快补齐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这块短板,尽快从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物资配备短缺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入手,真正做到重心下移,从而达到积极助力卫生乡村、健康乡村、幸福乡村建设的目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聚焦乡镇卫生院建设需求,建立专业群与乡镇卫生院共建制度,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乡镇卫生院建设中的短板问题。②要与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共建共享实验室、大型医疗设备等,切实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③要抓好乡村医生培养,通过定期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安排卫生专家到村坐诊、遴选优质师资到村开展讲座等,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完善支农医疗卫生机制,与乡村医生建立帮带关系,帮助乡村医生提升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

3.3 在推动区域中医药传承上善创新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以其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优势,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聪明智慧和哲学思辨,深刻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和文化体系的传承创新,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战线上的重要一环,不断挖掘中医药特色资源、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是医学高职院校应尽的职责和使命。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不断普及,从当前我国整体医疗环境来看,国人的健康观念发现了明显变化,以预防、养生为主的中医养生受到高度关注,“中医热”“康养热”已成为潮流。 医学高职院校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可以在以下4 个方面加以努力:①要按照服务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要求,明确开设中医药专业的目标定位,在对本省市关于中医药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做强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专业,努力将中医药专业打造成特色优势学科, 切忌只强调数量、忽视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中医药专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②加强中医药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将中医药课程列入学生必修课,通过讲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意义、名家典故,阐释其哲学内涵,挖掘中医药资源中的育人元素,帮助学生强化中医思维,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打造独具中医药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③持续深化中医药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密切与中医医院、中医馆、中医药企业等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学生尽早跟师学习,尽早参加临床实践,切实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临床教学能力,把床边教学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同时要大力推广继承师承教育,推进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 ④完善人才引育共享机制,积极引进优秀中医药教师,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拓宽高技能人才到校任教渠道,打造高水平中医药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

3.4 在承担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任务上塑品牌

开展职业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之一。为推动职业院校增强开展职业培训教育的行动自觉,自2019 年至今,教育部立足当前实际,在多方位征集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先后印发了《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11]、《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12],文件中再次强调职业学校要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并对优质职业院校年培训人次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其培训规模要达到在校生的两倍以上。 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做到:①要不断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切实履行《职业教育法》规定的法定职责,加强对教职工的舆论引导,提高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好育训并举职责;②是要认真对照国家及省市对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要求,加大对基层老年照护员、母婴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等健康人才的培训力度, 帮助其提升岗位适应能力;③要以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的针对性,不断优化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健全“线上+线下”医学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培育适应“互联网+”的医学教育新业态,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从业者自主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的转型升级, 加强医学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学职业院校必须把握时代所需,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强化内涵建设为抓手,以改善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为己任, 不断助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医疗卫生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