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瑛 文卫民 沈颖利
(1.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2.长沙市望城区韵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2)
“陶艺制作”是工艺美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陶瓷材料以及工艺制作的要求与创作方法,使学生掌握陶瓷语言表现的各种方法及工艺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才能。2014年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线上资源建设,2015年开始陆续在长沙理工大学在线课程平台、学银在线以及中国大学MOOC平台运行,上线运行以来,平台注册1万余人,包含有本校、其他高校及社会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该课程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5期在线教学,充分运用在线平台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移动端“学习通APP”,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访问量近300万次,学生兴趣强烈,反映良好。通过几年的建设与不断完善,2020年该课程被认定为湖南省线上“金课”。
“陶艺制作”改变传统的教授示范模式,从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专业性强,动手性强,在授课时,教师通过理论讲授与形象生动的示范,从基本的操作进入到艺术创作,设计与工艺相结合,尝试不同制作工艺、制作手段,通过实践去了解和掌握其制作特点,增强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发展。但在目前大学的工艺美术课程(如“陶艺制作”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尤其是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技术,结合传统审美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工艺实践相结合。为了改变上述不足,在“陶艺制作”课程中把对陶艺文化的了解与实践技能提升作为重要目标,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创作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体系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展开。在课程的设计安排上,教学团队将陶艺从一块泥到精美的艺术品的工艺过程作为主线,理论讲授与实践示范相结合,结合案例分析,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与创作手段,让学生具备能独立创作陶艺作品的能力。在教学理念上,从美学原理出发,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对传统既传承又创新,同时,教学团队也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完善,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旨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传播。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1],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是课改深化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本保障。课程资源是具有育人价值的能转化为课程组成部分或支持课程实施、保障课程效果的资源形态[2]。课程资源是开展在线学习的基础,对于线上“金课”尤为重要。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本保障,知识点是资源组织与传递的基本单元,在组织课程资源时,应根据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特点,系统化分析教学内容、层次及联系,建设在线课程资源,不仅要重视数量与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源与学习的完美契合。“陶艺制作”的在线课程不仅是把陶艺制作视频简单地搬到了线上,而是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陶艺制作”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
“陶艺制作”课程资源分为微课、资料库、专家库3个部分。其微课主要内容包括陶艺概述、陶艺的成型方法、陶艺装饰等内容,通过几个期次的学习,课程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更增加了学生的作品、成果专辑和疑难问题解决专题。通过教师团队的走访调研、教学研讨会、教学数据分析,从教学设计到专业拍摄剪辑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并到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铜官窑等地实地采风考察,让课程结构更加立体,内容更为丰富。该课程的系统资源以“工匠精神”贯穿,分为匠人、匠心、匠艺、匠魂4个主题,分别是作品库、设计素材库、制作视频库、成果展示库。既有海量的优秀陶艺作品、赏析类、制作类视频、动画演示设计素材,也有该课程近1 000页的多媒体课件,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学习。课程设置线上专家库,既有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也有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更有传统工匠的加入,通过直播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践行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增强民族自信的课程目的。此外,还引入了全新的仿真化的实践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学生实践环节的难题,也解决了“陶艺制作”课程以往实践环节中的主要难题,学生可随时随地地开展实践环节的学习,这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
在课程资源建设上,也要注意发挥地区优势,在教学中通过融入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对本土工艺美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也能够作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影响到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其他课程当中。如“陶艺制作”将长沙窑文化和醴陵釉下五彩作为重要的章节,在理论上进行讲授,在实操部分进行运用,让学生对湖湘陶瓷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作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人们有责任让这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下去,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同时也为湖湘陶瓷文化传承发展找到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中思想文化传统更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与道德结晶。现阶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是教育理想的升华与创新,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传播传统优秀文化十分必要[2-3]。
工艺美术课程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朴素思想,尤其在利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们通过对作品进行欣赏,对工艺进行学习,可以很好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养分,提高思想情操、专业技能与审美水平。在“陶艺制作”课程教学中,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充分发掘工艺美术线上“金课”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切实达到育人成效[4]。
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专业课程教育旨在把握“个人与科学的关系”[5],课程思政重在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在工艺美术专业线上“金课”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授课内容,制定专门的课程思政案例集,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安全环保意识、职业素养、合作沟通、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充实,重难点清楚,方法得当,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达成良好的预期教学目标和效果。通过案例融入实践,既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其探索发现的能力,通过学生充分参与并调动其实践积极性,培养其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意识。如:为“陶艺制作”特别编写的思政案例集,从陶艺的材料出发,提出一块泥的可贵,说明陶艺是金、木、水、火、土的完美结合,重视资源与保护环境;通过制作过程中陶艺的工艺性,了解各种成型方法的繁杂与难度,如捏雕匠人高超的工艺技能,强调敢于探索、执着钻研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赏析传统与现代的陶艺作品,如五大名窑、元青花、清珐琅彩等,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与修订案例集;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从中感受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学习的本质,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美教育人、以美感化人,同时积极倡导中华民族的美育精神,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去继承和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质,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载体,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国的大工业建设服务并贡献了极大的经济价值[7]。工艺美术专业具有实操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点,开展在线课程难度较大。传统教学考核可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作品或课程设计成果来实现;而转换为在线课程教学后,课程考核存在较大的难度,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判定、学生考核方式如何开展,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于工艺美术专业的线上教学手段及受到广大学生欢迎的课程平台,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彰显课程的育人目标与功能作用,寻找和挖掘工艺美术专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系统化地将在线课程与本地化课程有效整合,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结合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科特点,探讨线上“金课”的建设与学习成效的关系,调整教学策略,从微观角度分析线上“金课”应用的方法、步骤、交互方式等问题,从而有效地推动长沙理工大学工艺美术教育教学,去解决在教育传承、文化原创、设计创新以及全球化、市场化挑战中面临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的主要内容认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对接线上教育资源,探索教育的新方式,这是高等教育线上教学的新的政策导向。新冠疫情以来,与在线教育相关的词汇如线上教育、金课等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和技术方面,而关于具体学科和课程体系的线上教育研究较少,尤其是与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工艺美术专业,对于如何将在线课程与传统工艺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还尚未有全面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金课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资源设计不合理、缺乏技术设备、视频录制效果较差、教师缺乏责任心等。为了建设好优质金课,高校及教师需要在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按照“金课”建设标准加大投入。要在“金课”建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目前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瞄准“金课”建设的主要核心基本点,考虑到长沙理工大学课程建设中的要求,全面优化、提升课程考核的环节,这也是高校目前提升“金课”水平容易被忽视的主要环节与问题[8]。现阶段,工艺美术的线上“金课”不仅是基于技术基础、教学资源,而且对于教师的责任心、教育理念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坚持与努力,既要从工艺的造物观念、技艺等角度审视历史,又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促进工艺的传承发展[9]。在“工匠精神”的文化背景下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一方面有效地推进长沙理工大学工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另一方面将有效地推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