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ACS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3-01-04 09:04张建国
职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核心素养

摘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律性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高级模式。本文通过对自律型与他律性班级管理形式的比较,阐述如何构建班级“自律型”管理的ACS模式,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自律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ACS班级管理模式    实践探索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农村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中关键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9JY046)的研究成果。

中学班级管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ACS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自律型”班级管理形式,A代表自主(autonomy)、C代表合作(cooperation)、S代表自律(self-discipline),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规划和设计班级管理方案,在班级所有成员的集体努力下,每位成员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共同成长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自我成长的内部动力,在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班级集体氛围的感染下,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自我进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一、“自律型”班级管理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一)“自律型”班级管理的主要特征

“自律型”班级管理有以下特征。一是自主性。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主,自主规划管理目标、自主设计管理方案、自主实施管理过程。二是合作性。在管理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三是意志性。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坚强的意志克服惰性及不规范的行为。四是反复性。在管理过程中,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时可能会有意志不坚定或不规范行为的反复现象。

(二)“自律型”班级管理与“他律型”班级管理的比较

“自律型”班级管理以内部因素管理为主,管理内容包含理想、信念、意志等方面。教师发挥指导、引领、促进的作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范。

“他律型”班级管理则以外部因素管理为主,管理内容为规章、制度、纪律等。学生被动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师要通过规章、制度、纪律等手段来进行监督,不仅效率低,教师也容易产生疲劳情绪。

由此可见,“他律型”班级管理是“自律型”班级管理的基础,“自律型”班级管理是“他律型”班级管理的发展和延伸。“自律型”班级管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强调对管理的自我设计、合作、整合、反思、自律等,引导学生参与管理过程,是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

二、ACS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ACS班级管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需遵循四个理念: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作为ACS班级管理模式的第一要素,围绕德育开展工作;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理想是实施ACS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思想支撑;培养学生集体观念是实施ACS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操作载体;实施共同成长策略是推进ACS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抓手。

在ACS班级管理模式中,第一步A(自主),对于教师来说是“指导规划”,对于学生来说是“自主规划”;第二步C(合作),对于教师来说是“指导合作、师生合作”,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第三步S(自律),对于教师来说是“指导自律”,对于学生来说是“实践自律,自我提高”。

在上述三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和谐、自主、合作中完成自我管理。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又要鼓励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其提高自律水平。

三、ACS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第一环节:自主(教师指导规划、学生自主设计)

在贯彻自主管理理念时,向学生灌输如下理念:人人都可以是管理者,同时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都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班级管理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班级管理重心在“理”,“管”是为了不管。引导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畅谈自己的理想

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自我规划管理方案。经过小组讨论,再召开班会由班级学生共同表决、通过,最终形成《班级自主管理20条》,内容涉及思想品德、遵守纪律、卫生保健、学习启智、体育锻炼和劳动改造6大项共20条管理条例。

(二)第二环节:合作(教师指导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对ACS班级管理模式实践时进行如下设计:把班级45名学生分为7组,第1~4组每组6人,第5~7组每组7人,每组推选1名组长,组长负责对组内成员进行统领并进一步分工。

小组既是学习合作单位,又是班级自主管理的组织单位。小组对班级的卫生、纪律、劳动、体育、劳动等管理项目负责,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做好本组的各项工作,监督本组工作完成情况;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完成班级的各项自主管理事务。在班级中,人人都是监督员,同时,人人又都是执行者。

各小组自主管理,定期评比文明先进组。按照个人自主管理条约制定班级条约,经过组内优化,形成小组自主管理制度,再通过班级集体讨论,形成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为了高度体现自主合作的效果,由小组推选形成班委会,班委会的成员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

实行班长轮值制度,在学期初安排每人做一天轮值班长,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班级管理的全过程。

(三)第三环节:自律(教师指导自律,学生自律提高)

这个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的升华,通常要从4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把握。一是不断激发学生自律的内在动力,从立德、理想、自信3个方面激发。二是经常引导学生自律管理的内在需求,从目标、意志两个方面引导。三是关注学生在自律管理初期的外在表现,包括学生的精神状态、遵守纪律情况、行为情况等,适时予以指导和鼓励。四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律的自我管理机制。

四、ACS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的思考

(一)“以德为先”是ACS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的第一要素

在实施ACS班级管理模式时,注重把立德树人落实到班级管理過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优秀的个人品德、良好的社会公德,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等。

(二)“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是实施ACS班级管理模式的内在动力

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为人民幸福而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提高个人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形成必备品格,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是保证ACS班级管理模式的信心源泉

把管理的理念与成长的理念科学地融合起来,提高学生对自主管理和自主成长的信心,从而产生不竭的发展和成长动力。

(四)“自我监控机制的确立”是ACS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的保证

让“自我监控、自我鼓励、自我提高”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常态,让“自律”伴随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的进步。

(五)ACS班级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ACS班级管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自主–合作–自律”的理解层次不同,实施效果会有所差异。第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学情、个性存在差异,实施调整的策略也会因班而异、因人而异。第三,班级条例的初步实施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很大的精力,也会经常出现反复。第四,由“他律”到“自律”过渡中,监管和指导必须及时、到位。第五,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可根据班情、学情采用多种策略。由于教师的引导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五、小结

总之,ACS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管理、合作共进、自律成长的支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对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自律的集体精神和责任担当也提出了实践的思路,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同时,在ACS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在实践实施过程中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维刚.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钱俊瑞.坚持立德树人:牢抓生物课堂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学生物教学,2020(26).

[3]张建国.由“他律”走向“自律”:中学ACS班级管理模式实践与反思[J].学校管理,2021(3).

(作者单位:盱眙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核心素养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