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红
(甘肃省庄浪县北城九年制学校,甘肃庄浪 744600)
阅读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师的思维之下,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缺乏敏感性,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来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原了教育的本质,达到深入学习的效果。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做到精简精练,鼓励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不断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阅读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面对新的教育背景,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仍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阅读课堂上一味地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字词、剖析写作手法,几乎面面俱到,整堂阅读课下来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出现了“以讲代读”的现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感受不到语言文字的美,这样的阅读课堂是单调乏味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充分调动起来,无法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在现在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唱主角”,学生成了观众与旁听者,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阅读知识,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导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还有的语文教师只顾讲授知识,没有进行配套的练习和强化,学生难以体会到阅读内容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课堂教学评价是调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杠杆,也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只将阅读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思维等的评价,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大多是从整体上进行评价,评价过于笼统,缺少对学习细节的评价,使得很多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阅读学习成果,感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另外,语文教师没有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在阅读中失去了主体意识,削弱了学生阅读的信心。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内驱动力,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那么阅读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将会成为一种享受的过程。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效果。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当学生看到其第一面时,就感觉其枯燥无味。为了转变学生对阅读的认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为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用生动、活跃的故事情节唤起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好奇感,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找到阅读的动力。和小学阅读材料相比,中学生的阅读材料又提升了一个难度,有很多阅读内容具有年代感,还有些阅读内容科技感太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贴近,学生不容易理解。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生活场景,将枯燥的书本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立体图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感知文本,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影视剧片段,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听享受,用饶有趣味、引人入胜的情节与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让学生养成主动阅读书籍的习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理解,逐步提高自我认知,获取新的学习方法,进而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
很多人认为阅读就是读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做。其实阅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阅读也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要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推行少教多学的模式,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会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去“多学”。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从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出发,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及时纠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学会阅读、主动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改变,为了更好地感知文本,语文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反复地读,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主旨,享受语言艺术带来的美感,获得各种语文知识与技能。此外,中学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粗读与精读,在拿到一篇文章后,首先进行粗读,让学生快速浏览文本内容,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整体、概括性的把握;然后再指导学生通过精读,对阅读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进行揣摩与鉴赏,让学生用心去品味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精妙语句摘抄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对于一些深有感触的语段,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做批注,培养学生写读书随笔的习惯,让学生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想,深化阅读感悟,同时还为语文写作做好铺垫。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而学生的阅读则是从问题开始的,在以往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所采用的都是“阅读文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模式,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拆解成多个问题,并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则在教师的干预与引导下逐渐走进教师预设的理解框架中,这种“牵牛式”的课堂提问,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但实际上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并没有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而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下,中学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并且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干预,构建开放性的阅读课堂,把教学的起点从教师和教材转向了学生的认识。基于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遵循“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提问环节,营造出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进而更好地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就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创设具有层次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使学生通过“跳一跳”都能够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实,收获学习的成就感。中学语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畅所欲言。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或出现思维障碍时,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帮助学生疏通思路,让学生思考更加顺畅,进而顺利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需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好地开阔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思想,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避免了教师烦冗的讲授。除了教师提问外,教师还要抓住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归纳与整理,从中筛选出值得学习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文本,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精髓也就心领神会了。
新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开展合作学习,将阅读过程转变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学生在组内既独立又合作,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表现的机会,尽可能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下勇敢求证,通过收集资料、梳理、归纳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既增进了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品读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始终要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不仅要在巡视过程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还要做好随时为学生服务的准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始终充满着智慧与创造。当合作学习完成后,语文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果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相互点评,通过讨论和思辨实现思维共享,在反复的质疑问难中收获新的知识与思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新想法、看问题的新角度、新的思想认识等要进行及时的肯定、鼓励,不断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注入动力。中学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小组合作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反思学习过程,查找自己在阅读思维、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弱点与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促使学生自我改进、自我完善,降低了教师“教”的难度。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拓展,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积累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有助于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读物,也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素养。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边读边写、边读边思考,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使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为激励学生持续阅读,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书评展览、读书卡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相互分享阅读的快乐,共同探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的互帮互助和相互促进下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为课堂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阅读是中学生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良好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