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主题班会活动研究

2023-01-02 00:13于冬梅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班会家长同学

■ 于冬梅(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

一、“别人家”的孩子班会活动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家长会提到“别人家”的孩子,并将其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对比,总用孩子的缺点去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较,经常说出“你看看人家孩子多听话,都给爸爸妈妈省不少心”“你看人家孩子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名”,虽然大多数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为了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变得更加优秀,但这一行为却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也是家长最让孩子无法接受的几个行为之一。

在教学管理中笔者遇到了这样的故事:前几天听广播,听到一位学霸女孩吐槽她的母亲伤害了她的自尊,总拿别人的长处打击她的短处,她妈妈曾对她讲:“你的体育成绩真是糟糕透顶,你看某某某体育考试能拿满分!”学霸妈妈口中都有别人家的孩子,何况成绩平平的学生们呢?正好有学生来告诉我,有同学抄作业了,一边抄还一边嘟囔:“反正我不如别人成绩好,我就抄作业。”我心有所思。

一方面,素质教育在教育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由于招生与考试无法分离,分数仍然是学生进入学校的主要标准,很多家长仍然持有“分数至上”的观念,将“分数”与“升学”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另一方面,每个家长嘴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而每个孩子恰恰很不愿意从自己家长口中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负面语言,很容易打击到孩子,很容易启动孩子的防卫机制,造成逆反心理的出现,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心理学研究表明,坏比好更有力,那些负面的情绪、情感和记忆会比正面的影响更大。所以,一方面引导家长要用平和的心态、正面的语言欣赏、鼓励孩子,保护好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理性的对待家长的处理方式,学会跟家长有效沟通,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笔者以“别人家的孩子”为主题召开班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二、活动现状

在组织“别人家的孩子”主题班会前,搜集了较多资料,其中有一些孩子在面对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对比的问题时,表示非常的烦躁,大多孩子表示对这个话题非常反感,“父母总用其他孩子和我比,这既增加了我的压力,还会让我经常出现烦躁的情绪,感觉我生命中的很多时间都用来和其他孩子比较了”“为什么父母总希望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这样真的太累了”“为什么我没有权利将父母和‘别人家’的父母来比较,我从来都没有羡慕过”,等等,通过对学生的这些回答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心理想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想做独立的自己,但是父母的期望和比较,会让其承受着极大的学习压力。

三、“别人家”的孩子给学生带来的问题

首先,家长若经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会让孩子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爱是受到条件限制的,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内心出现不高兴、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有部分家长总用孩子的缺点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相比较,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怎样都无法达到家长满意的标准,不仅影响他们将来与他人的交往,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还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致使他们很难成功完成一件事情。

其次,学生经常被家长用来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会使他们认为父母不在意自己,因为在家长心中“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己好,自己比不上他们,比起自己父母好像更喜欢其他孩子,所以学生会有意识地做出一些不良行为,以此来引起家长的关注,而这时父母却会认为孩子非常顽皮不懂事,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再次,家长经常提到“别人家”的孩子,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只有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和喜爱,而抱有这种心态成长的学生在面对自身的缺点时会很难接受,同时对于其他人身上存在的缺点也无法接纳,无法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甚至会在不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些学生会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超过别人;有些学生会想方设法让他人在进行某些事情时出现错误,从而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还有些学生会将重点放在发现和提出别人存在的错误上。上述的种种行为均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因为家长总是喜欢将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所以这些学生也会产生攀比心理,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喜欢和他人进行比较,这种盲目攀比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四、“别人家”的孩子班会活动的开展

到了班会时间,笔者走进教室,随即开始按计划展开班会。

第一环节:“吐槽”。给同学们一个直抒胸臆、说出心里话的机会,让情绪得到释放、调节。

笔者问道:“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别人家的孩子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听说过。”笔者问:“在哪儿听说的?”同学们大声说:“家长口中。”笔者又问:“你们听了有何感受?”此话一出,教室里就像点燃了一串鞭炮,马上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表达心中感受,彼此理解,互相安慰,同学们空前的亲密团结。大家的发言总结如下:

(一)家长的嘴边总是挂着:“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多优秀,你应该多向他学习,多看书多学习。”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

(二)家长总是夸赞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很少夸奖自己,很多学生可能对学习有较高的兴致,但在听到这种话后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三)有的学生提到,若是考试成绩好,那么家里就一片欢笑;反之,若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么家里便阴云密布,家长就会拿出“别人家”的孩子展开教育……

第二环节:“问题引领”,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同学们理性思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在同学们讨论结束后,笔者提出了问题:“同学们,对于你们的感受我非常理解,家长经常在自己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心里一定会不舒服。现在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的几个问题,并进行思考。”具体问题如下:

1.家长是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而不喜欢自己吗?

2.家长对别人家的孩子进行称赞的目的是为了贬低自己吗?

3.为什么家长经常提起别人家的孩子?

同学们静静想了一会,开始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总结如下:

(1)家长一定是爱自己的孩子,而对别人家的孩子进行称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贬低自己的孩子,常常提起别人家的孩子也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的成绩能够进步,越来越优秀,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为人中龙凤。

(2)父母很爱自己,作为子女应该感恩父母,不应该顶撞他们。

在总结学生的想法之后可以发现,他们内心明白父母经常提起别人家的孩子是为了激励自己,并且学生都懂得感谢父母,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同学们表示虽然知道家长是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但还是不愿意父母经常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有同学说道:“怎样家长才能不再说别人家的孩子?”这时我便呼吁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此问题,顺利进入第三环节:解决问题。引导同学们理性沟通,理性解决问题。

有的同学表示如果自己足够优秀了,那么家长便不会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平时非常努力,但得到的成绩还是没有达到预期,不够优秀,不知道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时L同学也提出自己平时也很努力,但其他同学却开始笑了起来,我便抓住机会让同学们针对平日努力进取却没有进步的学生和L同学的情况进行思考:他们该如何改变才能让家长不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同学们在安静思考过后,班长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于平时努力却没有收获的同学,在平时可以多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付出的努力,得到他们的理解,家长在知道后一定会表示理解,并帮助自己的孩子缓解学习压力,一起想办法帮助他们进步。对于L同学这种情况,我建议他可以静下心来和家长谈心,告知父母自己对他们经常提起别人家的孩子时的看法,让父母明白这种行为会打击到自己的自尊心,同时L同学的学习态度也需要转变,更加认真、坚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话他的成绩一定会取得进步,那么父母自然就不会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了。”L同学听了班长的发言后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希望班长在之后可以经常提醒自己,这时,我向L同学提出了问题:“那么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不再让父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了吗?”L同学回答:“我会先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怀着感恩父母的心理智看待这个问题,并找机会和他们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们听,不需要再用别人家的孩子激励我。”此外,L同学还表示自己会合理规划学习任务和课外时间,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并让父母对自己进行监督。在我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积极讨论中,L同学的问题被顺利解决,其他同学也明确该如何面对“别人家的孩子”,班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开展的建议

在这次“别人家”孩子主题班会结束后,我针对此问题向学生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家长看法,不以成绩评价学生

家长应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将这一优点放大,充分体现出自身存在的优势,同时不要只将注意力放在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差距上,更应看到孩子取得的进步。并且,家长不应用学习成绩限制孩子的发展,盲目对比学习成绩只会让孩子的个性特点被磨灭,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二)正确认识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性

家长应承认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每个孩子在性格、爱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很多家长都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对比,这便是忽略孩子之间的差异。因此,家长应明确并尊重这种差异,帮助孩子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家长还应明白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差距,父母应该从孩子的个性特点出发,发展孩子身上存在的长处,不应提出太难实现的要求,应多予以孩子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三)尊重孩子的天性

家长应尊重和欣赏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不同的,家长不应看其他孩子正在学习哪些技能就让自己的孩子也跟风去学。父母需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方法,以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培养和教育孩子,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孩子取得相应的收获。

(四)突出孩子个性,培养孩子技能

家长应培养孩子的个性,并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引导孩子对其他孩子身上存在的优点进行学习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自身个性的培养。家长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自己的思想,不要用挑剔的眼光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应多用欣赏的眼光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帮助孩子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引导孩子进行反思,正确看待“比较”

家长应教会孩子反思,引导孩子和自己作比较,不要盲目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如“我如今的表现怎么样?我自身的优缺点是什么?现在的我和之前的我相比进步了吗?我应该听取父母、教师或朋友的建议吗?”等。另外,如果“别人家”的孩子在某方面的确有可取之处,应先肯定自己的孩子,再有效建议他们对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六)学会换位思考,增加孩子的信心

家长应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孩子经常拿自己和其他能力强的人作比较,自己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另外,可以将自己的孩子看作“别人家”的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予以他们鼓励和肯定,长此以往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进而推动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发光发亮。

(七)发现他人优点,虚心学习

家长应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学习,将他们当作推动自身进步的动力,但一定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们作比较,向优秀的人学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反之,比较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家长还需要告知孩子应该尊重身边每个看似平凡的人,并真诚对待每个人,不要随意轻视他人,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总之,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之间不存在可比性,从性格方面来讲,有些孩子外向活泼,有些孩子沉默寡言,性格没有好坏之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标志着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对获得认可有了更高的要求,是通过这种现象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成长。就像一枚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是生命。我们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引领孩子、帮助孩子找到阻碍成长的绊脚石,和孩子一起搬走它,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班会家长同学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家长请吃药Ⅱ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