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佳(苏州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校/江苏省苏州市)
列宁说过:“没有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开始步入教育现代化的运行轨道,并开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推出了正式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还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劳动教育与学本课堂的融合、联动,从而使学生们在参与劳动的同时,可以深切感知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从而收获更为全面的身心成长。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去关注、去思考、去解决。基于此,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育实际出发,就小学劳动教育与学本课堂的结合展开进一步论述,以期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所谓“学本课堂”主要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在小学教育中,学本课堂的主体主要是小学生,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师在实际的知识教育和能力指导中,不再是“纯粹”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主导者,而是以平等的身份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与参与者,并在尊重教育科学性、遵循新时期教育成长理念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管是在与学生交流、互动,还是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都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入手,进行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调整,在构建和谐、自由、开放学习环境的同时,助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积累技能的同时,成长为一名能够自主学习、敢于大胆创新的新时代小学生。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期小学教育中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在校的生活,还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劳动的过程中,切实感知劳动的艰辛,感知他人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仅如此,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还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劳动能力,使他们可以在劳动的引领中获得自身生活技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不断强化,并从中获得不怕吃苦、不畏艰辛的品质,以及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等劳动精神,从而使其在参与劳动的同时,真正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收获品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不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学校的教学结构调整,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不光会有专门的课程进行劳动教育指导,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成长特点进行劳动教育调整。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不管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是现阶段学校教育考评模式的局限性,都让劳动教育的发展处于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实践性不够完全的阶段,仍需要教师和学校继续努力与调整,让劳动教育的潜能切实发挥出来。
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方式和开展途径主要是劳动技能课、道德与法治课或劳动实践活动(大扫除、班级值周等),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是体验性质的,一周给学生们安排一节,到了期末考试或者六年级的升学阶段,这些劳动课程很可能会被其他学科所取代,难以保证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发展。同时,新时期的劳动教育指导方针,要求学校教育要将劳动贯穿于学生整个校园生活和知识学习的始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因为教学时间和思想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忽略劳动在相关学科中的教育引领,以至于劳动教育的学科联动不够充分,难以达成劳动教育的连续性和劳动教育成效的持久性,既影响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又影响其劳动价值观的形成。
现阶段小学劳动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是学校和教师通过相关劳动教育课程的指导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引导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劳动活动的参与,虽然建构了形式上的劳动教育指导,但是整体开展方式相对单一,缺少“灵魂”,更缺少劳动教育的延续性,以至于在没有社会和家庭支持的情况下,无法形成劳动教育的延续性,更无法帮助学生养成劳动的主动性与良好的劳动习惯,还需要教师在发掘教育资源的同时,对多方教育“能力”进行整合。
教师被称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同样,在新时期的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们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师重视劳动教育,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才能给予学生更为专业和科学的劳动教育指导。所以,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化和培养教师的专业劳动素养,使其能够建构更为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更为有效的劳动教育实践,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学校劳动教育水准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发展学校劳动教育的同时,学校方面要做好对本校相关教师的培养,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再学习,并创建劳动教研组,要求各年级劳动教育教研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劳动教育共助交流会”,在听课、评课的同时,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师们可以共同商议出更好的劳动教育指导策略,以在互帮、互学的教研氛围中,不断发展教师们的劳动教育水平,保证劳动教育质量。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专业劳动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学校做劳动技术顾问,或者负责专门的劳动实践活动,为本校教师提供劳动技术指导,带给学生们更为专业的劳动技能展示。同时,学校可以为校外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晋升机会,在公平、自愿原则下,使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学校的正式劳动教师,从而在保证本校劳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保证本校劳动教师队伍的稳定,更为本校的师资队伍注入新的“生命力”。
小学生正值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同样也喜欢参与各种新鲜的挑战,进而在实际劳动教育指导中,教师便要在新型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立足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好劳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从而使其可以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共同驱使下主动参与劳动,在建构良性“教”“学”氛围的同时,助力劳动教育顺利、高质开展。
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各方面能力的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实际劳动教育指导中,教师便可以从最基本的劳动教育内容入手,手把手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自主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分类整理玩具……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形象化优势,为学生们展现具体的操作步骤,有效强化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学习印象。同时还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们开展“穿衣服大赛”和“书包整理达人竞赛”,以促成对劳动教育指导形式的丰富。而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劳动教育便要从基础走向深入,并注重做好对学生劳动自觉性的引导。比如,在实际的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自由化的班级劳动任务,即将班上的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天的班级劳动,但是小组成员具体的劳动任务由他们自己选择和完成,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从“挑轻活儿”转化成“抢重活儿”,使其可以在主动承担劳动责任的自觉转化中,逐步建立劳动意识。
华盛顿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同时,新时期教育改革引领下的学校教育也将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在实际的劳动教育指导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筛选与丰富,还要积极创设劳动实践活动,以在真实的场景和自主开放的氛围中,来强化学生们对劳动内容的实践体验,强化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促成劳动教育成效的事半功倍。
例如,在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们除了可以为低年级的学生布置家庭劳动任务,让他们回家之后积极参与家庭劳动(扫地、收拾房间、刷碗……),提升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意识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方面还可以在学校或者校外为学生们开辟一块“责任田”,以促成对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比如,学校特别为学生们建构了“向阳花田”,并且以承包责任制的方式让学生们以班为单位对田地进行承保管理。除了学校专门组织的劳动实践课程,教师和学生可以去责任田完成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要求各小组利用每周六日的时间去责任田完成基本的照护活动(根据时令节气种植、除草、浇水、松土……),并且在责任田的农作物成熟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去收获,带领学生们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而在“自然课堂”的引领下,让学生们可以切实感知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付出所带来的喜悦。
在任何时候、任何教育阶段,教师都不能忽视家长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所以在小学劳动教育指导中,教师也要注意发掘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并在优化家庭教育理念的同时,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内容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在推进劳动教育延续性的同时,促成良性家校教育合力的建构,充分借助家庭教育的优势,来促成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发展与劳动能力的提升。
以我自身的劳动教育指导为例,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强化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作用,本人特意搜集了本班学生家长的职业类型和工作内容,并在与家长沟通劳动教育对学生现在学习和将来成长影响的同时,与家长们商议,组织设计了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课堂”活动(每周一节)。在每周的家长课堂活动中,要求家长们以自己孩子的学号顺序进行准备。比如,交警爸爸可以给孩子们讲一讲交警每天的工作内容,讲一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习和遵守的交通规则;“岗位标兵”妈妈可以在介绍自身工作内容的同时,给孩子们分享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岗敬业故事;蛋糕店的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美味可口的蛋糕,并引导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果实;在博物馆工作的家长,可以借助馆内的文物为孩子们讲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在丰富学生劳动认知的同时,使其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父母的工作内容,也在家校的联动影响下,助力小学劳动教育的深化改革。
科学的教育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学习与行为,在新时期劳动教育改革中,优质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也是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进而在实际的劳动教育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教育任务的完成与否,还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劳动过程,关注他们对基础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掌握与认知,从而在完善评价内容、解决劳动问题的同时,切实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
例如,在每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除了检查学生们的劳动任务完成情况之外,还要以访谈的形式“采访”学生的劳动参与过程,既要关心学生“累不累”,还要搜集学生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思考的解决办法、最终达成的劳动效果”,并引导学生们对自己和自己小组的劳动情况进行客观性的评价,说应该继续发扬的方面,也说需要在下一次劳动中改进的内容。
不仅如此,作为教师,最好可以建立健全学生劳动情况评价表,在记录每一次班级劳动教育内容、劳动实践活动的同时,将每一位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性描述、评价与记录,并将其与学生的期末综合素质考评挂钩,使学生们可以更加重视劳动活动的参与,也促成素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落实,让学校的考评结果不再局限于对小学生成绩的重视,让学生们可以在参与劳动的同时,把劳动看作一件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综上所述,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期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做好自身教育理念革新的同时,还要认清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以发展为目标,进行劳动教育改革与重构,使学生们在参与劳动、收获劳动技能的同时,可以获得劳动素养的提升,可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能够自觉参与劳动,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也让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