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应实现文化与时代的有机融合

2022-12-27 07:01广西姚宏萍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历史时代思想

广西 姚宏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较大。高考命题中,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在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体现了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汉代荀悦在《申鉴·杂言上》中写道:“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弘扬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是当今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近两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立足于当今时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考查考生的视野、思维、格局,凸显了高考为国选材的意义。如2020年全国卷Ⅰ叙述了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让考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坚定文化自信,并观照现实,就个人发展或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思考。2020年全国卷Ⅱ从理解中西方先贤思想中的“守望相助”入手,暗示考生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疫情下的“守望相助”,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讲述青年的担当与时代之间的关系。2021年全国甲卷将我国具有百年传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节日、歌曲、文学作品、英雄人物等形式展现出来,体现出当代青年在祖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引导当代青年思考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时代发展的关系。2021年全国乙卷以汉代扬雄的射箭比喻为例,从传统文化入手,立足于当代青年的社会实践,引导当代青年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既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相通,也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由此观之,近两年全国卷的作文命题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延续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考生对社会的思考,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热点,紧跟时代步伐,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对于考场作文如何实现文化与时代的有机融合,笔者试提出以下观点:

一、诗歌底蕴:用诗歌点染文韵墨香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学生最熟悉、积累较多的文化知识。在作文中直接引用或化用诗歌,既可以增添文章的意境韵味,也可以加深文章的哲理内涵;既可以增强文章的论证效果,也可以展现作者巧妙的谋篇布局能力;既可以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化积累,也可以使文章散发着馥郁的文韵墨香。

2021年全国甲卷考生例段:

纵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难发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能“喜看稻菽千重浪”,只因为“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百年历程,其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点亮我们漫漫人生路的明灯。

点评:文段引用毛泽东同志《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巧妙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无私付出,赞扬了革命人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风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及论证效果。

学生例段: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诸如此类话语,无不折射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心态。溯其根源,正是在商业化社会的今天,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强调效率,强调赶超他人。于是,我们有了各种知识补课、技能积累,每天忙忙碌碌,片刻不得喘息,唯恐被他人比下去。这正如“剧场法则”所言:第一个站起来看剧的人没有被制止时,那么你想坐着看剧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周围的人都站起来,你坐着只能看到别人的后脑勺。社会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在拼命奔跑,人人都抢着为成功做准备,没有人敢对自己说:“慢慢走啊,欣赏!”于是你再也没有吴均那种坐看山际来烟,遥看竹中落日的闲情,有的只是奔波于生活琐碎的忙碌;于是,你再也没有谢朓那种静心感受余霞如绮、澄江如练的心境,有的只是妥协于生活重压的埋怨;于是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点评:本文段针对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心态,化用吴均、谢朓、余光中的诗句提出自己的看法——放慢脚步,享受生活。通过排比句增强文章气势,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说服力较强。

以上两个例段,都能在紧扣作文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多方面多角度引用或化用诗词,通过组合或排比的形式,表现出较强的气势,体现考生深厚的文学积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是在引用或化用诗歌时,要注意:

①切题。引用或化用的诗歌要紧扣作文材料。

②句式整齐。尽量运用层递式的排比句,增强气势,突出文采。

二、文献底蕴:用经典阐释话题内涵

学者鲍鹏山曾说,文化经典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知识体系、信仰和价值体系,以及文化体系。经典文学,是指那些千百年来历经大浪淘沙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的作品,可以成为人类的信仰。倘若考生写作时能从经典文献的视角去阐释话题的内涵,就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彰显作者深刻的思想。

2021年全国甲卷考生例段:

青年一代,要从我做起,自觉抛弃“不可为”的想法,自觉抵制“不作为”的做法,做时代的书写者,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仅靠夙兴夜叹不能“封狼居胥”,仅靠朝思暮想不能“王师北定”。空谈之声即使再澎湃,也敌不过在荒漠风沙中塞罕坝上护林者手上的厚茧;空谈之声即使再激昂,也敌不过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所透出来的报效祖国的赤诚。

点评:本例段从渴望“封狼居胥”的辛弃疾、盼望“王师北定”的陆游联想到现代的塞罕坝上的护林者和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的努力作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彰显了作者的思维深度。

学生例段:

从塞翁失马到姜尚的直钩垂钓,从惠子的大瓠之种到庄子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从华为创设海思“备胎”芯片到疫情期间无所事事的居家隔离……人人皆以为那是无用之举,但是塞翁失马却使之免于性命之灾;姜尚的直钩垂钓终钓来明主之识;惠子的大瓠可以浮游于江湖;庄子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才能图南;多年的“备胎”海思一朝转正堪与大国抗衡;疫情期间无所事事的居家隔离,却为中国疫情控制起到极大的作用……无用之用可为大用。李以苦存,井以甘竭。蜜蜂采花,却会使花更加繁盛;夜空越暗,反而更望得见星光。因此我们既要以无用生,又要以有用存。要将无用转化为有用,将无用的积累沉淀转化为有用的奉献。只有在无用时积累,才可能在有用时贡献。我们要有积累沉淀的时期,又要有显露奉献的时候。

点评:文段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事例入手,不落俗套,从多个方面分析“无用”在过去和当下的现实意义,凸显作者思维的广度;由古到今,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又使文章在广度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深度。

以上两个例段都能立足于材料,从经典文献的视角透析话题的内涵,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有自己的个性化思考,体现了作者理解的深刻性和表达的创造性。选用经典文献作品时要注意:

①经典。必须是最经典的作品,才最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②内核。选取跟话题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对经典文献作品中无关话题的内容要大胆舍弃。

三、历史底蕴:以历史彰显人文精神

没有历史的眼光,就不能正确审视现在和未来。学习历史正是为了饮水思源,借古鉴今。学生作为民族未来的生力军,倘若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历史文化积累,展现自己对于典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历史的视角去观照社会,体现出自己对国家历史、时代的真切关注,彰显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如此文章就显得高远大气。

2021年全国乙卷考生例段:

人们对君子型人才的渴慕由来已久。秦王嬴政到处物色人才,把李斯、王翦、蒙恬等一众贤才收聚一处,才有了“六王毕,四海一”的大秦王朝,自己也成为“始皇帝”;汉武帝有了汲黯、主父偃、卫青、霍去病等文臣武将,才有了大一统的汉家天下;唐太宗广聚贤才,得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济世之才,才有了“贞观之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唯才是举”是历代盛世王朝在用人方面的一个优良传统。

幸运的是,而今我们正生逢其时。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已经把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开展“人才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点评:文段按照秦、汉、唐的历史顺序,列举了历史上盛世王朝“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显得气势非凡,又以过往的历史经验观照当下的“人才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显得更加高远而深刻。

学生例段:

科技推动之下衍生的品牌,是传统意义上广为认可的品牌。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知识经济为动力打造品牌,品牌才会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诞生,进入物质大爆炸的“蒸汽时代”;再到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卡尔·本茨的内燃机横空出世,人类又迈入“电气时代”;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为人类文明锦上添花;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一步步迈向今天这个便捷的科技时代,历史早已见证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具有的生机。而今,以知识经济打造品牌,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任正非的华为公司、硅谷园区的谷歌公司,无一不享誉全球。由此可见,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经济以其经久不衰的活力,为品牌的打造注入永不枯竭的源泉。

点评:文段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思辨的、长远的目光去审视科技的发展,把观点、事件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去拓展,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经济”的深刻思考。

以上两个文段都能透过历史去观照现实,揭示事件、现象产生的原因、承载的意义,以达到深刻洞察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的目的,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感和较高的格调。选择史实资料时要注意:

①准确。选择权威的史实,而不是野史。

②借鉴。能透过历史去观照现实,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四、思想底蕴:以思想充实精神领域

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创立了丰富、辉煌的思想学说,他们思考的范畴从天地到自然、从人生到社会、从个体到宇宙、从历史到虚无……无一不饱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在写作中如能借助这些古人的哲学思想,对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就能使文章散发出思想的光辉,体现作者广阔的视野与理性的思考。

2021年全国乙卷考生例段: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孟子一次次地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即便无人赏识,不被当权者重视,他依旧一如既往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身体力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这“浩然之气”成为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之后,浩然正气贯串天地之间,让一位位英雄人物名垂青史,让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直贯长虹。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文天祥大声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边远之地的流放,林则徐放声高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般蓬勃而起,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唯有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才能在追梦路上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点评:作者从孟子“浩然之气”的思想起笔,结合史实诠释英雄人物对其的执着追求,凸显其思想的光芒,这是思维的拓展,更是思维的深掘,体现作者广阔的视野与理性的思考。

学生例段:

那么,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该维持一种怎样的关系?老子曰:“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知止”。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会引发恶性循环,顺着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故人与自然最融洽的共生,还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让自然继续福泽后世。李义山诗言“庄生晓梦迷蝴蝶”,可你又怎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人类也只是地球上千千万万的物种之一,故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去俯视众生,认为天地万物是“为吾所有”。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华文明追求的境界就是和谐共生。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繁衍延续、生生不息!

点评:文段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理性的思考,透过老子的“知止”和孟子的“可持续”,探索“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意义,思考深刻,见解独到,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思想。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必然是其思想的发展史。写作中要想文章有启发性,必定要展现思想的光芒。当我们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的时候,目光必然会长远得多,思想必然会深刻得多。以上两个文段都能用传统思想去观照社会现实,使古今思想得到碰撞,激起文化思辨的火花。在引用哲学思想的时候要注意:

①深刻。对传统思想要有深刻的解读。

②个性。结合传统思想对话题进行全方位思索,彰显个性化思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维系文化血液的纯净,进行古今中外思想碰撞,发扬文化思辨精神,文章必然理性而深刻,立意必然高远而大气。

猜你喜欢
历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新历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