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2022-12-27 07:01山东马正山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物象景物人物形象

山东 赵 凯 马正山

诗歌中的形象,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它既是鉴赏诗歌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高考对形象的考查重点为分析形象的特点、品味形象的深刻内涵、体会作者在具体形象中寄予的思想情感,以此为基础,进而概括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技法点津

1.明确概念,理解考点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重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了解常考题型,强化审题意识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①诗歌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②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③诗歌中的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3.调动已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①明身份,析形象。身份指的是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具体来说包括一个人的职业、年龄等。同一种身份的人,他们的性格往往具有相似处,所以先判断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身份,据此推断人物的性格事半功倍。比如,将军的形象一般是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少女的形象要么是活泼可爱的,要么是含蓄害羞的;隐士的形象一般是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

②看描写,辨形象。诗歌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会对这个形象进行描写,找到这些描写相关的信息往往能够判断出形象的特点。这些描写包括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如张籍的《秋思》,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描写能看出,这是一个牵挂亲人的形象。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孩子的形象。

③读环境,明形象。从一个人居住的生活环境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从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能看出他的高洁;南北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刻画出一个清纯如水的少女形象;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神仙世界中,能看到一个向往自由、傲岸不屈的形象。所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环境和具体的景物来推测人物的形象,可以进而体味作者的情感。

④知人世,品形象。通过分析诗人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往往有助于得出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盛唐诗人所塑造的形象多是豪迈乐观的,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南宋初期的诗人多借诗歌中的形象表达爱国情怀,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早年的杜甫身处盛世,衣食无忧,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多是豪迈的;晚年的杜甫遭遇国仇家恨,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的情感多是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所以要特别关注诗歌创作的年代和作者的经历,借此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⑤找典故,悟形象。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分析典故明确诗歌中的形象。比如,曹操的《短歌行》中引用了周公的典故,由此可推知诗歌中的形象是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者。再如,杜甫的《蜀相》引用诸葛亮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形象。

4.掌握答题思路,厘清答案层次

①先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概括出人物形象或者性格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②概括时采用“特征+身份”的格式,比如: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特点。

③既要答出手法,也要答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一般思路为: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二)范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试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 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本诗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审清问题,明确考什么

由题干“本诗塑造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可知问的是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调动已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①明身份,析形象。根据注释信息,作者是一个被贬的官员,遭遇坎坷。

②看描写,辨形象。抓住关键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多次死去的意思。“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把九死一生的贬谪经历当作一次奇妙的远游,体现了作者的乐观豁达、超然豪迈,以及对政敌的幽默调侃。

③读环境,明形象。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一是表明“欲三更”,即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在“苦雨终风”后,天空终于晴朗,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将不再难走。因此,这句诗基调明朗,可见当时作者心境开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热爱生活,坚韧勇敢;面对厄运和挫折,不消极不屈服,充满信心和希望。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看似写景,其实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云散月明”,天空是“澄清”的;风恬雨霁,星月交辉,“海色”也是“澄清”的。如今“云散明月”,还有谁“点缀”呢?且“本澄清”一句也大有深意,它暗示出作者品性清明,受尽磨难却依旧能保持高洁。

④知人世,品形象。根据教材中学习的《赤壁赋》等诗词,可以了解苏轼是乐观旷达、豪迈超然的形象。

⑤找典故,悟形象。颈联的意思大致为:“虽乘船渡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却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作者使用这两个典故,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符合“乘桴”渡海的情境,表现了作者虽然遭遇坎坷,但是依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3.掌握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先用四字词语概括,然后再进行具体阐释。

【参考答案】

①热爱生活,坚强勇敢,面对厄运和挫折,不消极不屈服,充满信心和希望。②品性高洁,受尽磨难,依旧保持乐观豁达。③超然豪迈,把九死一生的贬谪经历当作一次奇妙的远游。

二、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一)技法点津

1.明确概念,理解考点

意象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意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是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

2.了解常考题型

常规问法:

这首诗/词/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设问变体:

①这首诗/词/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词/曲进行赏析。

3.调动已知,准确把握景物形象

①找景物,看修饰。首先要找到文中相关的景物,然后思考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比如,杜甫的《登高》用“急”来形容“风”,用“高”来形容“天”,用“哀”来形容“猿啸”,通过“急”“高”“哀”写出了秋天的高远、孤寂和悲凉。

②看时空,定基调。要注意作者所写景色的时间、地点。春天的景色多富有生机,夏天的景色多繁茂明丽,秋天的景色多清冷萧瑟,冬天的景色多冰寒孤寂。山间的景色是宁静的,城市里的景色是热闹的,田间的景色是祥和的,乡村的景色是闲适的。

③知作者,定氛围。看意象和意境还要知人论世,作者人生得意时,山含情,水含笑;作者人生失意时春花秋月也带上了悲伤的色彩。

4.掌握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①描绘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作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氛围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比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选用词语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情感和氛围的作用。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也就是说,不仅要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还要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范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试题。

漫成①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①漫成:即作者一时应手之作。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躲避战乱,奔波流离,身处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审问题,考什么

根据题干可知问的是画面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作答时要先概括具体的景物,然后分析意境特点,最后答出情感。

2.调动已知,读懂诗歌

①找景物,看修饰:诗中写“月”,用“江”来修饰,水月相连更具美感;月下“风灯”景色柔和,“宿”字修饰“鹭”,意境安静祥和,“跳鱼”与前文构成对比,以动衬静。

②看时空,定基调:从“欲三更”看出写的是夜景,周围环境安静;从“沙头”“船尾”看出写的是江边的景色,风景优美。

③知作者,定氛围:注释中的“躲避战乱”暗示作者身处战乱之中,由此可推知作者对安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3.调动已知,准确把握景物形象

先答出诗中描绘的景物,然后概括出景物特点,最后分析出诗句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显得淡雅柔和,月照沙岸如雪,白鹭团聚夜宿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衬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清幽静谧的画面,洋溢着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一)技法点津

1.明确概念,理解考点

事物形象简称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作者通过描写这种具有象征性的物象来委婉地表现自身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2.了解常考题型

题型一:概括物象的内涵或特点

设问方式:

①诗歌中的中的“XX”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②概括“XX”“XX”“XX”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题型二:分析物象的作用

设问方式:

①诗中前后两次出现“XX”,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②请结合全诗分析“XX”这一意象的作用。

③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XX”?请简要分析。

3.调动已知,准确把握事物形象

①找物象,明表象

首先要找到诗歌中的物象,咏物诗一般题目就直接表明所写物象,比如《卜算子·咏梅》写的就是梅花。然后分析物象的特点,如果是植物类的物象,要分析它的色、香、味、形及生存环境,如梅花生活在严寒中说明其坚韧,不与百花同时开放说明其清高。如果是动物类的物象,要分析它的生活习惯、声音、动作、饮食及生存环境。如果是一般物象要分析其用途、外形等。

②抓内涵,析意义

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对于作品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要注意积累其中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做题时要调动内涵积累,这样才能分析出事物的象征意义。可按如下的口诀记忆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内涵: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③知人世,找共性

做题时还需要对作者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时代特征,分析物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情感、品质有何共通之处。比如,生活在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士谢枋得曾作《小孤山》,把小孤山比作挺立在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作者借小孤山表达了自己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仍矢志不移,力挽狂澜,坚定抗元的复杂情感。

4.掌握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思路一:

第一步,分析表层属性。第二步,探求深层含义(内涵)。

思路二:

第一步,描述意象并指出意象的特点。第二步,分析作用,点出效果。

常见的作用、效果: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通常表现为通过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作者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微的哀叹”及“一腔爱国之情”。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串始终,往往为线索。

(二)范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试题。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注],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

[注]本词作于作者受排挤闲居江西上饶铅山期间,此间的住处依山临水,云烟缥缈。

下片中的菊花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具体分析。

1.审问题,考什么

根据题干,可知需要概括出菊花的形象特点,然后分析寄寓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调动已知,读懂诗歌

①找物象,明表象

从词的题目即可明确本词的具体物象是菊花,从菊花的生活环境“直待秋风一夜霜”可以看出其傲霜凌寒的风格,从菊花“避重阳”可以看出其不趋时俗的特点。

②抓内涵,析意义

菊花本身就是作者经常写作的对象,在秋天开放,不与春天的百花争艳,在古诗词中常表达清冷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③知人世,找共性

从注释“本词作于作者受排挤闲居江西上饶铅山期间”可以看出,作者备受排挤,难以在朝廷中任职,这一点和菊花“避重阳”有相似之处,菊花被排挤不在重阳节开放,但是却在“秋霜”时成就自己,表明作者蔑视来自官场的排挤打压,展现了其挫而愈坚的傲然风骨和豪迈气度。

3.掌握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参考答案】

猜你喜欢
物象景物人物形象
四时景物皆成趣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写写冬天的景物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