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轩丽(甘肃省临夏市临夏中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学时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逐渐成熟,并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的方向不断发展,实现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从阅读能力方面看,其逻辑阅读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对文本的阅读效果、卷面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情况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实际语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文本的整体性阅读、语言词句理解以及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的强弱密切相关。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相关逻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语文阅读逻辑能力的提升却是重中之重。学生对思维逻辑能力的掌握就是对语文阅读规律的掌握,以此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举一反三,掌握文本中的关键内容,从而在考试中可以进行快速、高效的卷面文本阅读,组织清晰、流畅、有逻辑、有层次的语言进行主观题作答。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逻辑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受到了许多教师的尝试。一是对于阅读教育、整体教学的方向性目的性进一步明确的过程中,采用逻辑阅读的培养策略,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将创新性与有效性的提升结合起来。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的逻辑阅读能力是中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独立完成更加顺利。三是近几年考试卷面阅读量不断加大,甚至有部分学生因缺乏逻辑阅读能力,而阅读速度、答题速度慢,导致答不完整份试卷。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教”的角度还是“学”与“考”的角度,对学生的课外逻辑阅读能力培养都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需要予以充分考虑的是,目前,原有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制约,同时,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以至于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展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的措施。
在培养中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缺少阅读兴趣的问题,以至于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课文的阅读,但他们对课文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有效的教学规划,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少针对性的培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来对阅读材料进行选取,但有些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力度不强,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缺少针对性,无法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的发展。
笔者在所任教的临夏中学组织开办了课外兴趣社团——未名文学社,通过几期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即便已是较为爱好文学来参加社团的同学,也在“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阅读”专题活动时提不起兴趣,而在观看河南卫视国风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等视频时却非常积极。活动后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情况。这不禁令人沉思,当今学生是否已受手机等多媒体的影响太深,不会再有以前学子“一捧纸质书香”的向往了。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较低,以此导致学生在实际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缺少较高的积极性,无法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因此,不仅无法有效开展学生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可以看出,针对阅读的技巧,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足,使得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逻辑阅读能力较低。针对其能力培养、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能力水平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阅读技巧与实际应用的情况。如果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不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将会给教师的引导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外语文逻辑阅读中也无法有效运用阅读技巧。
以笔者任教的学校为例,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及考试时,不会有意识、主观能动地去思考、筛选、提炼文本的主要信息,具体表现有:不标或标错段号、不会勾画关键重点词句、浮光掠影式略读、读后难以勾勒提纲……从阅读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寻常的课外阅读能力相比,课外语文的逻辑阅读能力与其有很大的区别,逻辑阅读中主要侧重于对逻辑性与技巧性的理解。为此,对学生相关能力进行培养,技巧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培养的难度与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与应用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程度越差则培养难度越高。
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互动和交流,以此导致在对学生课外语文逻辑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取得一定的教学突破。在课堂教学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教师会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并规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以及课外阅读的任务是一个不断完成的过程。从课外语文逻辑阅读的角度进行分析,在相关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阅读教学任务是无法有效完成的。同时,师生之间存在着明显互动交流不足的情况,教师无法很好地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表现。
笔者所任教的年级统一印制了《语文积累本》,用于督促学生梳理、积累课内外阅读的成果。然而在高强度作息的压力下,加之学生本身课内学习过后,在课外已经提不起阅读兴趣,所以收效甚微。这就导致在与实际教学脱离的情况下,无法有效针对学生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至于对相应教学的优化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照此发展下去,针对课外阅读,学生会认为这只是一种“阅读任务”,缺少足够的重视程度。在这样的认知下,由于受到学生错误认知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学生,为了有效培养其进行课外语文逻辑阅读的能力,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课外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在兴趣的影响下,可以使得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压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为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多角度培养是关键,教师应从兴趣的角度入手,针对语文逻辑阅读的能力进行培养。
比如在《论语》一课的讲解中,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教师应结合《论语》中经典的故事和典故,以趣味性的方式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对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和欲望得到有效提升。简单来说,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是建立在阅读兴趣基础上的,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保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视频进行趣味性的讲解,并针对书中的具体文章进行分析讲解,以此使培养学生语文课外逻辑阅读能力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更好地促进兴趣和能力的结合。
由于课外阅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决定了课外阅读逻辑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微课讲解课外阅读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相关技巧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语文逻辑阅读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创作背景分析”“掌握人物关系”“清晰的情绪基调”“中心句和段落位置”等技巧进行讲解,制作相关微课视频,让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详细的逻辑分析,从而产生更深的理解。
例如,在课外阅读中结合《围城》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清晰情绪基调”的技巧进行讲解,在微课中准备相关视频,运用相关技巧分析内容的情感基调。通过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技巧的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能进行更准确的逻辑分析。在一些名著的课外阅读中,运用不同的技巧也可以大大降低课外阅读的难度。
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其可以有效进行互动,这在对学生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相应的任务驱动也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互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互动进行有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
比如,在对《我与地坛》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学中,针对课外阅读教学,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居家阅读,在进行居家阅读时,教师可以在在线教育阅读平台上,进行相关的阅读指导,以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使得线上互动成为一种基本的阅读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怎样理解作者与地坛的特殊感情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想法,将阅读中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我们的社团先后赏析了《铸剑》《道士塔》《黑羊》《小径分岔的花园》等经典篇目。在进行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地不干扰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后不进行先入为主式的引导,而是全盘交给学生,只是在学生思维走上对文本理解的某个方向时适时点拨一下,并且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实践证明,在部分学生身上还是能够起到成效的。在学生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课外逻辑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同时对鉴赏评价予以兼顾,以此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确保学生可以具有良好的阅读、认读、理解和鉴赏等能力。为了使学生可以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应完全具备这些能力,实现不断发展和进步。所谓的精度,就是指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吃透、读懂文章所讲述的内容,从整体出发,理解结构布局,以实现对这一目的的整体把控。在文章中,对于局部的理解,不只是针对文章局部含义的解析,还需要进一步把握文章中局部与局部以及局部和整体间的关系。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塑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进一步强化对伦理道德的渗透,可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同时,进一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现实中,阅读是关键,人们的生活也与阅读密切相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在阅读中学会生活。在未来的发展中,“文盲”的定义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之前“目不识丁的人”改变为“不会学习的人”。所谓的不会学习,就是不会阅读,或是仅仅会阅读课文,这样也称之为不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为主,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以及思路不做任何的干预,让学生自己对阅读材料进行选择,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敢于“放手”。高考是中学生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打消学生个性阅读存在的一定差距,需要在阅读中,建立阅读的层次,并对阅读的范围进行划定。同时,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的方法予以吸收,确保学生间的认识和感悟能力实现统一。
综上所述,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推动者,应高度关注学生进行课外语文逻辑阅读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积极尝试。这就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实际相结合,规划好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外语文逻辑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工作。同时,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进行定期检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此促进学生课外语文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