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磊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3
硬膜外血肿(EH)是一种病灶位于颅骨内板、硬脑膜中间的血肿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昏迷、偏瘫、失语等临床症状[1-2]。一旦形成血肿后,将会严重危害到患者颅脑功能及生命安全。微创钻孔引流术属于临床治疗的主要策略,相较于开颅手术具有更小创伤及低并发症风险,但手术过程仍易发生颅脑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因此,联合围手术期护理是有必要的[3-5]。医护一体化护理是一种由医生及护士构成固定的诊疗团队,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康复三位一体化的责任制医疗服务[6]。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颅脑手术伤口管理,而对细分疾病EH的应用效果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对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EH过程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1.11±3.54)岁;EH部位:额部12例,颞部24例,顶部6例,枕部8例,多部发病5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1.27±3.45)岁;EH部位:额部11例,颞部25例,顶部5例,枕部7例,多部发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7]标准,存在明确外伤史,患者表现出昏迷、偏瘫、失语等症状,经头颅CT/MRI检测证实。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EH诊断标准。(2)满足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术适应证。(3)患者家属悉知手术获益风险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颅脑损伤疾病或精神障碍。(2)既往有颅脑手术史。(3)无合并邻近部位脑挫裂伤等并发症。
两组患者均行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标准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神经功能评估,进行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康复等,所有操作均由医生进行叮嘱,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进行实施。
观察组实施基于医护一体化理念下的围手术期护理。(1)构建医护一体化工作小组。由责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构成管理小组,商讨围手术期护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主要护理问题包括负性情绪改善、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3个模块,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相关模式知识后落实。(2)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①心理干预。医护沟通后确定患者心理情绪直接影响到治疗护理配合度,因此,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包括术前讲解手术及术后护理操作,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术中鼓励患者,稳定情绪预防强烈应激反应;术后加强健康认知干预,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护理。术后疼痛也会影响到患者情绪,可采用音乐疗法、情感支持鼓励患者,预防过激疼痛。②引流管护理。医护沟通后确定采用螺旋形交叉双固定方法,确保引流管固定稳妥,并采用纱布隔离三通阀门与头皮,避免出现局部皮肤受压,影响到引流通畅性;引流管位置放置与耳廓平行或稍低,并根据引流速度对其平面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引流不充分,引起颅内压增高或引流量过大引发颅内出血。③并发症预防。医护沟通后确定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血肿复发、颅内积气、术后感染等,针对各项症状发生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策略,如血肿复发主要与术后充分引流及功能锻炼存在关系,需要加强术后锻炼以及引流管操作规范性;颅内积气主要是由于切口缝合不严密或术后排气不当,术中需要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并采用生理盐水排出气体;术后感染主要与术中操作及术后敷料未及时更换等有关,因此,围手术期需要保持严格无菌操作,并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1)临床护理相关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2)围手术期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两个量表均设置为20个条目(4级评分),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越严重。(3)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复发、感染、颅内积气等事件发生率。(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满意度总共分为4个层次,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分100分,9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75~89分视为满意,51~74分视为基本满意,50分以下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引流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情况(±s) 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情况(±s) d
组别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值P值引流时间3.41±0.32 4.75±0.58 15.002 0.001抗生素用药时间4.32±1.15 5.47±1.26 5.000 0.001住院时间14.39±2.45 17.28±2.56 6.049 0.001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值P值SAS干预前53.32±2.54 53.28±2.59 0.082 0.935干预后40.23±2.39 47.11±2.45 14.908 0.001 SDS干预前52.44±3.49 52.38±3.56 0.089 0.929干预后41.28±2.34 47.31±2.59 12.812 0.00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情况 例(%)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EH属于颅脑损伤常见伴随疾病类型,多由于创伤性颅骨变性或骨折引起血管损伤,导致血管内血液外溢并形成血肿,随着疾病持续进展,血肿面积将会不断增加,脑部血管受压面积也会逐渐增大,继而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易损伤到神经且术后康复缓慢、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快速进步,其疗效及价值也逐渐被临床证实[8-9]。由于微创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局麻且可以保持患者意识清醒等优势,也逐渐广泛应用于EH治疗中。为了进一步优化微创手术疗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10-11]。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转变了传统医患及护患两条平行线管理模式,重新构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整体、系统、全面的医疗服务,工作各有侧重,但实现目标一致,通过无缝隙沟通,确保责任护士能够准确接收及明确医嘱,继而持续提高责任护士业务水平,同时责任护士可以对医师医嘱提出质疑及优化,达到协作互补的目的,继而全面提高治疗及护理成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护理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引流时间、抗生素用药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护理模式主要由医生下达医嘱,护理人员负责执行,缺乏及时、有效地沟通,继而导致医嘱落实存在偏差,同时,患者接收责任护士及医生叮嘱存在信息偏差,而医护一体化可以促使医护共同整合信息并下达医嘱,确保责任护士可以彻底落实医嘱,医护共同管理疾病,确保目标一致,共同解决患者问题,缩短医务工作者沟通时间,减少信息时间成本,继而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成效。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明显更低。分析其原因在于,医护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继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依从性,充分发挥护理人员面对面长期沟通优势,及时干预及纠正患者负性情绪。观察组护理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确保医护沟通良好,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继而整体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有利于控制医护工作质量,全面整体检查安全隐患,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EH过程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优化康复流程及护理指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