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

2022-12-16 17:23程文香
科教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育人考核

程文香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1 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称“三全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既是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其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揭示。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入脑、入心、入行,大力提升德育工作质量,高校实施“三全育人”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已是势在必行。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好地顺应社会、时代发展及学生成长要求,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进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实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正是本文的着眼点。

2 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考核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思政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帮助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4年之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现为“思想道德与法治”)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长期以来主要采用闭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身心出现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原有的闭卷考核形式弊病日益显现,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也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实现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思政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2014年,我校对“基础”课与“概论”课分别进行了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改革。两门课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均为突破试卷考试这一单一的终结考核方式,采取相对灵活的自主考试方式,主要采取书写小论文、调研报告、开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突破一纸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模式,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例,由之前2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50%(期末成绩)的考核比例,调整为40%+30%+30%的考核比例。这一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与之前相比,能够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自主考试和试卷考试相结合。尤其是细化了过程考核,加大了平时考核的力度。但这样的考试考核方式更多注重的是考核的形式,比较重视通过考核体现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缺乏通过考核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缺乏对学生思想内化向行为外化转变的过程引导。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基于提升德育实效性的要求,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进行进一步改革,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3 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设想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显然是不够的,学生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十分重要。因而,高校必须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

德育作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3.1 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总体设想

要想使思政课受学生欢迎,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就要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考核的检测、激励、引导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结合思政课程注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特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将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采用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核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重视平时考核。结合网上在线课程、网上测试、提问、辩论、提交调查报告、测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突破一纸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模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细化过程考核,将学习态度、平时表现、社会责任等纳入考核范围,突出知行合一这一考核要求[2][3]。

第二,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与学工部合作,将学生日常操行成绩计入考核范围,更加注重通过考核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更加突出对学生思想内化向行为外化转变的过程引导,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功能[4]。

第三,采取考试的考核方式。采取调查报告+成果展示+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重结果,更重过程,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5];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需要,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有利于激活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切实地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同时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

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拟采取“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式,边实践边改进、不断完善。

3.2 改革后考试模式和成绩考核方法

两门课依然采取40%(平时成绩)+30%(社会调研)+30%(期末成绩)的考核模式,即“4+3+3”模式。平时成绩部分(40%),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作业完成、互动情况,劳动实践、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学生日常表现的评定(操行成绩)全部纳入平时成绩之中。实践教学部分(30%),有学生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参加演讲、经典诵读、讲思政课等考核形式。理论知识部分(30%),采取学生提交论文、笔试,口试,辅之以一定量的闭卷考试等形式。

4 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方法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走访、探讨,在发挥我校自身优势的同时,充分借鉴其他高校在思政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方面成功的经验,逐步引入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并及时分析总结,适时更新,探索出一套能够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符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的课程考试考核模式。

5 预期效果

5.1 改革后考试模式和成绩考核方法

“德法”和“概论”两门思政课依然采取40%(平时成绩)+30%(社会调研)+30%(期末成绩)的考核模式,即“4+3+3”模式。平时成绩部分(40%),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作业完成、互动情况,学生公益劳动实践、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学生日常表现的评定(操行成绩)[1]全部纳入平时成绩之中。实践教学部分(30%),由学生提交社会调研报告,由学生用电子档、PPT等形式通过网络提交调查报告的考核形式。理论知识部分(30%),采取学生提交论文、笔试,口试,辅之以一定量的闭卷考试等形式,将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结合起来。

5.2 采取“4+3+3”的考核模式拟达到以下效果

第一,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双主体”教学。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双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在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考核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考核和运用能力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本课程学生知行统一的目标。

第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考核方式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全程的考核,注重养成教育,对接社会需求,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考核首先遵循思政课的教学原则。考核重结果,更重过程。采用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核模式;关注考核的多元性,结合提问、辩论、网上在线课程与测试、提交调查报告、测试等方式,尤其是将学生公益劳动实践、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学生日常表现的评定(操行成绩)全部纳入平时成绩之中,综合考核学生成绩;在考核过程中贯穿学生的日常行为、品行的考核,用开放化、多元化、全程化的考核方案代替一次性考试。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式,边实践边改进,不断完善。操行成绩10—15分(占平时成绩的25%—38%),在更成熟的条件下还可达20分(占平时成绩的50%),较符合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

进行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就是要真正发挥考核的检测、激励、引导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大力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改革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强化培根铸魂,立足实际需求,彰显高校教育教学思想和价值取向,增强学生获得感。依托“三全育人”体系,吻合社会、时代、学生需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得以增强,有效性和客观性得以提升,既解决了长期以来思政课评价难的问题,也基于学生处(学工部)综合素质测评平台导入的数据,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成效、行为养成的精准掌控,为全面评价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数据,以达到持续引导和激励学生改变行为。

德育是一个“育心”工程,思政课教师作为引领者,要用真理和智慧之光照亮“育人”之路,用担当和自信共铸国之栋梁,要在从教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探索一套合适的考试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便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引入思政课评价之中,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地生根的重要而具体的举措,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抓手,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日常行为表现,是引导学生将思政课堂讲授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育人考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内部考核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