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与阅读结合方式探讨

2022-12-23 02:58吴檀华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叶圣陶写作技巧习作

吴檀华

叶圣陶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习作与阅读也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本为基础,认真选取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参考材料和创作依据,并开展合理的模仿和创新练笔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习作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探讨,还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研究,研究者无不把焦点置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养成上,特别是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的养成。而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一是阅读内容相对单调。教材以课本为主,教师普遍采用“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教学方法。这种“授受”式的教学方法,使阅读课堂拘泥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不利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二是教师把阅读课堂束缚在课堂教学之中,忽视了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研究人员指出,有些学生的语文学习并不是来源于课堂,而是来源于主动读书。三是偏重读写练习和考试,用一个标准来束缚学生的读写过程,从而造成他们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点,缺乏创新意识[1]。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写作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叶圣陶对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主要体现为四点。

第一,把作文等同于创作,从而将学生框定为“作家”。这个现象在传统教学中较为普遍,但在当代也并非绝迹。其症结在于偏离了小学作文教学目标,未能认清写作的目的。为此,叶圣陶曾明确指出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表达能力。因此,要明白在小学阶段,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书写能力。如果一味强调模仿学习,就会违背小学阶段写作素质教育的自然规律。当然,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叶圣陶所提倡的“应需”式写作的概念,而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学校的现实情况适当做出改变。

第二,写作的练习强度过大,而且练习过程投机取巧。这其实是应试模式的必然结果。部分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得分率,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技巧,考前准备大量“宿稿”的情况也普遍出现。但这些文字夸张、玩弄技巧的应试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还束缚了我国写作教育的科学发展。叶圣陶也曾多次提出遏制作文中的应试倾向,希望教师与学生以淡然的心态应对各类测试,将作文训练视为提升自我的过程。叶圣陶说:“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

第三,评价标准定得过高,过于重视文章辞藻的美。小学是写作学习的基础阶段,并不是每个人在日后都会从事专业的语言文字创作或者是文学工作。能完成真情实感、语言通畅的文学写作,具备各类语言文体创作的基本功即可。而现在有些教师,过分强调作文教学中的立意创新与辞藻华丽,又或者将其视为语言水平高低的尺度,实际上是不能有如此严格要求的。

第四,学生写作教育和道德教育脱节,以及作文思想和道德准则不相符。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过分偏重写作技巧教育,而忽略了个人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以至于学生一说到好人好事,就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帮老人过马路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总是这样。而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一些学生过分重视社会价值,忽略了个人思想和情感。学生写作都是以表现自身情感、个性思想为基础的。但如果在写作中过于强调社会价值,就会忽略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这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抒写变成了“喊口号”,讨论则变成了“异口同声”,甚至连论点都是雷同的。这样的作文练习,虽然华丽却不实际,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结合方式

(一)加强课内课外阅读,挖掘写作特点

语文教育中的“习作与阅读结合”是十分关键的。习作与阅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书有助于写作,而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把阅读的文章变成创作的范文,可以让写作变得更为简单。学生只有认真仔细、大量地阅读优秀作品,才能从中掌握好的写作方法。在叶圣陶眼里,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首先就要有一种凭借力,即课文或选文;其次要有训练的方法。阅读教学并不是只以课文中出现的基本知识点为目标,让学生识记课文的中心理念、段落解读方式和对关键段落句意的标准理解,还要借此训练学生独立寻找合理结论、正确且有效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2]。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经过认真选择的,作品包括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童话故事、寓言、诗词、科学小品等八大类精彩的例文,作品取材新奇,编排科学合理,语言优美。每篇文章都有创作方式上的特点,学生要在认真阅读、了解、品析和鉴赏的基础上,在作文写作中灵活应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灰雀》《小摄影师》等,每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意义、风格与写作方法。而教师的职责就是利用这些优美的语文作品,引领学生在美好的语文环境中多读、爱读,并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觉阅读的良好行为。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但由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受教材选文的约束,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叶圣陶主张学生在精读、略读以外,还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主张学生“读整本书”[3]。但课外读书并非盲目地读书,阅读方法也特别关键。叶圣陶曾提出了一种鉴赏性阅读方式。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他系统地介绍了鉴赏优秀文艺作品的基本过程。首先是认真阅读,理解作者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结合;其次是要驱遣想象,领悟优美文艺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最后是锻炼语言表达。总的来说,他要求人们不读死书,也不要被动阅读,要积极探究[4]。

课外读物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自然科学问题和社会科学现象并存,是前人研究的积淀,是人们学习的资料之一。阅读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认识面,使他们捕捉到更多的知识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力,让他们更热爱生活。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级特征与认知情况,进行合理的阅读教育:推荐学生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图书,与学生特点相适宜的图书,与写作特点有关的文章。

(二)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文章进行逐字或逐句的介绍,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启发、引导、问答的方式进行教育,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这并不是说不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而是说将重心放到“讲什么”和“怎么讲”上。叶圣陶一再强调,“语文老师不要做说书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法,创造新情境,以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如在教《观潮》时,因为一些学生没有看到过大潮,所以很难理解钱塘江流域大潮被称为“世界奇观”的原因。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素材展示给学生,再配上文章的精彩描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以此培养他们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主动思考的能力,让生动有趣的字、词、段、篇等在他们的头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课文结构的内容和深度(言之有序),其在写作文时也会注重段落前后的顺序,使得作品更具逻辑性。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也要让学生注重文字书写的先后顺序。通过自身的写作经验,加上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的写作技巧会得到一定的提升[5]。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认为:“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在他眼中,习作与阅读都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阅读是吸收和继承,而习作则是创新和表现。写作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活能力。而写作教育也并非为了适应考试,而是为了适应生活。在写作教育上,叶圣陶首先重视的是写作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就是使写作满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责任心、主动性,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主动性,引导他们按照自己喜爱的形式写出个性,读出感情,表达出自身的情绪与思想。

从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指导他们写出好作品。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没有固化的思考方式,好奇贪玩,不受约束,具有强烈的个性。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应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入手。一方面,可组织学生进行野游、观光活动,使他们从游玩中看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看到各行各业,从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从周围事物出发进行创作,比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故事等,都有可能是写作文的优秀素材。但需要强调的是,创作并非必须写成轰轰烈烈的故事,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小见大,掏真情、说真话。

(四)注重积累,并运用于实践

叶圣陶的论点,为我们解决传统写作教育中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要将写作教育同学校的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以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表情达意为主要目的。从这一点出发,写作教育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写作教育应该以作者的现实生活经历为基础。叶圣陶强调文章应该单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当作素材,不能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其二,写作教育要注重阅读与创作紧密结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从阅读中来,习作与阅读分不开。

多写多练对处在写作能力培养关键期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首先,要多开展作文的各类项目练习,如遣词造句、段落训练等。其次,要经常动笔,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慢慢克服写作文时出现的各种困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作文中,从而逐渐得心应手。读书活动能使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写作技巧,积累大量的知识点和词汇。

适时引导学生以写日记的方式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体会,尤其是记录鲜活的生活案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把积累的写作技巧运用于其中,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写日记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和研究现象的能力,并锻炼其恒心。写作就是他们的练笔过程,是他们积累素材、词汇的一种主要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写读后感,或摘抄好词好句,感悟文章写法。

习作与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即阅读有助于习作,而习作也有益于阅读。将习作与阅读相结合,把阅读的文章变成创作的范文,能够让文章阅读变得更为容易。学生唯有认真仔细、深入地品读作品,才能从中把握好的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叶圣陶对于习作与阅读的教育思路都是十分朴素的,其核心要点主要表现在:对于阅读课程,强调教和学之间的智能转换,教师要更多地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他们的习作与阅读习惯。而对于习作课程来说,要避开课程中的“应试”教学模式,从“应需”的视角入手,使学生不必过多地拘泥于写作技巧,而是要做到人如其文、言为心声,以朴实、真实、自然的文笔表达思想情感。

猜你喜欢
叶圣陶写作技巧习作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霜的工作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习作展示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