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欢
(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
为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载体工具,2007 年教育部开始推动“易班网”进入高校。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深入实施“易班”推广计划作为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的具体措施。2018 年宁夏开展全区高校“互联网+思政”建设试点工作,成立“宁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2019 年宁夏教育工委、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思政”载体(易班网)建设的通知》,计划采取“两步走”的方式,全面打造宁夏高校“互联网+思政”升级版。随着“互联网+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易班网”逐渐成为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进一步探索易班“校本化”建设路径,对提高宁夏人才培养质量、发展互联网教育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易班网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建设初期融合了论坛、博客、微博等多种主流Web2.0 应用,后期逐步实现了网页端、手机端等多种访问模式,并实现了轻应用开发、优课等定制化功能。目前,全国上千所高校成为了全国易班共建高校,数千万大学生成为了易班用户,覆盖全国32 个省区市。易班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系统工程,通过网络技术搭建校际之间共性载体平台,但具体到每个学校又并非千篇一律,这种通过易班平台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进行个性化建设的成果就是易班“校本化”的具体体现。郑金洲指出“校本”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即要以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导向。二是在学校中,即要树立“自己学校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的观念。三是基于学校,即各种措施工作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校情,充分挖掘学校潜力,释放学校活力[1]。
“校本化”建设是易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国内部分学者和高校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和研究。叶雄坤分析了“校本化”的内涵,提出了以深度整合优势资源、科学构建校本模式等为主要措施的“校本化”需求导向下的易班建设管理模式[2]。吴唐风等人总结了当前易班“校本化”建设的主要模式,提出通过虚拟班级管理、第二课堂、校园生活微社区等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3]。张丽丽等人分析了主体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刚性新需求和主体关注点两个角度提出了易班“校本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4]。陶兴旺等人分析了易班“校本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优两聚三用”的“校本化”建设模式[5]。陈静等人从挖掘易班校园生活服务功能、发挥教育教学优势等方面研究了易班“校本化”建设视角下的网络思想政治育人途径[6]。蒋宇欢等人探索了易班“校本化”的具体举措,提出了基于“易班”平台的网上综合素质测评方案[7]。
一方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用新媒体新技术促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另一方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敌对势力向高校学生传播不良思想更为便利,及时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引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易班作为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的思想政治教育共性载体,立足“校本”内涵,有目的、有计划、有特色地进行“校本化”个性建设,促使共性和个性的结合,这正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
目前,高校易班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泛动员,实现全体学生和学工干部的实名注册,这个阶段目标的实现相对容易,但部分学校采用行政化方式注册,使得部分学生在初识易班阶段就产生了抵触情绪。第二阶段是校园推广。校院两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开展以易班为载体的线上活动,通过活动报名、成果展示、点赞投票等方式,并辅以网薪、易班周边产品等作为奖励,实现快速提升易班知名度的目的,但当奖励减少时易出现用户活跃度降低和用户流失的现象。第三阶段是易班“校本化”建设阶段。这个阶段很难再通过行政化和奖励吸引等方式实现目标,高校要立足本校自身发展需要,充分调研学生需求和兴趣点,编制易班发展整体规划,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开发出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易班功能,这是促进易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阶段,也是破解易班发展瓶颈的有力方式。
一方面,在易班“校本化”建设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下沉学生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可以走近学生,还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开辟服务学生、凝聚学生、引导学生的新阵地。另一方面,在易班“校本化”过程中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网络素质、锻炼信息化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技能。此外,易班“校本化”注重社区平台属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推广到学生公寓、食堂、学院、书院等多个领域,融合教育、管理、服务等多项功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更加广泛,是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载体。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类交互式软件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化发展模式,用户对软件平台体验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易班网页端主体是共建高校热点新闻活动的“今日头条”版块,同时还设有“热门话题”“轻应用快搭”等版块,内容相对充实。然而存在网页访问不够流畅、内容分类不够清晰等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易班手机端使用频率高,但访问不够流畅,时常出现卡顿、闪退、访问出错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软件功能上虽然满足了轻应用访问、新闻推送、社区交流等需求,但依然存在交互性不够好、页面风格不够新颖等问题,特别是在自定义表情、自定义图文编辑、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流推送等个性化功能方面,与微博、QQ 等主流商业软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目前易班“校本化”开发以“轻应用”开发为主,虽然开发便捷、简单,但轻应用功能较为单一,质量参差不齐。
在易班推广运营中,一般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建设任务,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易班学生工作站,挂靠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专人专岗负责易班的运营推广。这一工作机制在易班用户注册、推广阶段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在“校本化”建设上存在一些困难。整体规划方面,对易班“校本化”建设缺少分期规划,有些系统只考虑到近期目标的实现,没有预留后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导致建设进度不能符合预期;资源整合方面,有必要将请销假系统、图书馆预约系统、公寓报修系统等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系统进行整合,但由于数据共享不畅、部门协同不够等问题,制约了资源整合的进度;教学资源方面,易班提供了用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优课YOOC”模块,实现了学校传统教学资源的简单上传,但缺乏分类和检索。此外由于优质教学资源供给量不够足或共享率不够高,制约了优质教学资源在易班的上线。
易班目前的建设推广运营工作主要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学生干部完成,存在着人力资源配备方面的瓶颈。人员类别方面,建设主体大多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等学工队伍为主,缺少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课教学名师、思政课教师等专业教师的融合,还缺少教务、后勤、财务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协助。专业技能方面,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能力、较好的网络技术能力、较快的新事物接受能力[8]。特别是网络技术能力的缺乏,使得在推进易班“校本化”建设中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队伍管理方面,选拔、监督等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教师层面缺乏必要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激励机制,学生干部层面职能定位不够清晰、能力素养不够全面,同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相比,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一是加强党对易班“校本化”建设的领导。成立以校党委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专班,整体推进易班“校本化”建设工作,下设不同工作组,由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牵头,“大学工”体系下的组织部、宣传部、团委、人民武装部、后勤保障部、财务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图书馆等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建设工作。二是统筹规划。在充分考察学习典型高校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深入职能部门、教师、学生群体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易班“校本化”建设规划,分学校、学院两个层级,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指导校院两级建设工作。按照生均标准设立专项工作经费,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硬件保障条件。三是整合开发管理服务平台。以学校“智慧校园”等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学生管理服务平台与易班“校本化”的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以“易班”手机端为主要载体的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将现有的教务管理、图书借阅、场地预约等系统入驻易班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开发学生管理服务应用,实现公寓调整、设备报修等管理服务流程的信息化,不断充实易班“校本化”应用。四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学术名家等专业教师的作用,推动示范课视频、金课视频、优质课件进驻易班“优课YOOC”平台,建设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库,向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发挥易班全员实名注册的优势,探索易班与线上授课的方式,实现线上授课、交流讨论、作业收交、考核考察等教学任务。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名师讲座资料库,利用网络手段扩大线下讲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一是完善队伍架构。教师层面上,按照一定比例配置专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全职推进以易班“校本化”建设为载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引入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部门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名师、学术名家等作为兼职人员共同参与易班“校本化”建设;学生层面上,按照学校、学院两级建设易班学生工作站,配齐配强学生干部,将易班学生干部纳入学校学生干部培养管理体系,推进与团委、学生会干部的交流任职。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组织内部章程,完善成员管理办法,逐步细化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权利、义务,明确成员准入标准和具体流程,建立主动退出和清退机制,确保成员高质量、高素质发展。制定部门量化考核指标和成员考核指标,建立述职评议机制,定时推进工作指标,加强对业绩目标完成度的考核。完善奖优罚劣制度,将相关成果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和学生评奖评优体系,进一步激励工作人员干事热情。三是完善培养机制。通过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青马”工程培养计划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治理论能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从办公基本技能、网络融媒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素养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培养。建立交流机制,通过内部交流研讨和外部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新颖、先进的工作方式,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四是探索公司化管理模式。积极走访调研上海、陕西等省份的代表性高校,学习先进的易班工作团队管理模式,在区内易班“校本化”建设整体情况较好的学校试点开展易班学生工作站公司化运行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易班学生工作站的自主管理。
一是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阵地。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聚居地,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通过线上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民族团结月”系列线上活动。通过组织教学名师录制民族团结讲座视频、榜样人物访谈、线上知识竞赛、民族风采展示等手段,常态化宣传民族知识,旗帜鲜明地宣传正能量,驳斥错误言论。二是开发管理服务类应用。在整合完善现有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开发应用,最大限度地将易班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增强用户黏性。管理应用上,探索开发奖助学金申请、保险办理、火车优惠卡办理、请销假管理、综合素质测评申报、荣誉称号申报、班级日常管理等应用;服务应用上,探索开发公寓调整、公寓设备报修、就业招聘服务、活动申报、会议场地申请等应用。三是坚持“内容为王”理念。深度挖掘易班“校本化”内涵,设计制作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校本情怀的图文、音频、视频等易班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易班周边产品,不断深化易班知名度;探索成立易班网络电视台,定期推出以学校新闻、人物专访、专题报道等形式的节目;采用“项目+易班”的模式支持培育一批特色亮点活动,从不同角度采用“先碎片,后整合”模式实现易班“校本化”建设的并行推进。四是充分协调与主流网络载体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微信等社会主流网络载体与易班“校本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易班是基于校本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生态系统,是对校内资源的充分整合,也是对主流网络载体在校园内的有益补充和正向融合,要避免出现相互对立排斥的局面。易班要不断学习主流网络载体在用户吸引、风格设计、信息推送等方面的长处,借助主流网络媒体宣传易班,实现易班建设和易班宣传双推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