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幼儿合作意识及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2-12-17 13:33:56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二幼儿园孙瑞
家长 2022年34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意识游戏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二幼儿园 孙瑞

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谋求发展的必备能力。只有掌握了合作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学会在合作中关爱他人。因此,应该从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合作的内在动力。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都要对此引起重视,并共同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时,幼儿教师需要灵活利用以及科学创设教学环境及氛围,为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做好准备。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地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准,主动与同行保持密切交流及联系,积极树立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协调自身群体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感染幼儿、引导幼儿,体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让幼儿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主动与外界进行交流及沟通。其次,幼儿教师需要以优化教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为切入点,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关爱幼儿、温暖幼儿、信任幼儿,始终保持一颗关爱之心。让幼儿能够放松身心,主动参与群体生活,获得更加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进而保持高涨的兴趣和动机。最后,幼儿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主动与外界交流及沟通的机会和平台,有效融合角色游戏。让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合作行为,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及协商,真正做到谦让有礼,不再闭门造车。

二、让幼儿的日常生活处处充满合作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合作行为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比如,幼儿午睡后整理衣服、拉拉链等,这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独自完成显然是不可能的。此时,教师可以让两个幼儿互相帮忙,在日常行为中,幼儿逐渐有了合作的意识。这样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把合作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行动起来,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别幼儿进入幼儿园,会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带入学校中,他们不顾他人感受,专注于自身利益。尤其是在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不能和别人有效合作,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针对上述情况,幼儿教师必须帮助这些幼儿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不良习气,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渐渐融入集体,从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幸福。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够让幼儿全身心投入,而且只有那些能够与他人合作的幼儿,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才能真正认识到聚集他人力量的重要性,逐渐适应社会。

其次,在游戏中,特别是在构建游戏、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只有幼儿之间相互合作,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教师也应该组织大班幼儿对小班幼儿给予帮助,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等。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化元素的融入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如果过于注重游戏,忽略教育,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教师需要有效平衡游戏性和教育性,实现两者的齐头并进。以教育为主体,以游戏为辅助,借助游戏这一重要的工具调整教学思路,进一步落实好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

最后,家庭和幼儿园也要注意互相配合,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处理各种事情,让他们能够体验合作的乐趣。幼儿有了合作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家庭和学校进一步开展教育,设计一些让幼儿能够完成的家园协作练习。教师和家长要主动承担榜样示范的角色,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家里,孩子会模仿大人(特别是父母),所以父母也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要主动承担端饭、送汤的任务,周末和父母相互协作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家长也可以带幼儿出去散步,扩大幼儿社交圈,帮助幼儿在公共场所多与他人交往,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对性格内向的幼儿,每天放学后,父母可以主动带着孩子,和其他幼儿一起玩,减轻幼儿的紧张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教师要借助QQ 群、微信群、钉钉群等通信设备,及时和幼儿的父母相互沟通、联系,向他们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和教师也要一起研究和探讨幼儿教育中的各类问题,以便随时调整教育策略。

三、将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游戏等方式方法,让幼儿在合作中生活。比如,在多人参与的游戏中,幼儿需要在一起商讨,分配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及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中,有时候需要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需要互相协作;课堂练习,有时候需要合作完成。这些都可以为幼儿提供许多学习和练习合作的机会,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合作教育时机。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游戏。比如“传球”“礼物接力”等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知道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合作所取得的成功感。只有组织多种活动,尽可能地创造合作机会,随时让幼儿练习、巩固,才能使幼儿在实践中掌握合作的技能。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为幼儿创造合作的契机。例如,幼儿非常喜欢玩搭积木游戏,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帮助他们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中秋节时,笔者指导、组织幼儿练习画“家乡的中秋节”。先将幼儿以4 人为一小组进行分组,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必须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有的幼儿负责构图,有的幼儿负责着色,最后共同创作了“家乡的中秋节”图。有了前面的经验,在后面类似的绘画活动中,笔者将幼儿随机分成两人或三人小组,接着向幼儿讲解这次绘画的内容,要求幼儿共同完成这幅画。他们有的画草地、房子,有的画小河,共同完成了完整的一幅画。这样,分工明确,几个幼儿一起合作,他们从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在阅读课堂上,利用绘本故事作品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也是比较常用方法之一。在许多儿童绘本中有关于合作的话题、故事,很受幼儿的喜爱,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谦虚、关爱同伴等优秀品质。教师可以借用绘本故事,对幼儿进行合作方面的专门教育。例如,可以用《金色的房子》教育幼儿,只要大家一起玩就会更开心。听了《谁是大力士》的故事,幼儿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只有吸取优点弥补缺点,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年纪小,行为受形象上特定思维的限制,大多在模仿,他们会无形中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幼儿也有直接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创造合作的机会,几个教师可以一同携手。比如,组织游戏活动,一个教师给幼儿示范、讲解,应该怎么去玩这个游戏,另一个教师发放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无形中给幼儿提供了正面的榜样,幼儿在看到教师这些合作行为的时候,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又如,吃饭的时候,需要发放饭菜,教师可以帮幼儿分发餐具,也可以选一些乐意参加的幼儿共同完成。起初,幼儿可能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但只要坚持如此,幼儿也将有意识地做这些事情。这个幼儿会分碗,另一个幼儿会分勺子,这样他们就可以更早地吃到美味的食物。在这样的合作环境中熏陶、练习,从开始的模仿,到以后形成习惯,幼儿会逐渐意识到,合作可以让自己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另外,同龄人也是幼儿观察和学习的榜样。教师对积极参与合作的幼儿,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激励其他幼儿向这些榜样学习。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合作能力弱的幼儿,在合作中共同玩耍、共同生活。

四、帮助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项合作

精选、编排一些有合作内容的游戏,可以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都能参与。比如,教师可以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猜猜我是谁”。游戏时,将全班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幼儿饰演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看哪个小组猜的准确率高。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经常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不要和别人争抢;想要发言时,要先举手,等待允许后再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幼儿就有了合作的意识和思想。当幼儿能够初步和别人合作,遇到新问题也能寻求别人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教师通过不断鼓励,幼儿在遇到事情时就能思考:“我和谁在一起会做得更好。”对不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根据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在不断鼓励、引导、练习下,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幼儿学习、生活阶段,合作培养要贯穿始终,有时候,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为幼儿创造与不同班级、不同幼儿合作的机会,扩大幼儿的合作对象和范围,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幼儿在需要合作的时候,可能不会选择合作对象,也可能不知道合作的步骤、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教幼儿选择合作伙伴,指导幼儿合作的方式、方法。比如,在区角游戏“娃娃家”进行之前,笔者让幼儿一起讨论、分配角色,然后一起进行游戏;当意见不统一时,笔者引导幼儿协商解决;游戏素材不够的时候,还会启发幼儿互相谦让,轮流或者一起使用。除了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笔者还会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倾听他人,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向他人致谢和道歉,如何向他人提出要求,如何统一当前的观点,等等。同时,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减少限制性的要求,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与同龄人的良好相处,分享玩具和书籍,让每个人都获得成长进步。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帮助幼儿了解合作方法,掌握合作技能。

五、树立榜样,循循善诱,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比较直接,教师需要加强与保育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实现共同配合、合作分工,以此更好地引导幼儿,加强对幼儿的行为引导和思想教育。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坚持以身作则,学高身正,树立榜样以及模范意识,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正面参照和指导,避免幼儿出现行为失范。比如,在举行联欢晚会时,教师可以加强与同行之间的联系,与其他教师共同完成装饰教室的任务,组织幼儿在操场中完成相应的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分发材料或者摆放教具,主动帮助保育员做卫生。通过这种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另外,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模仿学习非常关键,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合作意愿。

在开展各种合作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密切跟踪幼儿的参与行为习惯,了解幼儿的合作行为,着眼于形式多样的分组活动,在“异质分组”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不同能力的幼儿互相搭配,共同学习和共同促进,在鼓励幼儿、引导幼儿的过程中针对性地调整合作学习的策略及方向,保障最佳的教学效果,幼儿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其中,游戏教学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创造游戏机会,想方设法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鼓励幼儿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互协商,共同完成游戏活动,让幼儿互相商量,主动模仿教师,在共同配合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游戏,获得最终的胜利。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一日活动或者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小组内部与他人进行交流及合作,共同完成不同的竞赛任务。这种循循善诱的育儿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学成长,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言传身教,让幼儿获得更多与他人学习合作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待提升,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样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分工。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互相商量,积极解决各种矛盾,学会谦让和分享,在协助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点拨幼儿、启发幼儿,让幼儿能够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达成最终的目标。大部分的幼儿能够主动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掌握不同的合作方法,产生内在的合作意愿及动机,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比较好。

六、结语

总之,合作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充分重视对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重视合作,学会合作,享受合作。与此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形成教育合力,与幼儿教师一起培养幼儿的合作技能,促使幼儿健康成长,保障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所成长、有所顿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意识游戏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