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王光佑
【试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国士在同一天去世,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悼念。5月28日,为我们照亮过前路的群星又陨落两颗: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在武汉去世,历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在北京去世。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那一群人、那一段历史,正在一点一点远去……年轻的我们,又将汇聚为新的、充满活力的河流,发展壮大,继续奔腾。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逝去与新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津】
1.明确作文情境
材料先叙述“逝去”,再展望“新生”:巨星陨落,山河含悲,2021年5月,中国痛失四位国士——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袁隆平、吴孟超、章开沅和何兆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年轻的我们,又将从“逝者”手中接过接力棒,汇聚成新的河流,继续奔涌,扬帆远航。
2.抓关键词和关键句
①关键词:“逝去”“历史”“新生”“奔腾”。
②关键句:“那一群人、那一段历史,正在一点一点远去……年轻的我们,又将汇聚为新的、充满活力的河流,发展壮大,继续奔腾。”
3.厘清话题关系,把握话题重点
以“逝去与新生”为话题写作,文章的立足点在于“‘逝去者’对‘新生者’的引领、影响”和“‘新生者’对‘逝去者’的继承、发扬”。简言之,该话题的重心在于分析“逝去”与“新生”的关系,倘若专写“逝去”或“新生”,没有突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则属于偏离题意。
【病文展示】
旧光恪心底,新辉扬天下
蔺阳中学2019级2班一考生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国士逝世,5月28日,章开沅、何兆武两位大家逝世……他们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虽人已故去,但精神永不消逝。他们也曾年轻,也曾是国家最鲜活的血液,现在他们老了,去了,国家的血液仍不会断流,年轻的我们,又将汇成新流,铭记旧人之荣光,开创新世之篇章。(教师点评:标题与“逝去”和“新生”联系不够紧密。首段概述材料时,忽略了“悼念逝者”这一关键信息,且没有深入地将“逝去”与“新生”联系起来,致使总结句“铭记旧人之荣光,开创新世之篇章”显得有些突兀)
走在前人未走过的路上,他们造就了美好的今天。(教师点评:首先,逻辑不清,思路有些混乱。应该先走在“前人已走过的路上”,再“走在前人未走过的路上”。其次,“走在前人未走过的路上”与“传承逝者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并不是一回事,表述模糊,缺乏应有的冲击力)
一粥一饭总是情,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他日复一日下田试验,甚至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他未圆与母亲相见梦,却圆了天下饱食梦。一艇一站,天下人应常念彭老。彭士禄院士隐姓埋名数十年,只为发展国家核事业,从第一代核潜艇到泰山二代核电站,都是他“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事业献身足矣”的情意。像袁老、彭老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他们造就了祖国繁荣昌盛的现在,这样的他们会永远被历史铭记,在星河之中熠熠生辉。(教师点评:“他们会永远被历史铭记”与“新生者”继承和发扬逝者的崇高精神不是一个概念,这样表述,脱离了“逝去对新生产生影响”的写作情景,可谓扣题不准,偏离题意)
走在前人已走过的路上,我们将要开拓崭新的明天。(教师点评:应该先走在“前人已走过的路上”,再“走在前人未走过的路上”,文章整体思路不清晰。分论点未能明确揭示“新生与逝去之间的紧密联系”,过于含混,容易被“误杀”)
少男少女们在东奥会场显英姿,于前人面前立壮志,为梦拼搏无所惧,争为祖国献心力。年轻的我们,正鲜活,正暗下决心,正振翅欲飞,将用自己的双手,开垦更多的荒地,谋求更光明的未来。少年者,大志已显,将为国筑路。“我要像袁爷爷那样为民奉献”“我长大以后也一定会守卫好祖国的疆土”“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一句句稚嫩的话语,足以让人窥见未来可期,旧人之光耀心头,奋发向上拓新界。(教师点评:本段给人以小学生作文的稚嫩感,思维含金量不够,所列举的“一句句稚嫩的话语”不足以表明“新生未来可期”,更像是空喊口号)
他们为我们照亮前路,我们替他们开创未来。历史的篇章,从不缺伟大的逝去,更不缺鲜活力量的注入。请放心,强国还有我们,清澈的爱,始终浸润着我们的心灵。那一群人虽已远去,这一群人又在赶来。新一代的我们,必将牢记前人教诲,以坚持、刻苦、奋斗之姿,向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照亮已故者未明之路,让后来者站在更高的起点向山巅而去。(教师点评:本段表述生硬不得体。“从不缺伟大的逝去,更不缺鲜活力量的注入”缺乏对“逝者”应有的缅怀与尊重。并且与材料契合度不高,这四位国士并非都是教师,不能用“牢记前人教诲”,且“前人”与“逝者”也不是一个同等的概念)
旧光恪心底,新辉扬天下。故去者未逝,新来者将兴。你们放心远去,我们定不负将来!(教师点评:呼应标题,卒章显志,这种意识还是很不错的,结句“你们放心远去,我们定不负将来”比较高昂,符合题旨,但遗憾的是“旧光恪心底,新辉扬天下”一句与“逝去与新生”的话题契合得不够紧密)
【升格佳作】
“逝者”已矣,“新生”可追
蔺阳中学2019级2班一考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将在飞逝的时光中慢慢老去,最终化作浩渺长空的星辰。然而,人生代代无穷已,正如盎然的春意惊现于冬意的阑珊,鲜嫩的菌朵萌生于枯叶的衰落,唯美的夜色降临于夕阳的落幕。每一次的“逝去”,都意味着更好的“新生”。斯人已矣,来者可追。落红非无情,化泥育新生。(教师点评:标题“‘逝者’已矣”用词巧妙,一语双关,不仅表明逝者已经逝去,而且暗含“逝者”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意,紧扣“逝去”与“新生”拟题,言简意赅,直击材料内核,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正如盎然的春意惊现于冬意的阑珊,鲜嫩的菌朵萌生于枯叶的衰落,唯美的夜色降临于夕阳的落幕”一句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生动地揭示了“逝去”与“新生”的紧密联系,读来灵性十足,又不失文采)
斯人已矣,精神长存。岁月未曾特殊对待这些“逝者”,他们亦从未虚度过光阴。(教师点评:分论点紧扣“逝者”着笔,且暗含其对“新生”的影响,可谓力透纸背)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悄然长逝。他完成了喂饱14亿国人的使命,也将“强国强种”“富国强农”的信念深深植根于新生一代的心中。就在这一天,吴孟超国士与世长辞,但他献身科研,投身科技事业的爱国精神必将被历史永远铭记。5月28日,章开沅、何兆武两位巨匠溘然而逝,但他们留下的作品,教过的学生,都是他们留下的闪闪发光的印记!
逝者已逝,精神长青。他们如璀璨的流星划过历史的长空,无情的岁月夺去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夺去了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却夺不走他们如恒星般耀眼的精神光芒——他们辛劳的脊背,让岁月载满了荣耀的勋章!(教师点评: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体现了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不俗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流星”与“恒星”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暗含对比,在更高的层次上揭示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价值和人生追求。结尾紧扣“逝者”呼应分论点,且暗含着“逝者”的精神将如恒星般照亮“新生”的来路,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来者可追,志存高远。不负韶华,不负国家。(教师点评:分论点紧扣“新生”落笔,且暗含对“逝者”的“追赶”,汇聚到“不负韶华,不负国家”的时代洪流,句式整齐,掷地铿锵)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放眼“新生”一代,他们的确做到了:23岁的天才少年曹原,两周之内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两篇论文;14岁跳水小将全红婵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三跳满分,一战成名;16岁曾文蕙作为中国第一位滑板选手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弥补了中国滑板项目世界赛事的空白;还有清华大学学霸杨倩沉着冷静勇夺东京奥运首金……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一股股新生力量汇入国家的海洋。年轻的我们志存高远,勇担使命,继往开来,奔涌到民族复兴的辉煌远方。(教师点评:从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到曹原、全红婵、曾文蕙、杨倩,选例典型,以一当十;诗意概述,整饬有力。“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一股股新生力量汇入国家的海洋”点明了“新生”与“逝去”的关系,巧妙衔接,感情饱满,言近旨远)
“逝去”成就历史,“新生”开创未来。(教师点评:分论点总括“逝去”与“新生”,“成就历史”和“开创未来”简明点化了“逝去”与“新生”的关系,且与前两个分论点形成先分后总的关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归途。前辈们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才创造了中国“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辉煌历史。面对这一群人,这一段历史的逝去,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不断从“逝者”广袤的精神沃土中汲取养料,昂首挺胸,朝气蓬勃,赓续奋斗血脉,开创崭新未来。(教师点评:“化悲痛为力量,不断从‘逝者’广袤的精神沃土中汲取养料”既回扣作文的写作情境,又巧妙地将“逝去”与“新生”关联起来,可谓“胸中有天地,文章有格局”)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而我要大声地说:“生逢盛世,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众志成城,这是可以变得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伟大时代,我们缅怀‘逝去’,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先辈精神和赓续奋斗血脉;在这个瞬息万变时不我待的时代,我们崇尚新生,是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辉煌未来!站在‘逝者’的肩上,新生的我们可以变得更强、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教师点评:引用狄更斯《双城记》开篇的话,并反其意而用之,高声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读来大气磅礴,令人热血沸腾)
斯人已矣,来者可追。愿逝者安息,望新生倍加努力!(教师点评:回扣标题和中心论点,用紧扣话题“逝去与新生”的呼告结尾,彰显出不凡的见识和不俗的构思能力)
【专家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