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学 赵亚东
德育工作成果对中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的普及增加了学生接触网络的可能,农村教育环境中德育和智育条件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的农村中学环境中,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现状,提出建设新型德育管理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家校强化沟通合作等策略,以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网络中信息发布和宣传的成本较低,多种文化思想与价值观交融在一起,在学生接触网络环境的同时各种思想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认知模式中,此时中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模式尚未形成,对外在消极思想的辨识力和抵抗力较弱,学生长期在生活环境中积累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阻碍学生成长。
青少年群体在现实环境中的言行受到亲人、教师的看管以及社会责任的约束和法律的制约,网络环境与现实相比缺少足够的限制与约束,对中学生而言网络中的言行更加自由,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中,在长期处于缺少道德文化限制的环境中放纵自我,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自我行为和思想的评价标准,道德标准淡化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误入歧途。
新奇的网络信息能够持续给予学生刺激感,让他们在虚拟的社会空间中逃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在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心理安慰,并在后续的生活中逐渐加重对网络的依赖,导致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越是沉迷网络,与生活脱轨,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越是得不到解决,矛盾存在导致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进一步加深,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中学生而言,每天在学校中度过的时间较长,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现阶段农村中学教育体系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未能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教师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过分注重智育,德育工作落实成果相对有限。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在教育方法上未能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生硬的理论说教和强硬的行为要求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德育思想内涵未能深入学生的思想深处。
家庭是陪伴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育孩子道德素养的关键。然而现有的家庭环境中部分家长在德育中存在一定误区,影响着德育的质量。农村地区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在教育中缺少正确的方法支持,容易出现溺爱型教育、暴力型教育和放任型教育三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部分农村家庭生活结构发生变化,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寄养家庭较为普遍,家长缺位导致学生未能拥有一个健全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的德育水平。
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德育工作,需要从德育的针对性、网络的虚拟性入手,结合网络环境特征和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构建网络德育管理体系,重视网络的积极意义,借助网络环境开展德育工作,保证德育的实效性。为此学校在工作中应组建一支具有优秀网络素养的德育教师队伍,在人才选聘上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与要求,强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关注与培养,定期组织德育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网络技术和德育工作理念,在教职工作中将德育工作与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的推动落实打好基础。在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创建德育网站,定期更新发展内容,发布德育动画视频,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开展线上读书、绿色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健康的方式探索网络世界,体会网络的正向功能,满足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将网络要素融入德育工作中,以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案例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围绕农村中学生的家校生活环境开展实例教育型工作,让学生及时认识到网络的危害,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看待自己面临的问题,利用网络邮箱、QQ、微信等沟通工具的便利性和隐秘性特征开展德育工作,打通师生沟通渠道,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与教师沟通互动,保证德育的实效性,让中学生以正确的眼光接触、了解、看待网络,使农村中学的德育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互联网对德育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容易让学生沉迷网络环境无法自拔的同时,也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助力农村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此在农村环境中开展德育工作,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以及对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德育工作中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价值。为此教师可在与学校沟通的基础上打造专题式校园文化环境,例如适当占用每日课间时间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网络教育宣传片,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看待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和危害性,播放与网络德育相关的特别教育节目,如网瘾学生的家长访谈节目、网络道德教育节目等,日积月累中使学生对网络形成正确认识。在校园内部利用板报、展示橱窗、校园网等信息宣传板块普及网络道德规范,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网络成瘾的危害,让环境影响代替枯燥的理论说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降低中学生沉迷网络环境的可能性。
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环境与方向性引导的缺失存在一定关系,为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放假时间组织主题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一同参与网页制作活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将班级中的活动视频、活动图片上传到网页中,在集体活动中赋予学生社会价值,让班集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重要推手,帮助学生摆脱网络依赖。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德育宣传,在校园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帮助学生远离不良网络环境的危害。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做到保证德育连续性和保证教育质量的要求。考虑到家校合作模式中家庭环境因素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学校和教师应在德育中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中学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双方在座谈会中沟通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行为表现,方便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家庭结构较为特殊,学生父母直接参与家长座谈会较为困难,教师可利用微信、QQ等线上交流软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为双方沟通互动提供便利条件。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常年由隔代亲属照顾看管,疏于管理或是溺爱情况普遍存在,为此学校应定期统计学生的家庭情况,将留守学生的日常信息记录成册,进行科学化评估管理。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在课后组织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填补学生成长中的家庭空白,在深入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让教师和学校成为学生的成长指路人。考虑到代管家庭中长辈的互联网应用能力有限,教师可定期组织家访,与长辈沟通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了解祖辈代管教育情况,条件允许时教师可在沟通中适当加入德育理念方法传递环节,让代管家长了解正确的德育方式,在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塑造良性的家庭德育氛围,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入手,将网络要素引入德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成为德育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互联网,避免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在德育中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校沟通中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校合力将学生培养为建设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