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实验小学 顾玲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科普类的实用性文本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原因是教师没能认识到实用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学时要么只关注文本内容信息的提取,要么用文学阅读的方法去教实用文阅读。王荣生教授明确指出,实用文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实用文教学,学生掌握提取、理解重要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低年级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掌握阅读方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崇尚真实的科学态度呢?接下来就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太空生活趣事多》为例谈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整体关照文本的结构。科学小品文行文讲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小品文的行文结构,体现了作者选材和构思的精巧。关注文本的结构可以洞察到作者的思维脉络。长此以往,学生会在不断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课文,作者分别从“睡觉、活动、喝水、洗澡”四个方面讲太空生活的有趣之处。而且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直接道明了本自然段要讲的内容。教学中为了理清文本的脉络,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和内容,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太空生活的哪个方面,并圈画出关键词语。同学们在反复阅读、思考、判断、筛选中,选择了“睡觉、活动、喝水、洗澡”这四个词语,最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你们能用找出来的四个词语,说上一句话,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介绍了太空生活哪几个方面的趣事吗?”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立刻就能说出“这篇课文分别选择从‘睡觉、活动、喝水、洗澡’这四个方面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趣事。”文章的脉络理清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清晰了。在阅读时就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了。同时,这样的教学也让学生逐渐形成一个意识:无论说话还是写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话需要放在一起说,哪些话必须分开讲,都不能随意而为,而要仔细思量。需要说明的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除了引导学生对整篇文本的关照,还要引导学生整体关照每一个自然段的整体布局。如教学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可以先带领学生理清第四自然段的三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即:1.在太空喝水不能用普通杯子;2.不能用普通杯子喝水的原因;3.航天员是怎么喝水的。三层意思层层递进、紧密相连。接着老师邀请学生扮演太空小导游,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介绍航天员是怎样在太空喝水的。这样对整个自然段的整体把握,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整体把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语文认知发展的规律,遵循文本的文体特点,留足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为实现深度阅读奠基。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低年级的科学小品文语言都力求轻松活泼、浅显易懂。所以学生在阅读时特别容易忽略文本中那些精确的语言,而往往这些精确的语言才是文本阅读的突破点和升华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去反复品读、理解,达到借言会意的效果。
《太空生活趣事多》结构简单,分别从“睡觉、行走、喝水、洗澡”等四个方面谈太空生活的有趣。其中有一些词语,如“必须”“不然”“即使……也……”“得”,这些词语强调了太空生活的有趣之处。这些词语不表示实际的意义,教学中若老师不善加提示,学生很容易忽视。以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在宇宙飞船里睡觉”为例,教学中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在宇宙飞船里,想要睡个安稳觉,能有什么办法?”学生回答:“航天员可以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老师追问:“没有其它办法了吗?”老师的追问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是的,因为书上说‘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对“必然”这个词语的理解:“若是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学生答:“一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老师再给“不然”加上重音符号,引导学生朗读“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这样有意识的导读,没有枯燥乏味、生硬死板的词语解释,完全借助语境的渲染,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悟文字的力量,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品读“即使……也……”和“得”这两个关键词也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喝水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在宇宙飞船里的宇航员们是不是也能像我们一样喝水呢?”顺着引导学生立即提取到信息:“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接着老师给学生观看2021年王亚平太空授课中她给叶老师传递水杯的视频片段,再次标出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朗读“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并因势利导:“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带吸管的饮水袋。”至此,学生对于这两段文字的理解再也不是浮于表面的了。
在阅读文本时,读者总能轻易关注到文本中那些能够直接让人怦然心动的优美语句,不由自主地反复品读,而文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不表示实际意义的关键词语总是处在被忽视的角落。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引读人,在细读品味中让这些词语散发其应有的光彩。
文字平铺在纸上,仅仅见其形、诵其声是不能探究到文中的深意的。尤其那些文字看似浅显易懂的科学小品文,区区几段,浅浅数语,想要表达的浅层内容在字里行间清晰可见。有时候读一篇文章,读完了,也读懂了,但是文中的深意却一概不知。这时候就要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联想,在联想中进行比较,文章的画面、声音、味道也就出来了。
《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科学小品文,看题目就知道,文章想要表达的是太空生活的有趣。但是读完整篇,文中既没有生动的语言,也没有风趣的场面,趣从何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比较和想象:“在太空、在宇宙飞船里睡觉和我们在地球、在家里睡觉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对比看出:“我们在家里睡觉站着是不能睡的,只有躺着才能睡觉。”有的学生说:“如果在家里也想站着睡觉是不可能的,身体刚刚放松,人就摔下去了。”还有的学生发现:“在地球上睡觉可以翻身、打滚,在太空睡觉必须固定在睡袋里,否则会像氢气球一样漂浮到别处去。”像这样把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太空的生活场景进行联想和比较,藏在文字里的趣味就被激活了。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宇宙飞船里活动”也一样。单读这一自然段并不觉得有什么有趣之处,但是联系“地球行走”的现象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在地球上行走主要靠腿,而在宇宙飞船上“行走”竟然靠手,难道在宇宙飞船上,人是倒立行走的吗?在阅读完第三自然段之后,再给学生观看关于“太空活动”的视频,学生领会到:由于失重,人在太空行走无法发力,只有靠手抓住舱壁固定的把手,人才能够移动。学到这里,对于太空生活的“有趣”现象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阅读文本,边读边想,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体会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不容易以及太空生活的趣味,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小品文的兴趣。因为心中有感受,学生才能积极地思考和表达。这样的阅读实践,才会有生动的生成,是充满活力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什么样的文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王荣生教授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根据不同的文本体式和文章内容选择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积累语言、学会表达,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要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的。
科学小品文《太空生活趣事多》共6个自然段,其中第一、六自然段分别为文章的总起和总结,第二、三、四、五四个自然段分别从“睡觉、行走、喝水和洗澡”四个方面介绍太空生活的有趣之处。这四个自然段介绍的活动,生活在地球上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且这四个自然段结构工整,语言风格、表达方式都很相似。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以其中一个自然段的阅读为示例,总结出阅读方法,再由扶到放让学生依样画瓢,自主学习其余几个自然段。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老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在地球上的生活想一想:“在太空、宇宙飞船里睡觉和在地球上自己家里的睡觉有什么不同,你能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吗?”低年级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在联想对比和画面想象中,孩子的表达自然生动有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阅读和生动有趣的展示之后,老师可以带着学生总结:“文字宝宝安安静静地待在书本上,我们是怎样把他们读得生动、有趣、活泼的?”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相关学生的发言,提示、引导学生明白:“有的同学找出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睡觉的画面,再和自己平时在家睡觉的经历进行比较,很容易就发现了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睡觉的有趣。”至此,老师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方法:1.阅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2.发挥想象,想象宇航员睡觉的画面;3.进行联想,比较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睡觉和我们在地球上睡觉有什么不同;4.抓住关键词语,读好课文。有了方法的牵引,老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剩下的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的某一个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的学习中老师半扶半放,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方法,老师再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其余的两个自然段。这样的教学,不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主动、明白。
需要说明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某一种阅读方法不是放在任何文本都通用的。文学类的文本有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实用类文本有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即使同为实用类文本,因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达,不同的内容,其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多阅读、多研究、多积累,不仅自己要学会阅读,还要懂得怎样带着学生阅读并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学习语文除了积累知识、学会阅读,最终还是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的。在语文学习中,要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太空生活趣事多》这篇科学小品文,语言富有趣味,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量关联词的运用。比如“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中的“即使……也……”这对关联词就通过假设,重点介绍了水在太空中的失重现象。又如“要想……必须……”“要想……得……”这两对关联词就强调了因为失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必须采取的特殊措施。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已经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重点品读过,要查验学生对这几对关联词语的理解是否到位,藏在这些关联词里的分量学生是否品悟到了。教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关联词进行说话,既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检验,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良好契机。教学中为了进一步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提到的太空中的失重现象,在教完第四自然段之后,老师可给学生播放诸如“太空流泪”“太空刷牙”之类的视频,然后让学生练说“由于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是流不出眼泪的,即使_____,也_______。”“由于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是宇航员刷牙喝进去的水,也_____。”为了更好地巩固本课所学,老师也可以在学完全部文本之后出示这样的句式,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或所观看的视频进行练说“因为失重,在宇宙飞船里,要想______,航 天 员 得______,不 然______。”“因为失重,在宇宙飞船里,要想______,航天员必须______,否则______。”学生只要能够利用这些关联词准确且流畅地表达,那就说明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也领悟了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和内涵。
低年级学生还处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不高,尤其是像这样的当堂发挥的口头表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因此教学中练习素材的选择不宜太难,应该紧扣文本,紧扣课堂,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这样训练才能增强学生表达的信心,保护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科学小品文也就是文艺性的说明文,它集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科学小品文的文本样式,在整体关照文本之后,引导学生在品读、联想、感悟中提取信息,既实现文本的知识价值,又实现文本的审美价值。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表达,实现文本的语用价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