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楷 朱加莹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社会历史中延续下来的,在五千年的历程中成为中国独特的标识,具有特定的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感,还是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亦或宽厚仁和的豁达气度、发奋图强的进取精神,其中的育人价值都显而易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
美育即审美教育,任务是培养广大群众的审美能力,其内容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手段给人们以情感的熏陶,根本目的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美好心灵,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美育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之一和不可缺少的方面,又是教育科学中具有独立意义的一个重要分支[1]。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的育人作用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2]。
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美育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实施美育工作道路中,为更好地发挥美育功能,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要之举,应创新教育改革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供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社会文化发展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从西周周公制礼作乐、以事教化开始进入美育的自觉阶段,到西汉时期,《乐记》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美育理论,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学。近代以后,蔡元培、王国维引进西方理论,抛弃传统的封建色彩,建设了中国自己的美育观。新中国成立后,在“两为”的思想指导下,美育扛起了以艺术服务大众的旗帜,以极大的热情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步入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的新提议进一步强调了美育工作的普遍性意义,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赋以积极的力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从更高站位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深化,将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3]。
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坚实文化背景,就高校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不断提供养分;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美育工作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仁爱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思想渊源,“仁”与“爱”也是儒家美学的核心,儒家追求仁义,以“仁”为本,“仁也者,人也”被孔子视为最普遍、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品质,“宽仁之道”“乐善好施”等皆为其中的珍贵品行,在美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美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方向息息相关,仁爱价值观为当代美育工作提供有益资源。
美育可以致“仁”至“爱”。“真、善、美”中的“真”即正即纯即公,只有正直、纯洁、公平的人才有善和美;“善”即“仁”,“仁”的核心是“爱人”,归根结底便是“善”;“美”是指人性所有优点的外在张扬。“真”“善”与“美”,真善为本质,美为表现;真善为根,美为枝叶。育美可以育真育善,即育“仁”。将仁爱价值观融入美育文化建设,推动美育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强化高校美育的文化底蕴,从而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实吸引力。
爱国价值观是指对自己国家的推崇和肯定,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的原因便是在历史长河中早已形成的爱国价值观。作为每一名中华儿女积淀至深的美好情感,爱国价值观早已成为捍卫祖国尊严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宝贵品格。高校聚集了大量的知识和人才,更应重视对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始终秉承爱国价值观,坚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传统,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价值观,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其转化为美育资源,有助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礼仪价值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仪价值观中,个人的外貌、形态等外在形象都会受到制约。行为不光要表现得体,更要展现个人的独特美。礼仪价值观的根本在于审美教育内涵,个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美更多的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价值观将美学理论充分运用在礼仪学习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更好的价值观、培养礼仪人文美。通过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掌握基本礼仪知识,在实践中掌握自律等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对学生未来生活大有裨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淀而来的,它不光产生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是在漫长的历史兴衰中吐故纳新,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不断发展充实中展现出自身的新的内涵和生机。
现代审美教育认为,人的身心对环境的感知与联结最终形成稳定的审美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仅是固有审美知识的实践者,也是自我审美意识和观念发展的推动者[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但要真正体现其在高校教学实施中的价值,必须立足于当前其在设计教学中应用的现状,结合新时代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设计行之有效的应用方案,实现其现代化构建。
课程教学是美育育人的主渠道,拓宽课程领域,创新教学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创新,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和高校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来展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通过相关制度管理保障课程实施。具体而言:一方面,应该积极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从而使课程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使美育的整体内涵得到丰富。如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于2017年建立起木偶戏基地,在非遗课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木偶制作、剧目创作等,建设出集课程、基地、社团等多种平台于一体的美育特色教学课程,让师生在课程教学的同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利用线上教学的资源优势,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线上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之外充分理解传统文化艺术价值,进一步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东北大学大学生慕课“书法课堂”为例,上线运行8个学期,选课学生达到12万余人,采用线上互动、线下实践的教学方法,重视并充分利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在设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审美发展的艺术演出来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高校美育的整体成效。在美育实践中,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当地文化优势,设计与当地文化相关的艺术展演形式和实践活动。如苏州大学在艺术展演方面,学校根据校友丁香烈士的真实故事组建团队编创原创话剧《丁香·丁香》,歌颂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传承红色精神[5]。在美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艺术演出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传承文化经典,开展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审美活动,营造美育氛围,提高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展示展览、红歌演唱、高雅音乐传唱等艺术演出,更好地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艺术演出中的创新应用,全方位地增强高校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能力与认知水平,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和欣赏水平。
社团活动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平台,对其进行创新应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全方位将美育观融入社团活动,比如以各个革命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学习革命精神,以爱国价值观为思想依托,积极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同时,迎合当代学生审美心理,结合高校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高校所在地的民俗及地域文化,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如传统木偶戏等,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举行传统文化节,如书法、国画、汉服展示等,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交流中激发对美的渴求和向往。高校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社团活动中的创新应用,从校园生活中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需以课程教学、艺术演出、社团活动等方面为主要抓手,切实有效地提升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又必须与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模式。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方能使优秀传统文化传得开、文化审美育人立得久。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6]。当前国际形势下,新时代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要求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最大作用,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便是一项重要举措,一方面,通过审美教育,使新时期的大学生感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美育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能够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创造性,让传统文化大放光彩,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而培育出具有思想性、实践性的高校教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素养、道德规范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中,为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所包含的仁爱价值观和爱国价值观、礼仪价值观等文化品格,为新时代中国精神供应了宝贵的资源,形成了社会美育观。社会美育展现的是以多层次与多样化特点面向大众,这种大众性美育相较于学校美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方式能更全面地普及艺术知识,增强观察美、欣赏美的习惯,是形成“拓展精神意识的力量,激发人本主义的洞识,表现人类的自由,充盈人类的精力和培养人类的超凡力量”的不可或缺的美育形式[7]。
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中积淀而来的,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一致,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是以美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推进美育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必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对于国家建设而言合格的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新时代背景下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它所包含的民族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质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多元文化精髓。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不仅是高校美育育人的重要举措,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中华民族在美学实践中得到的文化真谛,既提升了高校师生的文化内涵,又回归了高校育人的初心。高校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接受文化洗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是高校美育的精神内核,将其融入教学改革中,可以丰富高校办学理念,规范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要立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从而强化审美和创新能力,在美育育人的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教学,将传统文化内化到审美主体中去,进一步实现以文化人的美育目标。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倡导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格,要始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创造力。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蕴含的人生价值、生活理念等是提升学生的精神信念、思想品德的根基。因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必要保障。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启发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寄托,将其根植于审美与创新能力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多角度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既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高校应切实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的价值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和阐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充分运用于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次,高校应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根据课程体系,提高美育工作内涵。在高校教育体制中对待美育建设工作要深化细致,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的积极作用。最后,为保证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的全程可靠,高校应健全制度保障、考核保障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在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是高校教育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主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观融入教学改革,彰显美育的中华气派、中华风格和中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