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月秋(吉林省德惠市松花江镇中心小学)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困生普遍存在于不同阶段的教学中,这不仅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关,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教育公平,要面向每个学生,为学生营造公平、统一的教育生态环境,所以教师要提高对学困生群体的关注,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加快学困生转化的步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进行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还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与城市教育的发展相比,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制约问题较多,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有利于明确当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探寻问题存在的根源出发,制定针对性的发展计划,完善农村小学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首先,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教学设施尚未齐全,相关设施的建设相对薄弱,即便相关部门和政府每年都会在农村学校的建设中投入较多的资金资源。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多,学校数量多,无法在短时间内,使所有的农村小学完善教学设施建设,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小学的发展需求。另外,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运用在农村小学还未实现普及,而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趋势,这也加剧了农村小学的发展难度,为农村小学的教学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其次,生源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为了提高生活条件,满足生活需求,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外溢,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大部分家长都会将孩子带在身边,使得农村地区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近几年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农村生源数量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教学资金资源的投入,同时也会制约农村地区小学发展模式的规划。
再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关系到教学质量。由于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教师和家长有较强的依赖性,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正确地帮助和引导。但是因为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艰苦,很难吸引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来任教,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城市的学校,因此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发展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学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文化水平的影响,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认知偏差。要知道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教育场所,家长的言行和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孩子性格的发展和人格完善,但是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教育职责归结于学校和教师,导致农村地区的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另外,当前农村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直接监护人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老年人对孩子的溺爱,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学困生群体,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重要的工作内容。学困生主要表现为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贪玩懒惰。这一群体的学生大部分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上的自律能力有限,无法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这同时也限制了学困生的智力发育。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转化,在教学上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掌握学困生的成因,在这个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转化策略,从而加快学困生的转化速度,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困生普遍存在于每个班级中,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班主任、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要从了解学困生成因出发,探寻学困生形成的根源,以便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将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归结于四大方面,分别为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具体地概括如下。
在新课程持续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将学校教育覆盖得更加全面,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的办学条件有限,除了知识教学外,其他方面的教学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法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之在高标准的要求下,逐渐学习吃力,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慢慢跟不上学习进度,直至产生抗拒情绪,最终沦为班级中的学困生。
新时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学生进步的促进者,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教师要注重进行角色的转换,从应试教育理念中脱离出来,主动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农村地区学校的发展相对城市学校落后,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大部分青年教师远而避之,一部分在农村小学教学的教师专业能力有限教学思想相对落后。习惯性地以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主,喜欢关注学习上进的学生,忽略了对学困生群体的关爱,这样的行为会打击学困生的自尊心,使其越来越厌恶学习,也加大了学困生转化的难度。
在农村小学的困难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期间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年事已高,文化水平较低,虽然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在学习上无法进行知识上的辅导,而小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较大,在缺乏家庭助力的情况下,学习进步速度缓慢,制约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渐落后,发展成为班级中的学困生。另外,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言行上起不到表率作用,这也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个体差异现象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因为受到遗传因素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智力发育水平都不相同,这也是造成学生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这时在班级中就会形成“两极分化”现象,智力发育较快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消化速度快,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和发展。而智力发育缓慢的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偏弱,需要教师进行耐心地引导,才能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如果个体差异长时间得不到弥补,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继而发展成为学困生。另外,学困生的成因还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关,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
学困生的转化是学校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后,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转化,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以便更好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上,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有意识地提高对学困生的重视,根据学困生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困生,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提高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助力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一方面通过课堂互动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困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学情,洞悉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惑,鼓励学困生提出疑问,便于课下展开一对一的学习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维持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不打击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同等的尊重和关爱,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来说有促进作用。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综合考虑学生的潜力倾向,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摆脱“一刀切”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有效的转化途径,所以农村小学在进行学困生的转化时,要注重教学改革的实施,在实际的教学中渗透分层教学,使教学结构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进行层次的划分,在掌握班级中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洞悉学生的学习潜能,本着公平公正的分组原则,做好层次划分工作,确保层次划分的科学性。注意不要以成绩为划分参考,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切勿打击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以在部编版教材《秋天的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优等生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雨的喜爱,深化学生对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针对学困生,要从巩固基础做起,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困生积累字词,扩展学生的词汇积累量,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缩小学困生与优等生、中等生之间的差距。
从小学生身心发育规律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虚荣心,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许和表扬。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将其运用到学困生的转化上,满足学困生的“虚荣心理”,首先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当学困生重拾学习信心后,教师要注重学习榜样的树立,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助力学困生的进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例如,在课堂上多为学困生创造发言的机会,有意识地提问学困生,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强与学困生的互动,给予学困生恰当的鼓励,尝试让学困生迅速融入课堂,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利用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组织“学习经验分享会”,让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活动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榜样力量,帮助学困生掌握便捷的学习方法,带动学困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性格发育、习惯养成、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助力,与家长默契配合,构建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可有效加快学困生转化进度。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中,家校共育的途径日益广泛,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以便掌握学困生的整体情况,为了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
例如,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沟通平台。打造家庭、学校互动的信息化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方针,共同商讨实践活动的组织流程,可显著提高沟通效率。当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时,还可以及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出有效的调整。针对学困生的转化,家长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在学校和课堂上表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同时为教师提供转化建议,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小学的发展来说,学困生的转化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面对有限的办学条件,教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提高对学困生的重视。并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深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探索行之有效的转化对策,促进学困生的学习和发展。另外,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获得家长的默契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降低学困生的转化难度,提高学困生的转化力度,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使其快速地融入班级学习中,实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