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微,艾婷德,武 迪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 200000)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复杂,涉及校内外多个部门,是一项协同性、政策性、系统性比较强的工作。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将“人”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主张人在知识创新、应用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通过有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增强管理成效的目的。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应当摒弃传统观念,创新管理体制,致力于提升科研项目管理实效性。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重要基础,知识管理备受关注,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高校科研工作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主要任务是对知识进行创造、发展与传承,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阶段,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依旧有少数高校只是采用Office办公软件开展工作,科研信息数据的处理主要采取人工处理方式,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高校现虽已创建了科研管理的信息系统,但是主要供学校内部使用,无法实现高校之间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出现了重复性科研的现象,造成了科研信息资源的浪费[1]。另外,在科研项目管理实践中,部分高校采取的考评机制有待更新升级,考评程序缺乏科学性,如考核指标的设计不细致,无法将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出来,而且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管理者的积极性。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采取多样化策略,以促进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2.1.1 人才聘用应体现知识资本的特点
人岗匹配是激发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最大潜力,是提升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在正式招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前,应该做好相关调研工作,认真编写招聘计划,其中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招聘人数、工作经验以及岗位胜任力要求等,并以此为标准,全力保障所招聘人才与岗位的高度匹配。公开招聘开始之后,高校要通过多角度、多方法、多渠道考核甄选优秀人才。具体来讲,高校不仅可以采取面试问答的方式,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等方式,全方位了解与掌握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坚持优中选优原则,为空缺岗位寻找与之契合度最高的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在聘用科研项目管理人才时,除了要考察其学历、经验、能力这些方面,还要在考察指标中添加职业道德、处事风格等,追求考评的精细化、客观性。
2.1.2 加强培训模式的创新
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是有效激发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一剂良药,也是全面实现预期培训目标的重要前提。在日常培训工作中,高校除了开展岗前培训,还要恰当地、创造性地合理应用以下三种培训模式。其一是学术研讨:高校可以借助高校联盟这一平台,定期组织各大高校的优秀科研项目管理者,大家集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分享科研项目管理经验,探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共享,促进了管理者之间的借鉴与发展,不仅有效更新了管理者的知识结构,还能循序渐进地提升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其二是进修深造:高校可以选派在日常科研项目管理中出类拔萃的管理者,并为其提供进修机会,进修场所可以选择国内外的培训机构、知名高校等,从而提高管理者的学历。其三是社会实践: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而非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高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科研项目管理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逐步提升管理者学术科研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管理者的自身价值[2]。
2.1.3 设立科学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评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起着重要的导向、激励以及判断等作用。为了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高校有必要针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全面考虑每位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习、工龄、工作表现、职业素质以及服务意识等。需要注意的是,关键绩效指标具有动态性,并非是一成不变,需要以管理者的职务调动等为依据调整指标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估体系的作用,激励与引导管理者的工作。根据人才评估结果,一方面高校可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管理者的岗位胜任力,为后续阶段的职务安排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管理者也能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与目标。
2.1.4 建立健全激励驱动机制
在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导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在知识技能与薪资之间建立起联系,使管理者意识到付出时间学习知识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并引导与激励管理者加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力争在今后的职业之路上越走越远。为此,高校可以将评估结果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不断优化激励驱动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经济报酬,这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薪酬结构主要分为显性(薪资)与隐性(福利、补贴等)两种。其二是非经济报酬,指的是高校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满足管理者的需求,包括优化工作环境、提供培训机会、职级晋升等。在知识管理理念的引领下,高校有针对性地完善薪酬体系,不仅能增强管理者的成就感、获得感,还能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向心力,有助于增强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性[3]。
2.2.1 系统设计理念基础
传统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整理与汇总各种数据信息,其中包括科研人员信息、科研项目种类、科研经费以及科研成果等,同时还承担着审批、监督以及控制科研活动的重要任务。这样的信息系统属于静态管理,不同高校之间缺少信息沟通与共享,缺乏规范、准确的专家数据,不能很好地实现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之间的转换,管理理念具有滞后性,不能有效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因此,高校有必要设计一个以服务为主要功能,可以将相关信息数据转化为知识,促进高校之间知识交流、共享,并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新型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知识管理理念的启发下,高校在创建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时,要追求系统的动态性,还要突出体现知识的流动性与共享性,循序渐进地提升科研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素质。
2.2.2 系统整体结构
新型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架构的选择上,高校可以考虑采取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数据层、用户界面浏览器、业务编辑层以及数据访问层等。不同身份的用户被赋予在数据库系统中特定的访问权限,其中用户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专家以及科研人员等,各级用户可以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业务操作。这种系统不仅操作与管理更加便捷,还能更好地整合知识的产生、储存与共享。具体架构功能如下:
用户界面浏览器:选取B/S架构,方便各级用户进行业务操作,只需借助于Web浏览器即可,不需要再下载安装客户端。操作界面可操作性强、简洁美观,通过影音、图形、文档以及表格等用户容易接受的方式,大大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例如,科研者在填写申报项目时,不需要从word文档中对资料进行复制,只需要在系统提供的申报界面上填写表格、公式以及文档等即可。
业务逻辑层:基于组件技术搭建管理平台,对科研人员、项目、经费以及系统维护等业务进行管理。不同业务都有属于自己的应用组件,不同组件之间在应用服务器上具有独立性、可移植性。
数据访问层:主要任务是操作各种信息数据,当业务编辑层发出特定的请求时,数据访问层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供良好的数据服务。
数据库层:这是一种承载大量信息数据的大型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高校信息、科研人员信息、科研成果等。这些数据的获取来源于业务管理系统,相关用户可以进行访问、查阅,能够为科研管理决策的制订提供重要的信息数据[4]。
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应用于知识获取、使用、存储以及共享等环节的资源。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资源由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两部分构成,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与方向就是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消除校内外信息资源的壁垒,加强校内外信息资源的流动性、共享性。
一方面,全面整合资源,实现校内资源的共享。高校知识项目管理要破除“条块分割”格局,以知识共享为目标,加强对科研资源共享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具体措施是高校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大范围收集与共享各类科研数据,并搭建数据平台,全面汇总与整合科研信息,促进校内外科研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搭建各个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科研资源的价值。通过搭建平台,可以有效改变不同高校之间“闭门造车”的状态,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促进高校的共同进步。另外,真正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还能更快地实现科研成果的传播,并有效防止有人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学术造假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加强多元协同,让校内外资源真正流动起来。高校加强与校外多元主体的协作,加强校内外科研资源的流动,能够为高校知识的创新与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资源流动共享的主要任务,即借助于功能强大的科研数据平台,实现跨学科、跨组织、跨地域的多元主体资源共享,大大地提升校内外创新主体的热情与创造性,以知识共享为前提更好地实现知识创造,强化高校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以促进科研知识的创新。具体来讲,高校可以加强对数据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多元共享机制,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合理有效地运用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建立资源共享的信任机制,促进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发展,从而不断深化知识共享的程度与质量[5]。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理念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有助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高校应该重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摒弃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加强对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多措并举提升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逐步提升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加强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促进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