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琪,卞 镝,付远野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 阳 110847)
消渴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描述了消渴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预后措施,书中还提到“消瘅”“脾消”“消中”等病名[1]。2型糖尿病因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特点,与消渴病症状相似,故归于“消渴”范畴[2]。«素问·本脏»云:“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说明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难经»将十二经脉和奇经比作“沟渠与深湖”,提出“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说明奇经对十二经脉具有蓄积、渗灌和统摄的作用。因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及生理功能皆与后天之本脾胃有关,由此得出调节冲、任、督、带四脉通调脾胃,对消渴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糖尿病是多脏腑、多经脉联合发病,笔者认为该病取穴应以与冲、任、督、带脉相通的八脉交会穴为主穴,配以与其相关的多经交会穴,通过调理脾胃枢纽疏通上、中、下三焦,从腹论治可达健脾祛痰、通经除痞之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伤寒论»尤其注重脾胃,后世医家多认为“保胃气”是«伤寒论»的主要治疗思想之一[3]。李东垣继承并创新提出的“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也是补土派的主要思想[4],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脾胃失常则三焦必受牵连;二是饮食入口,邪先犯胃;三是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5]。薛谋建等[6]指出中焦升降失常、脾虚津亏为消渴之开端。徐艳芬[7]提到诸虚损之症均可以脾胃为基本出发点,滋补脾肾使中气渐旺。
消渴病位在肺、脾、肾,然中焦脾胃乃消渴发病的关键。脾主大腹,脾虚津亏,气机失调以致肺失宣降,肾失所养。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中心性肥胖的临床表现,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不仅是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还会明显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8]。腹部脂肪堆积、腰围增加是中心性肥胖的主要表现。因此,该病的治疗应当治病求本,从腹论治,调冲、任、督、带脉气血,通脾胃之枢纽,使其升降有序,消痞除满,进而解消渴之症。
2.1 冲、任、督、带脉的循行与腹部的关系 本文选用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四脉与其循行及生理功能密不可分。冲、任、督脉循行有“一源三歧”的特点,三脉皆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任、督脉出会阴,分别循行于人体前后正中线;冲脉的循行与肾、脾、胃经关系密切。肾与脾胃正是先后天之本源,互资互助,可见冲脉的重要程度。带脉环腰腹一周,约束所有纵行经脉,李武等[9]提到冲、任、督三脉分别经神阙穴与带脉加强联系,说明带脉与冲、任、督三脉构成一个整体,可调畅阴阳气血。张明庆等[10]指出如将人上下折叠,神阙穴正是对折之中心,与带脉相连接。续海啸等[11]认为神阙穴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该穴虽然位于任脉,但与冲、督、带脉和心、脾、肝、肾等脏腑经络存在紧密联系,是经络之枢纽。因此,冲、任、督、带脉循行皆与中、下焦腹部相关。胞宫是冲、任、督脉的起始点,也是人体的生命点、经脉气血运行之源头。张安平等[12]认为阿育吠陀医学中的中脉与中医的冲脉颇为相似,具有统领全身经脉的作用。任、督二脉总任一身之阴阳,冲脉可调和任督,统领十二经脉,对五脏六腑具有重要意义。
石春辉等[13]在运用薄氏腹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时指出,冲、任、督、带脉通过循行或脏腑属络与腹部相关,腹部正是湿停气阻之症所在。腹型肥胖是导致代谢性疾病的关键因素[14],在«黄帝内经»中有“膏人”之称,“膏”的形成与湿痰浊邪密不可分[15]。«素问·奇病论»曰:“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2 冲、任、督、带脉的生理功能与通调脾胃的联系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可调节全身脏腑。武明霞等[16]认为调任、督脉可调整阴阳,理中焦脾胃之气。胡发钰[17]认为脾胃功能失调,实则脾胃阴阳升降失衡,刺激任、督脉可使阴阳调和,脾胃升降得当。黄培冬等[18]指出任脉生理功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关,其许多穴位与肠直接关联,因此针刺任脉刺激腹部后,引发胰岛-肠-脑轴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靶器官,从另一角度解释了任脉与消渴疾病的联系。此外,张东磊等[19]提到督脉上的某些穴位下分布的胸神经节及分支与胃、十二指肠有关,说明督脉与胃存在一定关联,选取督脉腧穴可达理气和胃之功。若冲气上逆则会出现以中焦痞满为主的气逆之症。卞镝教授[20]指出冲脉之为病“逆气里急”也与中心性肥胖的形成密切相关,刺激冲脉相关穴位可渗灌气血,维持脏腑生理活动,使人体气血通畅,改善腹胀满之症。带脉约束十二经脉及其他奇经,若脏腑受损累及经脉,带脉失固,气机升降失调,会使膏浊囤积于腹部。因此,针对腹大胀满之症,通调带脉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临床治疗消渴传统取穴常用经脉以膀胱、胃、脾经使用较多,常用腧穴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等穴[21]。现认为临床治疗在传统取穴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穴位作为治疗消渴的重点选穴。
«医学入门»指出:“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明·吴崑云:“以八穴交会奇经八脉,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乎表里之间也……予今以八法为妙者,以其分主八脉,而该乎十二经也,创为针灸一大法门。”可见交经八穴的统率作用。因此,本文选穴以与冲、任、督、带脉相通之列缺、后溪、公孙、足临泣为主穴,配以承浆、膻中、中脘、关元、神阙、百会等多经交会穴。此外,依据“合治内腑”原则,还应选取脾胃经合穴阴陵泉、足三里,辅助健脾益胃、扶正培元。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与膀胱别通,故列缺不仅可宣肺通经,还对多尿、小便频数具有治疗作用;后溪通督脉,为小肠经穴,与脾别通,具有温脾升阳之功;公孙为脾之络穴,通冲脉,具有调节脾胃气机、降逆消胀之功;足临泣与带脉相通,可调节水液代谢。配穴中取承浆清热生津之功,缓解消渴口干、嗜饮之症;膻中可清泄肺热,和胃降逆;中脘为胃之募穴,有调理胃肠、通腑泄热之功;关元可温阳化饮,使脾胃健运;百会可升阳举陷;艾灸神阙可调整阴阳,达补脾益肾之功。所选腹部腧穴均具有减肥、促进脂肪代谢之功。罗玉琼等[22]认为腹部穴位不仅能调和阴阳,且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故选取腹部腧穴在配合四肢腧穴的协同作用下可达阴阳协调、脾气健运、和胃生津之功,缓解上、中、下三消之症,使消渴渐愈。
传统取穴具有循经选穴、辨证选穴、特定选穴的特点。本研究从整体角度出发,选穴以八脉交会穴、多经交会穴为主,主要分布位置在人体四肢和腰腹部,将冲、任、督、带脉作为整体,通过调节四脉经气,使脾胃升降正常,以健脾祛湿、祛痰通络,为临床治疗消渴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