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梦晗(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徐州市)
通过对学历单制作的案例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对提问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中对于提问的利用方式不正确,导致提问产生误区。例如,部分提问的主要目的为: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打瞌睡、走神、做小动作、偷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利用问题进行优劣等生的严格划分(将简单问题留给成绩薄弱学生、将较难问题留给优等生……)、“作秀式”课堂提问(为营造看似活跃的课堂氛围,提一些无效问题拖延课堂)。从问题本身出发,本文主要将课堂问题归纳为普遍存在的三个误区:提问指向不明、提问质量不佳以及提问模式单一。针对这三个提问的误区,根据提问流程,分析其内在原因:分别是在发问前缺乏情境创设、候答中缺乏启发引导以及理答时缺乏及时反馈。
1.提问指向不明
提问指向不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缺乏目标或是提问目标不够明确。卢正芝在《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一文中提道:教师为了看似热闹和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行简单、重复以及随意的提问,大多数的提问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
【案例】教师展示图片(三幅以新时代为主题的手抄报)。师:你们能从图片上看到哪些信息?生:关于新时代的手抄报。
这样的问题设计十分随意,问题的信息太宽泛,指向不明确。学生在回答时可以从多个不相关的方向进行回答,容易打散教学进度,导致后续教学无法推进。表面上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了图片,创设了教学情境,实际上无法指向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
2.提问质量不佳
提问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提问不加以设计,没有能够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问问题的类型多以知识型和事实型问题为主,缺乏思考型问题,教师提问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不关注能力的培育,只管提问不管提问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过渡环节,成为凑满课堂教学时间的手段。
【案例】教师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师:请同学根据视频内容说出新时代的特征。生:(打开书本,照着念)新时代是...
这样的问题设计在书上可以找到明确的出处,不需要通过思考便能得到答案,导致学生身在课堂但是心不在课堂,游离于课堂之外,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在简单的问题中深挖内部知识的逻辑,正是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中需要思考的。
3.提问模式单一
当下思政课的提问模式多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为主,少有学生会主动在课堂上提问。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提道:“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的学生,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有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学生普遍存在年级越高问题越少,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我们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学生不敢提问或是不愿提问,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默认学生按照教学模式进行,甚至连问几个问题、在哪个环节问问题都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案例】我们家乡的“小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国家这个“大家”有没有发生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从视频中寻找答案,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教师总是习惯提前准备好几个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容易让学生掉入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陷阱”,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视频或是书本的感知能力,只能靠教师将知识“喂到嘴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和提问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可以分为发问前、候答中以及理答时。发问前是指教师的问题准备阶段,包括提问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学生预设的回答内容;候答中是指教师对于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考状态;理答时是指学生在回答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后,教师的一个反馈情况,包括给予学生的鼓励、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以及对问题的补充解答。下面主要从发问前缺乏情境创设、候答中缺乏启发引导以及理答时缺乏及时反馈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1.发问前缺乏情境创设
提问指向不明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发问前,缺乏对于情境的合理创设。提问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时,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相关感性经验,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进而让问题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建立联系,学生回答时才会有话可说,有明确的回答指向。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好对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里回答对应的问题。
2.候答中缺乏启发引导
提问质量不佳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候答中,缺乏对于学生的启发引导。所谓高质量的问题是指能够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时学生对于问题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思考,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启发。在候答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准备回答的思路,根据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类似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思辨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作为领路者,一定要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答题状态,而不是冷眼看课堂,冷漠看学生。
3.理答时缺乏及时反馈
提问模式单一的原因在于教师理答时,缺乏对于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鼓足勇气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渴望得到教师回应和鼓励时,教师的忽视导致学生把课堂的提问当作一种负担,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提出质疑。只有教师及时反馈,学生才会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根据“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的学历单制作流程,对高中思政必修一教材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课题进行学历单设计。这一课题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新时代 新面貌》《新时代 变与不变》以及《新时代 最美奋斗者》。在《新时代 新面貌》中设置观看视频的情境,在《新时代 最美奋斗者》中设置角色扮演的情境。在设计过程中,教学提问作为教师贯穿整个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技巧,衔接整个教学流程,并推动教学内容的正常开展。下面将情境中设问激疑、活动中设问启思以及评价中设问反馈这三个方面的对策穿插在本次学历单的设计中,以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方式来灵活处理一些生成性的问题。
情境中设问激趣是指教师设置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在情境中的兴趣,进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搭建脚手架。以学历单的第一个任务中的问题为例。学历单任务一是:《新时代 新面貌》,提问:请同学结合课前已经进行了的“观察徐州市新面貌”的社会调研活动的实践经历,谈一谈徐州市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搭建起感性经验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引起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兴趣,保持一定的学习热度。
发问阶段:把握好提问的时间,在导入环节后提问让学生展示课下调研的成果,把课堂交给学生;候答阶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梳理自己的答案,培养学生答题的逻辑性;叫答阶段:给学生自由空间,自由举手发言,教师应该照顾到教室里各个方位的学生;理答阶段:作为开放型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在反馈时应以肯定学生的回答为主。作为本课的第一个问题,以调动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为宜。
活动中设问启思是指在活动中教授重难点知识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以学历单第一个活动后的提问为例,在观看完视频《厉害了 我的国》之后,根据同学们在情境中感受到的震撼场面,谈一谈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变化并总结新时代的特点,五分钟小组讨论之后,派各组代表来回答。
发问阶段:考虑到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让小组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给定时间内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专注力;候答阶段:鼓励小组的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活动中充分思考;叫答阶段:尊重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由代表进行发言,展示本组思考后的最佳回答;理答阶段:因为涉及知识点的讲解,需要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引导,与书本的知识相结合,达到书本知识是由学生口中说出来,而不是由教师念出来的效果。
评价中设问反馈是指在学历单的评价环节,通过提问方式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部分的提问应该注重知识型问题,检验学生对于重难点的学习情况。在第一个活动结束后,教师对于总结知识点进行再次升华内容,提问学生进行反馈,看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问题:根据多媒体上展示的“新时代手抄报”,谈一谈新时代的意义,大家可以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发问阶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过知识点后,再次提问;候答阶段:观察学生对于这次提问的状态,是抬头眼神坚定还是低头沉默不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于这次知识点的学习程度;叫答阶段:关注不同状态的学生,邀请他们来回答问题,做到一视同仁,可以点举手积极的学生,也可以点躲在边缘那些默不作声的学生;理答阶段:对于学生回答后的反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来回应,以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宜。
经历对学历单提问两次设计的过程,进一步对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进行教学反思,产生围绕材料,科学预设;结合生活,经验为主以及创设情境,生成反馈这三种反思结果,为后续实际教学增加经验。
在设计学历单的过程中,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是预设提问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节好课离不开对于材料的选取,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与当下的时事热点相结合,在学历单设计的第二个任务《新时代 新矛盾》中,选取东西部的相关资源进行对比,忽略了当下有一些西部地区在党的带领下已经脱贫,大踏步赶上了东部地区的事实。在这里材料的选取稍显不足,思政教师对于当下时事要高度敏感,对于一些信息的传递更要高度警觉,只有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才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问题预设。对于这部分的处理可以换成别的更加贴合时事的材料,譬如城乡的医疗资料或是教育资源方面发展仍旧是不平衡的,而科技方面则是发展不充分的。
提问的关键是学生对问题的参与程度,如果一个问题出现,学生一片沉默,说明这个问题一定不是好问题,沉默率和低头率都是学生对于课堂有效性最真实的检验。所以在提问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围绕学生的实际经验进行提问。在学历单设计的第一个任务《新时代新面貌》中,通过设置课前“观察徐州市新面貌”的社会调研活动,一下就把学生拉到了社会大课堂中,让学生充分观察身边事,通过对家乡的观察拉近学生与书本知识的距离,这时进行稍有难度的提问,效果最佳。教师要善于运用本土化资源,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生长点,让书本知识贯穿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之中,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效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而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有效提问。新《课标》中将高中思政课定位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历单设计的第三个任务《新时代 奋斗者》中,设置了一个“角色扮演”采访的情境展示,由学生自由选择新时代奋斗者的角色和采访者的角色上台展示,学生通过自己的所看所感进行扮演,模拟经历了奋斗者的一天,并由另一位进行采访。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到这里的课堂提问已经变成了学生问,学生答的模式,丰富了课堂提问的模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