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饭,那是真滴“皮”

2022-12-28 03:19极物君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鸡皮猪皮胶原蛋白

极物君

有句老话说得好:“吃肉不吃皮,思想有问题。”诚然,比起底下那层被人奉若精华的肉以外,皮的存在就略显多余,有时甚至会被直接抛弃。这总让各种“嬉皮士”痛心疾首——“明明这些皮烤着吃,炸着吃,炖着吃,焯着吃……哪种不是一等一的好味道!”

柔皮 软糯似水,一抿封喉

粗厚的皮下,白花花的脂肪颤颤巍巍,散发着罪恶的气息,难免叫人望而却步。但经过“焖煮”的魔法之后,时间与高温的催化,使得猪皮中的胶原蛋白失活水解,裂解成明胶化入汤汁,成为自然的增稠剂;皮下的脂肪,也不忘与炖肉时添加的香料紧紧结合,放肆地吸取着各种脂溶性风味物质……最终,猪皮保留着一点点嚼劲,淌出的胶质勉强维系着皮与肉的连接。皮下脂肪则成了滋味满溢的棉花糖,只待完成入口即化的幻变。

东北的猪皮冻,也给猪皮“罪恶的一生”带来了温柔的救赎。越冬杀猪剩下的猪皮收拾干净,要耐心地将脂肪剔除,而后细火慢熬,直至胶质潺潺流出,最后再将熬出的汁水扔到数九寒冬的户外冷凝,一盘“冻”人的猪皮冻才算大功告成。

爸爸们嘬口小酒,来几筷子蒜酱拌猪皮冻,越喝越有;妈妈们爱它晶莹剔透,满满胶原蛋白;小朋友好不容易夹起一块皮冻,顿时被入口即化的口感迷住,继续苦练筷子功;牙口不好的爷爷奶奶,也能樂呵呵地吞下那素雅清新的滋味……

脆皮 人之初,就爱一口脆

为了成就脆皮,需要下点狠手:因为水分会阻碍温度的升高,而脂肪则会始终留有绵软的口感,是为脆皮的两大天敌。唯有将它们从肉皮中逼出,才能得到令人心醉的酥脆口感。

要从茫茫中国菜里竞选脆皮代表,北京脆皮烤鸭一定能排得上号。夹起一片鸭皮轻蘸砂糖,酥脆的鸭皮夹杂着颗粒感滑入口腔,发出“咔嚓”一声的清澈响声,激荡起味蕾的阵阵愉悦……

酥脆过人的背后,用脆皮水挂糖色和炽热炉火的熏烤铺垫必不可少。脆皮水,一般由糖、酒、醋、水等调制而成。其中的糖在充分加热后,会发生脱水反应。一只只鸭子在烈火中涅,燃尽了鸭皮下的脂肪,方才得到这段“咔嚓咔嚓”的愉悦旋律。

而在乐山美食界静听,同样能听见脆皮“咔滋咔滋”的召唤。传说,“响皮”诞生自四川江畔某位纤夫的巧思。这纤夫平时囊中羞涩,充其量买些便宜肥猪肉熬油,可这皮也不舍得丢啊!某天他一拍脑袋,将猪皮的油脂刮得干干净净后焯水,等晾干水分之后,再用噼噼啪啪的热油炸得金黄起泡。这“我炸我自己”的尝试,不经意间造就了吃皮界的又一声巨响。

爽皮 皮之第三极

爽皮不仅能通过咀嚼带来双颌的欢愉,还添了几缕回弹的余地,可在齿间多作玩味——比如说海南东山羊,皮爽到宋朝皇帝都钦点它当贡品。

羊肉简单切块,只用清水和盐煮开,就已经特别美味。瘦肉自带婉转的甜味,而纤薄剔透的羊皮韧中带爽,上下颌稍一较劲便断裂开来,给予唇齿一点逆反的弹力回馈,迷人至极。

还有一些“爽”皮,需要一些冰水的激发,比如广东人最爱的白切鸡。处理好的鸡,先要在将沸未沸的白卤水里浸泡、起落数次,直到鸡皮略带姜黄,释放出恰好熟透的信号。而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鸡移师至冰镇的水里“过冷河”。一热一冷间,鸡皮快速收缩,变成弹韧的黄金战衣。入口,先是感受到鸡皮与唇齿的微微抵抗,而后是“嘎嘣”一声的清脆断裂,鸡皮收缩时积累的势能一下在口中肆意乱窜……即使再不爱吃皮的人,吃过白切鸡之后也要叹服。

无论是软糯的温柔乡,或是脆口的爆裂感、爽滑的清新范儿……皮,都为肉类的“滋味”提供了至少三种全新的可能性。除却感情上的牵绊、口感上的愉悦,我觉得吃皮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好处——生活已经这么堵了,偶尔“皮”一点,不才更有趣吗?

古月//摘自极物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小黑孩/图

猜你喜欢
鸡皮猪皮胶原蛋白
鸡皮果汁酶法澄清及稳定性工艺
猪皮移植
鸡皮怎么做好吃
黄酒煮猪皮 补虚治贫血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胶原蛋白
营养师推荐:让人保持年轻的猪皮汤
美国肉参胶原蛋白肽对H2O2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胶原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冲啊,去火星
梭鱼骨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