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中心小学 马东升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方面有显著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需要教师关注写作、注重策略,利用科学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优化写作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写作质量。影响学生写作质量的因素较多,教师需要保证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以及目的性,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写作来看,可采取的科学方法较多,如将具体与抽象结合、设计生活化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将阅读与写作结合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全方位改善写作教学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最严格、要求最高的一部分,对知识储备不丰富、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而言完成难度相对较高。写作的实质就是具体的行为、事物等内容与抽象的思想的结合。而写作中的“具体”包括写作方式、要求以及内容;抽象是指写作的思维、思路,将这两点充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而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来看,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难度较高,但如果只重视写作时学生运用具体形式的能力,也很难保证作文的整体性和质量,从而影响作文的价值以及意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将具体与抽象进行充分结合。对此,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增加学生对具体与抽象的理解,进而确保学生将二者有效融合在写作中。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开展写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具体和抽象结合的策略上看,乌鸦喝水是现实生活中发展的具有具体性的事件,是乌鸦的具体行为,作者以直白的文字描写这个事件和行为。但是,课文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此,而是事件背后蕴涵的道理,即“智慧”,这也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教师需要将这个理念贯穿在课文教学中,但也需要简化具体和抽象两个概念,采用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方式将具体和抽象联系起来。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如果没有衔小石子投放到水里,那么乌鸦能喝到水吗?乌鸦聪明吗?”等问题引导学生,使他们将思维集中在写作上,同时利用“同学们写自己家里的或见过的小动物时,会从哪一点开始写?除了小动物的外貌,是不是可以写一下小动物的日常行为?”等句子,对学生进行提示。在具体与抽象科学结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不仅重视描写事物的表面,还会注意作文的内涵,虽然此时的学生还不完全明确作文的内涵,但会在描写具体内容时不自觉地添加抽象的内容,将具体与抽象合理应用在作文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养成良好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还比较薄弱,此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从生活中发现知识、体验人生。同时,生活化的写作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并升华这些内容,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作文中,而这些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精彩的、重要的内容。设计生活化的写作活动,就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使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并且将真实的思想、情感等书写出来,丰富写作素材,同时积累生活经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是一种高效且科学的教学方法。
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教学,主要在写作的内容上要体现出生活特点。例如,“梦想”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写作主题,教师从学生生活方面进行引导,培养且提高他们描写生活内容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强调“梦想”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次,“梦想”没有大小之分,即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现象,但是自己没有拥有、看见或经历过同时又想要拥有,也可以是梦想。如同一个学生分数不低但想要满分、身体不好但是想要参与体育活动等,都是他们的梦想。其次,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是对生活的启示。以“梦想”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升华梦想的意义,深化学生对梦想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平常的事情也蕴涵着人生哲理,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总结,就会理解其中的哲理。在“梦想”主题的写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质量,教师可以从写作结构的角度加以指导,即“明确表达梦想——没有实现梦想——不断努力争取——实现梦想”,这是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规律,升华写作内容。而实现了生活中的小梦想后,学生可以体会到梦想与努力不可分割,这就是写作主题的升华。
写作也可以看作是学生想要表达真实思想、适应现实生活、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写作要回归到现实生活。同时,在生活化的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视他们的个性成长,鼓励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素材、擅长的写作模式和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事物,引导学生学会从差异化角度认真思考,进而掌握多元化写作结构,并且有效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兴趣是一种心理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不能强迫学生学习,而是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说,并提高写作教学的生动性与活泼性,使学生喜欢写作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写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首先,教师先指导学生对写作对象详细观察,而后再写作。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认真观察写作的具体事物,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产生表达欲望。例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山河湖泊等实物、图画,带领学生参观写作对象,随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写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兴趣浓厚,写作的内容也会更加具体、情感更加真实,这样作文的质量也有保障。其次,先组织实践活动后写作。例如,在确定写作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表演、游戏以及旅游等活动。学生在实践中通常非常高兴,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开展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讲述实践活动的经过、印象深刻的环节以及感受等,学生这时兴趣浓厚且有话可说。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认知能力也随之提升,而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也更具有条理性,写作时使用的语言也具生动性以及活泼性,生活气息显著。再次,抓住写作的时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会受到时间、环境以及地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可保证写作教学有效性。例如,运动场上比赛的精彩瞬间、特殊节日里优美的表演以及课间时欢快的游戏等,都是写作的良好时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优势进行续写、补写等有效的写作训练,这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的难度也就会随之降低。最后,设计符合写作主题的情境。合适的情境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达到写作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校进行全体卫生检查的前一天,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如将流动的卫生红旗放在黑板上醒目的中间位置,且摆放时不需要特别稳定,最后在旁边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学生见到黑板上的这一情况,纷纷感到疑惑,继而开始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几分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拟题、写作,讲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此时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提笔写作,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任务。
优秀的文章一定是经过仔细推敲和千锤百炼的,但是也需要以作者积累的知识以及生活经历为基础,而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将写作与阅读活动进行结合。只有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文思泉涌,而这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大量阅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可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措施。例如,在“传统节日”的阅读教学课后,教师从我国传统节日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让他们进行写作训练,也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写作。写作的手法和结构等可以模仿课文,这样既能保证写作内容的丰富性,也可以保证写作结构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写作质量。此外,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合理结合,还可以从课外阅读入手。一般情况下,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时间提出要求,有时也可以对阅读的内容提出要求,而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仿写课外内容的格式、布局、写作思路、语句模式等。经过反复训练,属于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会逐渐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合理应用阅读与写作两种模式的结合。
小学语文写作最难的一点就是学生无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学生因为社会实践和经历较少,在写作时没有丰富的材料。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科学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有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丰富写作素材。同时,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进入社会,提高观察能力,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有丰富的素材,且或让学生对素材的应用更加灵活,写作的作文也会更有真实的情感。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踏青、旅游、社区活动、敬老活动等,在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吸收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经验,再加上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对各类型活动的记录、对感受的描写,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其次,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生活,并且在活动中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在写作时内容可以具化这些材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质量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教师要利用好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并且促使学生在写作中将这些素材与创新思维融合起来进行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情感的真实性、观念的正确性。
体验性写作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形式较多,而其中充满生活气息的体验性活动最能打动学生,合理的体验性写作活动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载体,让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首先,教师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设计体验性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性活动,使教学空间更加广阔,让学生在体验性活动中感受快乐,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感受。例如,教师组织“观察作文”“情境作文”等体验性活动,学生通过记录活动内容和流程进行写作训练,活泼、生动有趣的活动便于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活动、感受转化为文字,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写作课堂教学也成了“实验室”“舞台”等鲜活的场景,鼓励学生参与体验性活动中,然后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家校合作,在家庭环境中设计体验性活动。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与家长合作,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家庭生活,使他们积累丰富的素材。例如,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打扫卫生、包饺子、洗衣服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变得丰富,在写作时也会有灵感,作文的趣味性也更加突出。最后,教师可以设计社会性体验性活动。丰富的社会活动可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对社会生活也更加了解,此时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社会体验活动积累知识,学生的情感也会更加丰富。例如,学生可以尝试自己上学和放学、自己看新闻、自己看医生、自己买菜并观察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等。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使学生生活体验更加丰富,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达到练笔的作用,且使学生在体验性活动中感受乐趣。由此可见,在“关注写作,注重策略”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开展体验性写作活动,以便优化写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中的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而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可达到这一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并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素材融入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显著改善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并且利用具体与抽象两种思维创新写作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关注写作、注重策略、利用多元化的措施进行写作教学,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