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可英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7)
红岩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一脉相承而又独具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红岩精神聚焦于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的革命品质、伟大的人格力量[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梦想中,依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蓬勃力量。红岩精神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红岩精神以其鲜活的人物故事、感人的革命情节,彰显着浩然革命正气的深刻内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形象感。八路军办事处、红岩村、周公馆是这段革命历史的有力见证;红岩魂陈列馆、红岩革命纪念馆以其丰富翔实的资料,展示了红岩英雄不屈的斗争事迹;歌乐山烈士陵园、渣滓洞、白公馆监狱诉说着革命烈士的苦难辉煌;鸭儿浮水、老虎凳、手指夹、脚镣钉再现了国民党反动派惨绝人寰的酷刑。通过实地参观、实物展示、情景再现,红岩精神将会在后人的心中筑起永恒的丰碑。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唯物史观的确立、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想信念的树立等,正是从这些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凝练出了价值目标,红岩人物的革命事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极好素材。
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红岩精神,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源于红岩人的崇高信仰和高尚品格。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共产党人,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中积极抗战、反对独裁,带领红岩人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他们随时有被捕入狱的危险,却仍然依靠坚定信念完成革命工作。共产党人一心为民、坚持抗战,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左派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和民主事业的新局面。正是在共产党人公而忘私的红岩革命历史中,大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信心。
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几代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都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重庆作为红岩精神的发端地,已经将红岩精神熔铸为它的城市名片,红岩精神激励着重庆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将英雄的山城建设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年来,人们守护着、讲述着、歌颂着、铭记着红岩精神;多少年来,无数个红岩故事耳熟能详,无数个红岩人物深入人心,红岩精神必将激励一代代大学生牢记革命遗志,以青春热血报效祖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推动,红岩精神的传承也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夯实红岩文化建设阵地,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1.整合红岩文化开发体系。一是联合开发。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文化部门、高等院校、学术团体、普通群众等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对红岩文化的研究与运用,丰富红岩文化应用成果。二是动态开发。不断加强红岩遗址环境改善,创新红岩精神传播方式,推动国家一流红色文化地标建设,把红岩革命基地打造成全国著名红色旅游景区。三是整体开发。围绕红岩精神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统筹重庆八十五处红岩革命文物旧址,推动二十几个区县的红岩基地一体化建设,助力红岩革命遗址成为全国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2.优化红岩文化教学内容。高校教师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围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主题内容,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凝练红岩文化内核,找到红岩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点,形成集红岩事件、红岩人物、红岩精神为一体的系统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转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教学资源。
对红岩文化开发形成的特色成果,高校应当坚持正确思路和有效策略,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高校要积极推进红岩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充分发挥红岩文化应有的教育功能,实现红岩文化的资源优势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优势的转化。
1.推动红岩文化进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课堂教学外,校园文化也是一个重要载体[2]。这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坚持把红岩文化与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营造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学生社团以红岩文化为依托,开展专题讲座、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展屏等媒介加强对红岩文化的宣传;特别要加强对高校红色网站的运用,通过短视频、云展览、云直播等新方式,让红岩人物“活”起来,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还要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利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11.27 大屠杀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结合高校的活动安排,有计划地开展红岩人物纪念活动,深挖红岩人物事迹,彰显红岩精神。总之,通过红岩文化进校园活动,使红岩精神随处可感、可闻、可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而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岩精神的魅力。
2.推动红岩文化进课堂。红岩文化优质成果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需要结合各章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当前,2021 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已经增加了辅助理解的“图说”部分,在每一个主题后面都有相应的典型案例,其内容侧重于国内外各个时期的著名人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专注于教育部统一教材的同时,还应拓展教学内容,运用现有研究成果如《重庆红色故事》等辅导读物,围绕红岩人物的英雄事迹,帮助学生获得历史和理论知识,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发展进程,把握红岩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这不仅体现了党的教育宗旨,也符合当代大学生了解历史、感悟精神的需求。具体到主干课教学,如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中,要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红岩文化、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对红岩精神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揭示红岩精神的时代魅力;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要贯通红岩人物的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现红岩精神内涵的教育教学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要贯通红岩人物的革命实践与唯物辩证法、革命理想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内在联系与伟大意义,凸显红岩精神的目标指向和育人价值。红岩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红岩文化内容,重视红岩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意义,完善教学计划,组织课堂管理,创新教学方式,力求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实现教学效果。
3.推动红岩文化进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实现红岩文化与新时代社会文化的有效衔接,引导大学生用先进的理念去评析现实性问题。一是通过社交软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班级QQ 群或微信群,把课上和课下有效衔接起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优势,不断推送红岩文化成果,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掌握大学生思想动向,积极引导大学生用先进的社会主义道德去解析和处理社会问题,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二是通过线上课堂。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下课堂教学外,还应设立线上课堂。各高校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模式,制订计划,设计版块,推动红岩精神向大学生实践行为的现实性转化。
传播红岩文化,传承红岩精神,其本质在于推动大学生身体力行。这就要求高校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部署,通过教学设计和融合教学内容,把红岩精神和大学生的实践行为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红岩文化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展开,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把红岩精神自觉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
如果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去学,那么实践教学则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去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可以设定研读学习版块,并指定相应的红岩读物。如《红岩故事》《回忆南方局》《徐远举罪行实录》《红岩生活漫忆》《红岩精神研究》等,同时提供电子书籍,供学生下载阅读。阅读的同时,还要提出相应要求,对书中人物故事进行评述,并提交读书报告。通过深入性研读学习,能够让大学生在历史叙事中认识英雄,在历史情境中领悟精神,从而对红岩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对红岩精神有更深厚的认识。
红岩故事通过电影、电视、广播被记录、被演绎、被传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可以设定视频学习版块,以视频的方式再现当年的革命岁月。通过让大学生观看红岩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节目,了解当时的革命场景,从而给他们以更深刻的启迪。对于学习情况,要求以视频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视听感受,以此考察大学生观看视频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可以围绕红岩影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课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大学生在观看红色精品的过程中谈感受、讲心得,在比赛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
红岩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红岩联线”依托红岩革命纪念馆及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整合了全市的革命文化资源,形成了四条旅游专线,成为大中小学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都保持着原貌,囚室、地牢、审讯室还是当年的模样,此情此景,能够把参观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岁月,能够使参观者深刻地感受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之艰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要充分利用好红岩基地,把红色主题参访活动纳入实践教学版块,引领大学生通过回顾红岩历史和追寻红色足迹,实现弘扬红岩文化与传承红岩精神的美好愿望。
了解红岩文化,发扬红岩精神一定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为大学生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组织暑期“三下乡”、周末“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从高校学工组织层面与周边区县养老院、孤儿院、社区组织等机构展开联系,使大学生深入实地、深入生活开展参访、调研、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把所学、所知、所会应用于实践,能够更真实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明确不足,总结经验,把实践成果汇编成册,从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这无疑是实现大学生践行伟大红岩精神的必由之路。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红岩精神,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刻性、针对性及实效性,进一步提升红岩精神的宣传效果,巩固红岩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深入探索和构建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立足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展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