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昀,毛治和
(1.又石大学 体育学院,韩国 全州 55340;2.湖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文献和会议上,习近平多次提及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切实指导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2020年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内容重点、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激励机制等做了系统科学规划,并给出具体指导性意见[3],为高校课程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南。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长期以来重技能、轻德育的实用主义倾向,形成了体育课程承载思政元素的现实藩篱,因此,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有必要重申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深入剖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困境,探寻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持续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立德树人是体育课程思政的本质[4]。《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功能。体育课程思政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竞技体育精神等元素,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铸就不畏艰辛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实现事业心与爱国情、报国志、强国梦的有机统一,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体育课程特有的思政育人功能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之一。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学校核心价值的目标追求和社会效益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扩招成为趋势,很多学校增加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做出了贡献,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主力军。然而扩招也使部分高校出现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比例高,思政等基础公共课被严重压缩,专业课程授课中教师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忽视了道德的培育,导致高校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马加爵杀人事件、复旦投毒案、化学博士孙某投毒事件,均暴露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缺乏和道德水平低下问题。忽视课程思政建设,也会为社会埋下重大隐患。如果说高校伤害事件还只是对个人的伤害的话,那么,这些道德失范的学生一旦走向社会,他们就可能对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反腐倡廉力度,但是贪污、腐败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高知群体,因为业务出众、能力超群而受到重用,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如果不坚守道德底线,轻则贪污受贿殃及一方,重则祸国殃民,造成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在增强体质、促进发育、维护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还能纾解压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合一的全面发展。此外,体育课程中各项目的比赛规则、游戏方法、角色担任等,都是很好的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底线原则、职责边界,提高思想素质。体育课程思政可以实现思想教育价值引领与课程知识传授的统一,突出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成效,切实站在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战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更是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体育课程思政可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实现价值引领、文化育人、技能提升,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功能。在课程目标方面,思政品德、身体素质、社会适应等多目标结合,可以凸显体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民族责任感和受挫能力的成效;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大思政”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深入植入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在课程管理方面,全面落实体育教育部门党政共管体育课程,有利于积极构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在课程评价方面,将青年大学生的体育认知、健康水平、素质技能、品德表现等纳入到过程性考核体系,有利于实现体育的本质属性和初心,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体育课程思政的系统规划和稳步推进,将不断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与时俱进的改革。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落后于实践[6]。因此,在实践操作层面,首要问题是部分学校尚未建立起落实课程思政的机制,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机制的欠缺,使得具体实施举步维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教育探索和实践摸索试行阶段,对许多高校而言,目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缺乏科学性规划和系统性设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观望现象,主动探寻发展路径的积极性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学校层面的制度领导、机制协调和措施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课程建设领导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宏观政策的制定到中观制度的落实具有逐层传达学习的特性,制度和政策的出台需要时间和走程序,导致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层面领导制度的确立难以及时到位,这是政策落地滞后性导致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虽然近几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政策文件,但部分高校领导思想上并未引起高度重视,这种对思政课程建设认知的滞后和偏差,使得课程思政并未形成党政共管同抓局面。二是课程管理沟通机制不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好坏由师资队伍与后勤保障等保障机制、课程评价和激励机制、党政领导支持机制等共同支撑,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部分高校还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初期阶段,对于机制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还缺乏深入理解和思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三是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缺乏协商机制。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管理部门协调,思想政治院系与体育教学部门共同参与,然而,课程思政各方易陷入学科本位泥淖,秉持本位主义思想,从自身职责和专业角度出发,教学服务与管理等部门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在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各自为政,使得体育课程思政并未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要以体育教师为主,思政教师为辅,通过体育课程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体育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如何把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融会贯通。作为课程的执行者,高校体育教师难以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教师思想认识不足。部分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理解不够,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在体育课程中贯彻思政教育的动力。第二,课程思政知识欠缺。由于长期受到体育课程实践性特征和锦标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沿袭着注重技术教学与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课程思政理论的提高,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获得比赛名次而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自身思政水平不高和知识储备不足影响了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信心和动力。第三,部门缺乏相应培训。由于处于探索阶段,部分高校注重全体教师群体的思政培训,而缺乏面向体育教师群体开展的针对性培训,导致体育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中缺乏实践经验,影响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
体育课程在中小学被视为“副课”,经常被语数外等所谓“主课”老师挤占。这种“主课”“副课”的偏颇认识在大学也普遍存在。对学生而言,体育作为公共课程,能及格就行,拿到学分就好,因此对体育课并不重视,遇到体育课与专业活动冲突的情况,他们总是会选择专业活动而在体育课上请假。对其他专业教师而言,体育课地位显然没有专业课重要,仅仅是学生强身健体的手段,上不上无所谓。对学校领导来说,体育可以作为学校宣传的窗口,绝非学校“安身立命”的基础,体育课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即使是一些体育课教师,也未形成对体育功能的全面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公共课,上课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一些体育教师带队参加体育竞赛,也以争冠夺标为目的,有的为了争取好的名次甚至贿赂裁判,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扭曲了体育“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这些片面认识,说明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只注重体育发展身体素质、传授动作技术的外在形式,忽视了体育多维教育功能,尤其是忽视了体育的德育功能,忽视了体育在思想培育、道德教化、品性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保证课程育人效能的最大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需要学校各方形成合力,做到全方位育人。首先,完善领导制度。高校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更要勤政廉政,密切关注教育部文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担任领导角色,切实担负责任,不仅思想上重视,而且将课程思政提高到服务于学生思想认识和学业发展的新高度。其次,建立课程管理机制。厘清课程管理多头管理沦为无头管理的乱象,课程规划要通过党政领导牵头的形式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党政部门的“大脑”作用;课程建设要具体落实到院系,安排思政院系和体育教学部门共同参与建设,做好具体实施工作,为课程思政实施创造良好的齐抓共管环境。再次,理顺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协商机制。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力求做到思政教师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各方应摒弃专业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积极换位思考,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体育思政建设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更尊重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最后,建立教师评价机制。教务部门应将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教学考核范畴,通过教学比赛、微课、磨课等形式,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的认识;体育部门内部也应通过教学比赛活动的开展,优化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在教学比赛中重点考察体育教师在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是否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真正融为一体。唯有协同机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要保证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发挥体育教师主力军作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既要有整体环境的优化,又要有教师在职培训的外部引力,更要有教师自我学习的内部推力,应做到通盘考虑、统筹兼顾。首先,高校要营造环境,通过宣传、号召等形式,引导体育教师理解立德树人的价值所在,让体育教师领会到体育教育中育人工作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将思政教育元素完美融合,体现出体育课程思政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效果。其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参与单位要积极组织相关培训。教务部门要统筹协调,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培训。相关培训人员不仅包括长期从事课程思政的研究者、长期从事思政教学的一线教师,还要包括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培训的内容围绕什么是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等问题展开,切实指导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行为。再次,体育教师要提升个人素养。第一,体育教师要提高认识。要重视课程思政对学生的重要作用,相信体育课程能够承担起德育重任,在不断学习中增强自我课程思政教学信心。第二,提升自身修养。时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始终不忘育人育才历史使命,以“六要”“四有”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个人修养;认真对待工作,履行教师职责与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第三,增强知识储备。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体育教师要加强文化学习,包括历史典故、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人文素养与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增强知识储备以胜任教学。第四,强调责任担当。做到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体育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深入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使教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如《纲要》指出,体育类课程最基本的任务,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3]。宏观指导虽然具有指导性,但是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体育项目特征、民族传统文化、现代体育精神等多元化因素。首先,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健康第一的客观需求。这就要求课程开发者基于促进健康的角度设计课程内容,遵循体育运动促进健康发展和维护的客观规律,夯实学生身心基础;教学过程中贯彻尊重生命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秉持科学精神,合理安排练习负荷,切勿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其次,结合具体项目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长距离有氧耐力型项目如3 000米、10 000米等教学中,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集体性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教学中,重视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的培育;在个人项目如健美操、街舞、武术等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不畏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再次,高校体育教师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如端午节的龙舟比赛,春节的舞龙、舞狮,清明节的定向拓展训练以及重阳节的爬山运动等,以此作为体育课程思政的补充内容。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学会讲好明星故事,宣传先进事迹,比如通过中国女排精神、奥运冠军和教练先进事迹的讲解,让学生感受爱国之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进入实质推广阶段,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务必紧跟时代召唤,关注教育发展需求,发挥体育课程强健身体、美化心灵、健全品格的功能。各高校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基础,根据自身条件,统筹规划,稳步实施,推动学校层面的制度健全、教师层面的素质提升,助推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