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鸣亮
蒙台梭利曾说:我们必须尽可能依据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让他们有发展的可能性,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样儿童才能茁壮成长。笔者思考,所谓“尽可能依据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绝不是“急功近利”式的教学能够激发出来的。儿童天生好质疑、好探究、好分享。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内在的生长法则,尊重生命的发展历程,满怀信心地等待学生,使学生有机会激发自己的内在力量。而这,恰恰是说理课堂的本质追寻。我们应该做的,是善于等待,等待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找到那条通往成长的道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学生的内在力量能够激发自己获得什么样的思考和启迪,也就意味着学生可能获得什么样的生长。
那么,课堂上什么时候要等待,又要如何等待呢?
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惯性地以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学生,摆出一副“老师”的样子,具有强烈的课堂“控制力”,或是处处打断学生的思考,或是不等待,不给学生质疑发问的机会,贯彻着“我教你学”的范式。然而,很多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不是马上就能理解的。好的数学学习能帮助学生逐步发展好奇心和想象力,养成理性的思维品质。可见,“我教你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应切换到学生的视角,看到学生的疑难,给足机会,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质疑。
偶然一次下校听课,一位教师执教《长方体的体积》。课上,教师按教材的安排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在“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时,学生几乎都能猜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笔者不禁思考:这是课堂上的生成,还是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就已经会了?恰巧,听课之后不久,笔者也执教这节课。笔者思索着,如果还没学,学生就已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那这节课该怎么学习?
上课之前,笔者提出:“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的请举手。”果不其然,学生在父母的熏陶及各种提前学习的渠道下,已然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然而仅仅只是会背公式会计算,这是学习想要抵达的目的吗?数学学习究竟学什么?事实上,公式背后隐含的探究与思考的方式,才是通过学习数学所要磨炼出的能力。所以,教学真正要做的是,启发学生对已有的认知发起质疑,重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笔者提出:“这节课本来要教长方体的体积,可是你们都会了。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吧!”学生虽然一听到这个建议就发笑,但很快就在“都会了,为什么还不收拾东西回家”这一反问中,沉浸到原有对长方体的体积的认知。此时,课堂进入一种无声的状态。我们要做的是,给足学生质疑的机会,等待学生把最真实的样态呈现在课堂上,使得学习得以真正展开。
片刻的等待之后,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反思自己“还不会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求它的体积”,并说提前的学习中“只告诉公式,不告诉理由”……“为什么不回家”这一看似“无为”的聊天,实是“有为”的等待。课堂留出的这一空白,使得学生于宁静、舒适而又自由的思考环境中,真实地走进自己的内心,与“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对话,反思“这节课到底学什么”“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使学生主动去接近并面对内心真实的困惑,进而产生独立的思考与疑问,提出“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既使得教学准确地站在学生的真实起点上,也使得学生逐步形成质疑批判的理性精神。
课堂上,教师常在提出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听到优秀生的发言,这样就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也失去可能成长的机会。很多教师可能疑惑“如果不让举手的学生赶快回答,那课堂该做什么呢?”事实上,提出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中展开自我的追问与探究,进而实现自主的迁移与生长。
儿童自出生以来,就具有冒险精神,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冒险精神,激发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主动深入问题内涵的挖掘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在等待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起来,而不局限于个别反应快的学生。在这其间,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当我们读懂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课堂上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梯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模型建构的角度,它属于一节新授课,但是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因而,从整体单元的角度来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节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练习课。如何基于本节课教学地位和作用的把握,使学生的学习得以真实发生呢?
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个梯形(如下图),并提出核心问题:怎样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
问题提出后,课堂里立刻有两三个学生举起手。可以想象,这几个学生因为已经积累了不少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很快地有了思考,也可能已经初步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此时,教师并未将课堂交给举手的三两个学生,而是注意到还未举手的大部分学生,用手势示意学生把手放下,并提出:“不着急,再认真想一想。”或许这只是轻轻的一句话,却给了学生莫大的信心,也给了学生进一步完善思考的时间,使得更多的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对接到原有的经验,并自主迁移,形成独有的发现。静静等待三分多钟以后,课堂上有学生陆陆续续地举起手来。在教师问到“同学们,有没有一些思路”时,学生纷纷胸有成竹地点头。这一点头,寓意着学生已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教师仍不着急,有想法还得“做”出来、“说”出来。于是,课堂仍在“不着急”的提示下,进入“与同桌商量”“操作”等的探究活动中。
一次、两次的“不着急”,从一开始两三个学生会,到“陆陆续续”的多数学生有想法,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已经悄然改变。可见,看似短短的几分钟等待,潜藏着的是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对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蕴含着思考的效率,帮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价值,也体会到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义。
每个人的发展从来都不应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要与他人的思考用各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学会独立探究的同时,也要学会理解他人的思考,学会一群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所以,合作处也需要等待,在等待中引导每个学生去倾听他人,去读懂他人,去理解他人,学会从同伴身上汲取宝贵的思想,结合自身的思考,形成观点的迭代与更新。
仍以《梯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如下图)。
展示学生的作品之后,教师一反常态,没有让学生直接开始汇报自己的做法,而是问学生“你能看懂他们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吗?”当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后举起手来,教师仍不急着让学生汇报,不急于告诉学生几份作品中的答案或者下一步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先交流讨论,为后续的发言做好预演和准备。之后的班级交流与汇报中,教师也只是站在一旁,与学生一起倾听台上学生分享的思考,适时引领与肯定学生所呈现的方法及其背后的道理。于是有了如下的课堂呈现:
生:方法一是把两个梯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再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算出梯形的面积。
师:你们还有问题吗?
(学生纷纷举手,台上的学生依次提问)
生:我要补充,是要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我同意,这就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我想问你,你是怎么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生:底乘高就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我也要补充,方法一是用转化的方法,把新的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
生:方法二是把一个完整的梯形从中点剪下一半,然后拼到旁边形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我觉得方法二比方法一好一点,是因为这样算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不用再除以2 了,不用再多做一步计算了,你们同意吗?
(学生鼓掌,有一些学生陆续举手)
生:我要补充的是,不是沿中点剪,而是沿中点之间的连线剪。
生:我想问的是这与前面第一个平行四边形减去一半,不是一样吗?
生:我认为这两种方法不完全一样,虽然两种方法都是拼成平行四边形,但是第一种是由两个完全同样的梯形拼成的,所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再除以2,才是一个梯形的面积。方法二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
师:方法二只要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行了。是吧?
(学生鼓掌)
师:方法三,谁看懂了?
生:这是把梯形分割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只不过这种方法有一点麻烦,要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家同意吗?
生:我要提醒大家,求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除以2,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直接底乘高。
生:我想问这个图形它原本是一个梯形,怎么可以切成两个不一样的图形?
生:因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所以只要再画一条线,使得它和另一条边平行,就可以分割成两个图形。
生:我有一个疑问,这个梯形是可以剪成两个,是一定要剪成两个图形,还是可以剪成比两个更多的图形呢?
生:不一定,你只要把它剪成我们认识的图形就行了。你可以剪成3 个、4 个,只不过剪多了算起来很麻烦。
……
学习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课堂里的每一次倾听、每一个等待,都为学生提供“放心说”的环境,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时空,催发着学生基于之前充分的观察、思考以及组内的表达预演,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在这样的交流讨论、对话辨析中,我们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具有其合理性,也欣喜地看到课堂上学生自信的表达和理性的对话。在这样的过程里,他们互相学习,当学生的发现、思考与观点之间产生了关联,他们的探究就产生了强大的合力,进而在这样的合作中从理解他人的思考来丰富和推进自己的认知,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自有其内在的逻辑。譬如,度量的学习横贯整个小学学习的历程,所涉及的内容其思维的路径与度量的本质是一致的。在这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如何引领学生基于旧有的认识,将新旧知识进行沟通联系,使学习得以不断发生和延续,进而主动重塑认知的框架,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教师要做的仅仅是提供自主建构的时机,放慢速度,静静等待。
如《长方体体积》一课的最后,在学生探究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道理之后,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但如何使学生联系起原有的认知,重塑知识的网络呢?课堂再次放慢了前行的速度,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有人说,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道理是一样的。你同意吗?”横跨二至五年级所学的知识,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进而从“体积”的度量主动回溯到“长度”及“面积”的度量中,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从而自主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只要找到单位,去数一共有多少个单位就可以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找单位,找到它们的长度、面积和体积,从而推出它们的公式”等的观点。当思维聚焦于“找单位”这一知识本质的过程中,学生早已主动站在“测量”这一制高点思考问题,通晓其前后联系,体会到体积的测量只是长度和面积测量的一次拓展,度量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在原有的经验上,再次丰富度量的内涵,领悟“测量就是在数一数、量一量有几个测量单位”的道理,都是度量单位的累加。于是,长方体体积的学习不再是游离于学生学习外部的公式记忆,而是与已有的经验进一步融合沟通,对原有的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进行一次更新,进而得到新的生长。
教育需要等待,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等待。在说理课堂中,常见学生自信满满,相互质疑,又协作前行。有时他们的意见会有不同,甚至是分歧、对立,但每一个意见往往都值得思考与辨析,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节课下来,往往让我们忽略甚至分不清哪些学生是所谓的“优等生”,哪些又是所谓的“后进生”,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站在课堂中央,努力地在独立思考与同伴协作中超越原有的经验,获得新的生长,而这恰恰是教师能够理解、接纳、尊重并且相信所有的学生,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善于等待所能引发的学习样态。是的,善于等待,学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学习过程中他们最美好的样子———深思、善问、能说、会听;善于等待,我们也将会迎来一个学生主动究理、寻理、明理,更具深度、广度且有温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