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12-23 04:49王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头孢他啶舒巴坦头孢哌酮

王伟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药物[1],尤其是在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比较常用。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抗生素滥用情况时有发生,临床越发关注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2,3]。头孢他啶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较强的抗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在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方面较第一代、部分第二代头孢菌素更差。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用于治疗因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头孢类抗生素[4],常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道感染等疾病中。受个体差异的影响,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上述两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本文特选择2020 年1~12 月本院接收的112 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开展研究,以头孢他啶为对照,进一步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12 月在本院就诊的112 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4 例;年龄22~70 岁,平均年龄(46.85±4.70)岁;病程2.00~13.12 个月,平均病程(7.01±1.13)个月;疾病类型:呼吸系统感染20 例,胆道系统感染14 例,生殖系统感染13 例,皮肤感染4 例,其他5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26 例;年龄24~71 岁,平均年龄(46.93±4.75)岁;病程2.10~13.24 个月,平均病程(7.08±1.20)个月;疾病类型:呼吸系统感染19 例,胆道系统感染13 例,生殖系统感染12 例,皮肤感染6 例,其他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遵循《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中的医学伦理准则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为感染性疾病,并符合《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中有关标准者;②一般资料及各项检查资料完整者;③能够配合完成此次研究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入组前1 周使用过抗感染药物、免疫抑制剂者;②存在药物应用禁忌证或对相关药物过敏者;③孕妇、脏器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在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2.0 g 注射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滴速为60 滴/min,2 次/d。

1.3.2 观察组 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0 g 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速、用药频率与对照组一致。用药剂量根据具体疾病做适当调整,严格控制用药剂量、用药疗程。

1 个疗程为7 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致病菌清除率、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用药合理性。

1.4.1 炎症细胞因子 于治疗前、治疗14 d 后的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速率为35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取上层血清,应用白细胞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 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应用酶标仪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

1.4.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包括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胸闷气短消失时间。

1.4.3 致病菌清除率 在治疗前、治疗后采集两组患者感染相关分泌物、血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试验,仪器为恒星HX-21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根据培养结果计算致病菌清除率。

1.4.4 临床疗效 在治疗14 d 后评估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疾病相关症状彻底消失,WBC 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WBC 趋于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WBC 均较用药前有改善,为有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5 用药安全性 治疗期间根据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用药安全性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代表安全性越高,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头痛、腹泻。

1.4.6 用药合理性 由临床药师根据《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版本号:HLYY0020150301)》以及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用药合理性,用药不合理发生率越低,代表合理性越高。用药不合理包括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剂量不合理、疗程不适宜、用药时间不合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IL-6、IL-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IL-6、IL-8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胸闷气短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致病菌各检出56 株;治疗后,观察组检出致病菌5 株,对照组检出14 株。观察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比较[%,株(%)]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患者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5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6 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但是抗生素选择压力不断增加、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并会引起不良反应,导致临床疗效下降[5]。为了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选择更加理想、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头孢类抗生素在抗生素种类中所占比例较大,具有较多的种类,且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的不断改进,其抗菌谱不断扩大,抗菌效果持续增强[6,7]。头孢他啶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广泛的反应。头孢他啶中存在无水碳酸钠、游离酸等成分,其通过对转肽酶在细胞壁中的合成进行抑制,利用交叉连接中的转肽作用来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并对细菌细胞的生长、分裂进行抑制,发挥杀菌作用,能够加快细菌的死亡速度[8]。头孢他啶静脉注射后迅速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及体液中,以呈高度活性的原形药物随尿液排出,但是应用在肾功能不全者、新生儿、早产儿中会出现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情况,因此上述人群应谨慎或禁止使用。头孢他啶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在随之增加,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属于复合制剂,其中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9],抗菌谱广,且其通过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进行阻止,能够对细菌细胞分裂进行抑制,阻止细菌繁殖,进而发挥杀菌作用[10,11]。但是头孢哌酮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并不高,容易被水解。舒巴坦为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舒巴坦作为抗菌用药,多为联合用药[12]。舒巴坦能够有效抑制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活性,促使头孢哌酮的杀菌能力以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强[13,14]。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促进抗菌效果的提升,因此可加快患者感染相关症状的改善速度[1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静脉注射5 min 后能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分别为236.8、130.2 μg/L,血消除半衰期则为1.7、1 h。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主要经肾排泄,即24%左右的头孢哌酮、84%的舒巴坦随着尿液排出,其余的药物则经胆汁排泄,药物蓄积在体内的情况较少发生。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多,胃肠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常被累及,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6],因此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期间需要进行用药监测。另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够促进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杀菌效果提高,但联合应用会出现反应,存在物理性的配伍禁忌,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加强重视,需严格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给药[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IL-6、IL-8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WBC、CRP、IL-6、IL-8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疗效更加显著。分析原因在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两种主要成分协同增效减毒,因此所获得的疗效较头孢他啶更高,故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18,19]。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胸闷气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治疗药物具有药物起效快的特点,因此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缓解,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不同剂量治疗中的用法用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且对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过敏者存在用药禁忌,因此临床需要加强该药物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重视[20]。观察组患者致病菌清除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抗菌效果比头孢他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组合能够对呼吸系统感染、胆道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致病菌发挥强效的抑制作用,具有高效灭菌作用[21,2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本次研究中在给药前,充分掌握了患者的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在用药前进行皮试;另外在用药方面,严格根据用药规范确定药物剂量以及治疗时间,通过加强用药期间的监测以及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故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黄小莉[23]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45%、9.09%,与对比组的75.00%、27.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论与本文一致,佐证了本次研究结论真实可靠。另外在临床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还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以促进抗感染效果的提升,但是需要充分掌握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因此在临床联合用药前,当临床医师未能明确两类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时,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应加强沟通,避免因存在药物配伍禁忌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在临床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给药前,通过详细询问患者,明确其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确定给药方式以及给药剂量。②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适应证、禁忌证、配伍禁忌加强注意,根据药品说明书用药。③在静脉滴注期间,密切关注患者输液期间的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立即停药并予以对症处理[24],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不适感消失后对其进行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滴速或是更换药物。为了保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较高的抗感染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用药合理性以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头孢他啶舒巴坦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研究进展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头孢哌酮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